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刚拿到上海国家会计学院EMBA录取通知书那天,我脑子里只有两个字:稳了。
但真走进教室才发现,讲台上的教授固然厉害,真正让我心跳加速的,是坐在我旁边那位穿着朴素却随口说出“我们集团去年并购了三家公司”的同学。那一刻我才明白:EMBA的课程是知识,而校友,才是硬通货。
别被“学院”俩字骗了——上海国家会计学院(SNAI)虽然低调,却是财政部直属的“国家队”选手。它的EMBA项目不靠广告轰炸,却常年吸引着全国各地的财务总监、国企高管、上市公司董秘甚至政府财政系统精英。
这里的人,不说废话,直接给资源。一个典型场景是:你在课堂上随口提了一句“想找个懂REITs的合伙人”,三天后就有校友私信你:“要不要见见我们基金的首席?”
根据官方数据,SNAI已累计培养超万名高端财经人才,其中EMBA校友覆盖80%以上的大型央企和地方重点企业。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你一张名片递出去,背后是一整张横跨政、企、金三界的信任背书。
很多人把校友网当成“介绍工作的地方”,太浅了。真正的高手,玩的是“需求匹配”。
比如去年有个校友想做绿色能源项目,缺政策通道。另一位在发改委系统的校友一句话:“我帮你约处长吃顿饭。”三个月后,项目顺利纳入地方示范工程。这不是走后门,而是基于长期信任的高效协同。
更震撼的是投融资场景。我在一次校友闭门会上亲眼见证:一位创业者路演刚结束,三位校友投资人当场交换微信,一周内完成尽调打款。他们说:“不用看BP,看他是谁的同学就够了。”
这种“信用杠杆”,才是EMBA校友网络最可怕的地方——它把传统商业中耗时数月的信任建立过程,压缩成一顿饭的时间。
我们正进入一个“认知战+关系链”双重驱动的时代。单打独斗的创业者越来越难突围,而像SNAI这样的专业型EMBA社群,正在成为“高智识人脉经济”的核心枢纽。
想象一下:当别人还在朋友圈求推荐投资人时,你已经坐在校友组织的“跨境并购私享会”上,听四大红牌合伙人拆解案例;当别人焦虑行业转型时,你早已通过校友内部情报,提前布局了AI财税新赛道。
这不仅是信息差,更是认知层级的降维打击。未来的赢家,未必是最聪明的,但一定是最会“连结”的。
所以,如果你问我读EMBA到底值不值?我会说:如果你只为了学知识,大可去买网课;但如果你想跃迁阶层、重构人脉、打通资源闭环——那么,请认真对待每一次校友活动,珍惜每一顿看似随意的饭局。
因为真正改变命运的机会,从来不写在课表里,而是藏在那个笑着说“咱们找个时间 deep dive 一下”的校友眼神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