67岁大爷心力衰竭死亡,平时爱运动不抽烟喝酒,医生:犯了2个错
创始人
2024-12-28 06:28:51
0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文章不含任何虚构情节和“艺术加工”,无任何虚构对话,本文不含任何低质创作,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

提到心力衰竭,很多人脑海里浮现的画面大多是一个面色苍白、呼吸急促、身体虚弱的老人,可能还伴随着长期卧床、慢性病缠身等标签。

但现实中,心力衰竭可不会挑人,甚至有些表面看起来健康、爱运动、不抽烟、不喝酒的人,也可能因为心力衰竭突然倒下,让人猝不及防。

很多人以为,只要生活习惯健康、规律,远离烟酒,坚持锻炼,就能高枕无忧。

但心脏这个“小马达”,有时候并不会因为表面看起来很健康,就真的没问题。

心力衰竭的本质,是心脏无法有效地泵出足够的血液来满足身体的需求。

而引起心衰的原因,有时候藏在生活的细节里,不被人注意,但却在悄悄蚕食着心脏的健康。

根据2022年《全球心血管健康状况报告》,全球每年有超过6400万人患有心力衰竭,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占比超过75%。

更让人揪心的是,心力衰竭的五年生存率不到50%,甚至比某些癌症还要低。可见,这并不是一个可以掉以轻心的小问题。

有些人觉得心衰是慢慢“熬”出来的,比如长期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导致心脏长期超负荷工作,最终走向衰竭。

但还有一些看似健康的人,可能因为一些错误的习惯,悄悄地把自己推向了心衰的边缘。

首先,过度运动是一个容易被忽视的问题。运动的好处大家都知道,增强心肺功能、促进血液循环、减少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但很多人却忽略了一个关键点:运动也要讲究量力而行。

特别是对于中老年人来说,过度剧烈的运动不仅不能强身健体,反而可能给心脏带来过大的负担。

心脏是一台精密的“水泵”,它每天不停歇地向全身输送血液。

而在剧烈运动时,心脏的泵血量和频率都会急剧增加,心肌耗氧量也随之升高。

如果一个人的心脏本身已经有一些隐性问题,比如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脏瓣膜异常,

或者心肌早已在高血压的摧残下疲惫不堪,那么剧烈运动就可能成为压垮心脏的“最后一根稻草”。

2021年发表在《欧洲心脏病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指出,超过60岁的人群,如果每周进行超过5小时的高强度运动,患心力衰竭的风险反而会增加30%。

这说明,过度的运动并不是一件好事,尤其是对于已经进入衰老阶段的心脏来说,更需要合理、温和的锻炼方式。

除了过度运动,忽视基础疾病也是很多人走向心衰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很多人都有高血压、糖尿病或者高血脂,但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觉得自己没什么症状,甚至擅自停药或者随便调整用药剂量。这种做法,简直是在给心脏埋雷。

比如高血压,这个被称为“沉默的杀手”的疾病,是心衰的重要诱因之一。

当血压长期处于高水平,心脏为了把血液泵出去,就必须加大力量,这就像一个小马达长期超负荷运转,迟早会把心脏“累坏”。

久而久之,心脏的左心室会出现代偿性肥大,心肌逐渐变厚,但这种增厚的心肌并不健康,反而更加脆弱,更容易出现心力衰竭。

糖尿病也是个危险因素。高血糖会损伤血管内皮,导致动脉硬化,进而影响心脏的血液供应。

很多糖尿病患者最后的致命一击,往往不是高血糖本身,而是并发的心衰或者心梗

2020年《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上的一项大规模研究显示,患有糖尿病的患者,心力衰竭的风险是普通人的2-3倍,而高血压患者患心衰的风险也显著升高。

这两个基础疾病,就像是两把悬在心脏头顶的利剑,一不小心,就可能掉下来。

除了这些常见的原因,长期熬夜、精神压力过大,也可能成为心衰的“帮凶”。

熬夜会打乱身体的生物钟,导致交感神经系统持续兴奋,血压升高,心脏负担加重。

长期的精神压力也会导致体内的皮质醇水平升高,这种激素会让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心脏需要更努力地工作,时间久了,心肌就会变得疲惫不堪。

心力衰竭的早期症状并不明显,很多人可能只是感觉有点累、呼吸有些急促,或者晚上躺下时有轻微的胸闷感。

但这些细微的信号,往往被忽视了,等到症状加重,可能已经到了无法挽回的地步。

其实,心衰并非是毫无征兆地,它往往是一个循序渐进、逐步累积的漫长过程。

从最初的心脏功能代偿,到逐渐出现症状,再到心力衰竭,这中间有很长的时间窗口可以进行干预。

但很多人就是在这个过程中忽视了自己的身体信号,等到发现时,已经回天乏术。

对于中老年人来说,保护心脏健康,最重要的是定期体检,特别是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能够及时发现心脏的潜在问题。

同时,日常生活中要控制血压、血糖、血脂水平,保持合理的运动习惯,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激动。

心脏是一个默默奉献的器官,但它并不是坚不可摧的钢铁侠

每一个看似无关紧要的小习惯,可能都在悄悄地影响着它的健康。那些看起来健康的人,

并不意味着心脏真的没有问题,尤其是上了年纪之后,更需要对自己的身体多一分关心和了解。

除了运动和基础疾病管理,中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细节需要注意,才能有效预防心力衰竭?

比如饮食习惯。过多的高盐、高脂肪食物会增加心脏负担,而富含钾、镁等微量元素的食物有助于心脏健康。

此外,保持规律的作息,避免长期熬夜和精神压力过大,也同样重要。这些细节看似简单,但却是保护心脏健康的关键一环。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师。

参考资料

[1]保护心脏健康听听专家怎么说[J].农村新技术,2019,(09):68-69.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不要错把肠癌当消化不好,身体出... 声明:本文均是结合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等相关信源,为了方便大家更好的理...
科普 | 结直肠息肉到底是什么... 科普 随着内镜技术的不断提升,肠镜逐渐成为人们常规的体检项目,不少人在肠镜检查时发现了息肉。那么息肉...
西安甲康甲状腺研究院:发现有甲... 人体的内分泌器官非常多,其中最主要的就属甲状腺了。甲状腺对机体的代谢和生长起着重要的作用,那么如果患...
台媒:台北地检署抗告成功,柯文... 【环球网报道】台湾民众党主席柯文哲因涉台北京华城案和政治献金案遭羁押近4个月,12月27日,柯文哲以...
流感后头晕,出现“新毒株”?回... 中国疾控中心最新监测结果显示,我国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呈上升趋势,支原体病毒、合胞病毒等仍居高位,同时流...
包皮整形术:让你重拾自信与健康... 包皮整形术究竟是什么?在如今快节奏的生活中,越来越多的人将目光投向了包皮整形术,这是泌尿外科和男科学...
你知道吗?女性常忽视的子宫内膜... 子宫内膜增厚,大家知道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吗?这个问题简直让人大跌眼镜!竟然有这么多的女性朋友都不知道这...
男性晨起后,别做这4件事,比喝... 老刘见多了因为生活习惯不注意而损害健康的案例。今天咱们就来聊聊,男性朋友们早晨起床之后有哪四件事情最...
高胆固醇患者不能吃腊肉?医生告... 声明:本文均是结合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等相关信源,为了方便大家更好的理...
原创 自... 导读:自带“青霉素”的4种菜,建议大家:天冷要常吃,增强免疫少生病 在寒冷的冬季,人们往往更容易受到...
肺鳞癌局部转移后还能进行手术吗... 肺鳞癌,作为一种起源于支气管黏膜上皮的恶性肿瘤,其发生往往与长期吸烟、空气污染等因素密切相关。当肺鳞...
原创 它... 标题:它才是真正的“五谷之王”,调节血糖、助睡眠,这种做法最养人 在繁忙的都市生活中,我们常常忽略...
儿童扁桃体肥大,该不该割?看完...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扁桃体肥大是父母们常常面临的医学问题。这一现象不仅对孩子的健康构成威胁,更可能影...
原创 夫... 法国作家雨果曾说:“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然而,在...
糖尿病早餐就吃它,有营养含糖少... 一天3顿饭,缺一顿都不行,但有一顿饭对于糖尿病人来说,是一天中最重要的,是必须要吃的,不但要吃,而且...
原创 他... “意志在于磨练,成功在于坚持。”——《佛系少女》 在当今社会,减肥一直是人们口中讨论的话题。尤其是对...
高血压患者夜晚有3大表现,高度... 声明:本文均是结合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等相关信源,为了方便大家更好的理...
河南省宫内疾病与生育力保护研讨... 记者 梁露露 实习生 郭晨欣 12月28日,由河南省医学装备学会主办的河南省宫内疾病与生育力保护研讨...
柿子是胃病“加速器”?提醒:这... 声明:本文均是结合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等相关信源,为了方便大家更好的理...
日本流感患者激增,东京等地陷入... 日本媒体当地时间12月27日报道,日本近期流感患者激增,首都东京等36个一级行政区相关指标超过警戒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