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
天气渐渐回暖
逐渐嗅到春天的气息
在大理市挖色镇
挖色百姓便是
用一口“豆米粑粑”品尝春天的味道
用这一抹青绿感受春天的兴致
一起走进挖色
感受盎然春意
清明节前后的青蚕豆甜嫩多汁
做出来的豆米粑粑清香甜糯
挖色人制作豆米粑粑
首先就是要到地里采摘新鲜的青蚕豆
把蚕豆去皮后挤出豆米
接着将豆米清洗后
在锅中加水大火
煮开、捞出、捣碎成泥状
将豆米泥混入糯米面粉中
要趁热和面
使豆米泥和糯米粉充分融合
揉成摸上去软硬适中的光滑面团
然后压成饼状
放入热油锅中小火慢煎
煎炸至两面金黄捞出
出锅后撒入白糖
或者抹上蜂蜜
便可得到一盘清香软糯的豆米粑粑
咬一口,外皮酥脆内里香甜
满满的豆香、油香、糯米香……
这一道春天的时令小吃
带着春意
含着思念
裹着乡愁
饼,在云南
被称作“粑粑”
是云南人非常喜爱的食物之一
到了云南你会感叹
云南的粑粑竟有如此丰富的做法
一起来看看
曲靖小粑粑
曲靖小粑粑是有碗口大小,厚2到3厘米左右的有馅儿的麦饼。曲靖小粑粑种类多,有陆良小粑粑,也有沾益小粑粑,常作为当地的喜饼。用火腿主料做馅儿的俗称“火腿砣”,用豆沙、白糖主料做馅儿的俗称“四两砣”。
沾益小粑粑,表面呈棕红色,油润光亮,入口酥、松、脆、软,是受人喜爱的风味小食。
楚雄荞粑粑
楚雄荞粑粑是楚雄彝族的特色食品,其主要原料为荞麦。荞麦是云南高寒地区出产的一种粗粮,具有清凉爽口、又纯又香的特点。
因为楚雄荞粑粑味道略苦,所以人们做好苦荞粑粑后,倒出一小碟儿蜂蜜,蘸食苦荞粑粑,味道清香,蜜汁的甜味也刚好盖过苦味,是一道很美味的点心。
大理喜洲粑粑
大理喜洲粑粑又名喜洲破酥粑粑,是一种色、香、味俱佳的烧饼,分甜和咸两种口味,一为玫瑰馅,是甜口的,还有一味是加了肉末、香葱的,是咸口的。先将面粉加适量的碱揉透,再加入馅料,做成圆形小饼后,将其放在砧板上,再用油刷在饼子朝上的一面刷上一层油,然后放入锅中烘烤。
迪庆水汽粑粑
迪庆州特有的水汽粑粑,如它的名字一样,是用水汽焖熟的面饼。当地藏民一般搭配酥油茶食用。其制作方法首先是加入发酵粉与面揉合均匀,擀成圆饼,然后贴放在锅壁上进行烘烤,当粑粑一面呈现出黄色后就要再加些清水,盖上锅盖将其焖熟。蒸出来的粑粑热气腾腾,有股很纯的麦香味,口感很软,却又有北方面食的筋道。
昆明摩登粑粑
汪曾祺先生的《昆明的吃食》一文中提到:“摩登粑粑即烤发面饼,不过是用松毛(马尾松的针叶)烤的,有一种松针的香味。这种面饼只有凤翥街一家现烤现卖,西南联大的女生很爱吃。昆明人叫女大学生为‘摩登’,这种面饼也就被叫成‘摩登粑粑’,而且成了正式的名称。”
普通的煎烤面饼里因为加入了奶粉和黄油,使其变得香甜柔软,入口时表皮香脆,内馅柔软易嚼,口感甜而不腻,还兼有奶油的鲜香可口。
昆明官渡粑粑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官渡人用背篓背着刚出锅的粑粑走街串巷叫卖,渐渐地,官渡粑粑已然成为昆明代表美食的一张明信片。官渡粑粑有花生白糖、胡麻、玫瑰豆沙等口味,基本都是浓郁的香甜;其中胡麻馅儿的最为经典,官渡粑粑在古时也被称作胡麻饼。
经过发酵后的面皮,带有淡淡麦香与些许酒香,十分有“嚼头”;细磨而成的各式果仁与白糖混合的内馅松软香甜。
昆明米浆粑粑
昆明米浆粑粑因制作方法简单、耗时短、品相佳、味道美而深受人们的喜爱。
白白的米浆在噼啪的火床上翻烤,外表金黄酥脆,里面洁白软糯,热气腾腾而又微酸甘甜。粑粑的酸度全看米浆碰到灼热的生铁后瞬间的反应,需要掌握好火候、翻动模子的频率以及烤饼人的耐心。
昭通桐子叶粑粑
昭通的桐子粑粑也是深受昭通人青睐的粑粑,取新鲜老嫩适中的油桐叶包上,包的时候将桐叶尾部卷成一个漏斗状,放入原料后将头部盖上,形状一头尖一头平,最后放在蒸笼里蒸,蒸熟后还会有种特殊的清香味,吃后软糯香甜,口齿留香,让人回味无穷。
丽江火烧粑粑
火烧粑粑是丽江的另一种风味,它最大的特点不是用油炸,而是直接把生饼放入灶心,用灶火温度将粑粑烤熟。烤熟的粑粑外壳香脆,饼心松软,很有嚼劲,面香味中混合着木柴的香气,自然而纯朴,麦香味浓,越嚼越香。
怒江石板粑粑
石板粑粑是常年居住在怒江州贡山一带的怒族人独特的传统食品。与其他地方的粑粑不同,用来烙粑粑的不是铁锅,而是一块黑色的石板。石板是当地特有的一种青黑色页岩,放在火塘边烘烤一两个月,就可以使用了。经石板烙成的粑粑香酥可口,独具特色。
普洱三尖角粑粑
三角粑粑以普洱景东县的最为出名,口味最为地道。粑粑分甜咸口味,要吃甜的,就用白糖,花生,蜂蜜,核桃,芝麻,鸡油做成甜馅;若吃咸味的,就用火腿,鲜肉,韭菜等做成咸馅。
包好内馅,用手指挤捏成三角状,形如菱角,再用芭蕉叶做垫,放在蒸笼内蒸熟即可食用。
版纳泼水粑粑
每逢泼水节,傣族家家户户都要做泼水粑粑。选用上好的糯米水磨成吊浆粉,加入适量的红糖,将吊浆粉与红糖和成粉团状,然后在芭蕉叶上抹上猪油,将粉团包好压成长条即可上蒸笼,蒸熟后的粑粑松软而富有弹性。
刚做好的泼水粑粑柔软且有嚼劲,香甜可口。除了有芭蕉叶的清香还有红糖以及糯米的香气,非常诱人。
文山面蒿粑粑
面蒿粑粑以文山州广南县的最为著名,广南盛产糯米、香米,最有名的是八宝贡米,因此用广南糯米做出来的面蒿粑粑,香软可口,入口清香。
面蒿粑粑用糯米、苏子作材料,主要以甜味为主,伴有苏子的香味,吃起来粘粘的,是文山当地人常吃的一种粑粑。粑粑可以蒸着吃,也可以放进油锅里炸,还可以搁在炭火上烤。蒸出来的软糯香甜,炸出来的外脆内韧,烤出来的自有一股炭香。
红河哈尼糯米粑粑
红河哈尼糯米粑粑是哈尼族人节日里不能缺少的佳品,粑粑由原始的木器或石器舂打而成。在哈尼人的节日里,不论何方客人,只要到哈尼人家,首先以糯米粑粑款待你,离别时还少不了送几块用清香的芭蕉叶包着的粑粑,出嫁的姑娘回娘家时,双方家里互送糯米粑粑,相互问候。
德宏黄花粑粑
在德宏当地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三月三,黄花粑粑吃一餐!”这里说的黄花可不是黄花菜,其学名为鼠曲草,是一种黄色的花,花瓣很小。
挂干的黄粑粑花用开水煮,煮出来就是一锅黄颜色的水,等水冷却,泡进淘干净的糯米中,米就变成黄色的了。
切一小堆红糖,糯米粉也就是干糯米饭加水合成湿面团,也就是煮汤圆用的那种面团,一团面像包饺子一样包一小勺红糖,包好捏成扁扁的一片,粘上黄色的米上锅蒸,类似于蒸珍珠丸子的方法,大约需要蒸一小时。
普洱灰水粑粑
在普洱市镇沅县,这里的人们用草木灰和糯米做出了一种色香味俱全、芳香四溢的美食——灰水粑粑。灰水粑粑需要用到加入了草木灰的水,即灰水。
而灰水粑粑是用米浆蒸制而成,糯米和大米按一定的比例混合后,倒入事先准备好的灰水,匀速搅拌,待充分吸收灰水后,用清水轻轻淘洗一遍,就可以磨制米浆了。
磨好了米浆,接下来红糖切细成末,放到米浆里搅拌, 铁锅盛水,大火烧开,在一个圆形的大铁盘里,倒入调制好的米浆,将米浆均匀摊开,使四面厚度一致,放到铁锅里盖上锅盖,慢慢蒸制。
刚做好的灰水粑粑,色泽鲜艳、通体晶莹、香味浓郁,实乃色香味俱全之佳品。
玉溪甩手粑粑
香蕉味,菠萝味,哈密瓜的甩手粑粑你吃过了吗?对,它是玉溪人的“飞饼”。
在印度叫做加巴迪,在泰国和云南的西双版纳叫做巴拉达,云南人就叫它甩手粑粑。
洋芋粑粑
洋芋粑粑是云南各地街头巷尾的小吃摊上常见的美食。先将洋芋洗干净,煮熟剥皮,捣成泥状,加入适量的面粉制成糊,放入油锅炸至金黄。出锅时撒上椒盐和辣椒面,吃起来香辣可口。
包谷粑粑
包谷粑粑也并不全是包谷做的,是大米,包谷,糯米磨成细粉之后蒸制而成的,吃起来一点也没有玉米面的那种隔嗓子的感觉,反而是香糯润滑,咬一口恨不得把舌头都咬掉。卖粑粑的人会很体贴的给你包两片包谷叶子,让你想闻不到包谷香都难。
糍粑
在云南,糍粑是很受欢迎的粑粑之一,每逢祭祖或重大节日,或红白喜事,都要做糍粑。糍粉用碎花仁、芝麻、红糖、红豆沙等和成,花生仁不能太碎。做好的糍粑做温乎乎,香喷喷的,咬一口甜津津的,嚼劲十足,节味儿也随之弥漫开来。
除此之外还有
临沧茴香粑粑
保山酱粑粑
弥勒漂粑
芒市鸡蛋粑粑
......
怎么样?
以上几样比较典型的云南粑粑
有哪些是你吃过的呢?
你还知道哪些云南特色粑粑?
快来留言区交流一下吧~
来源:都市时报整合挖色小镇、云南共青团、拾云南、云南省人民政府网、 昆明街头巷尾、云南发布、云南网、大理广播电视台、918云南交通台等
上一篇:7.2万亩春茶陆续开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