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寧波晚報報導,家住海曙的周奶奶今年已經88歲,但依然精神矍鑠,身體硬朗。她向記者坦白,自己在3月份時辦理了遺體捐獻登記手續。
"我感覺癌症有點怕我,所以决定捐獻遺體,說不定對研究癌症有幫助呢!"她說。
原來在20多年前,周奶奶被確診結腸癌中晚期,情况不太樂觀。當時家人都覺得她命不久矣,甚至連墳墓都修好了,沒想到的是,手術20多年過去,不僅癌症沒有復發,她還活得越來越健康。
圖源:寧波晚報
"我總結了一下,癌症最怕的應該是我的性格。"周奶奶總結自己的抗癌經歷。
這20多年來,她一直保持著良好的心態,每次生氣時間不超過5分鐘。平時她喜歡練習書法,陶冶情操,還上了老年大學,經常和老伴去旅遊。兒女孝順,老伴貼心,不去攀比,周奶奶的晚年生活過得有滋有味。
難道,真的如周奶奶所說,經常生氣的人更容易得癌症?
一、經常生氣,會導致癌症?
實際上,生氣也好,負面情緒也罷,它們不會直接導致癌症,但兩者確實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國外研究發現,生氣、壓抑等消極情緒會導致淋巴細胞功能减退,使得免疫力低下,進而提升患癌風險。近年來學者研究也發現,心理狀態會通過神經遞質、內分泌來影響機體的免疫活動,並提出"C型行為"。
C型行為主要表現為過度壓抑、憤怒、悲傷等情緒,得不到合理宣洩,其體內的致病因數水准更高,與腫瘤的發生率有關。調查發現,乳腺癌、胃癌、宮頸癌、肝癌等癌症患者的C型行為更為明顯。
此外,知名學術期刊Nature Medicine的一項研究發現,情緒不佳會嚴重影響癌症的治療效果。
研究指出,情緒和精神因素會引起神經內分泌變化,導致免疫系統受到嚴重影響,進而影響腫瘤治療效果,讓癌細胞有復發轉移的機會。
2018年,安德森癌症中心的研究發現,"壓力激素"會促進癌細胞生長,並促進癌細胞產生耐藥性。
囙此,經常生氣雖然不能直接致癌,但卻會通過影響機體內環境,提升健康人的患癌風險,降低癌症患者的治療效果。
二、經常生氣的危害,你知道多少
1、誘發心血管疾病
南京市第一醫院心內科副主任醫師張俊傑表示,當讓你暴怒時,體內腎上腺素和去甲腎上腺素分泌會增多,引起血管收縮或冠狀動脈痙攣,使得血液粘稠度新增,容易導致心肌缺血、缺氧,進而引起心絞痛和心肌梗塞,嚴重者還會出現心率失常、心臟驟停,甚至是猝死。
2、誘發胃病
邵逸夫醫院消化內科主任醫師姒健敏指出,很多研究證實情緒和胃的關係密切。憂鬱、缺乏自信的人,更易患膽汁反流性胃炎、消化性潰瘍等疾病;亢奮、暴躁的人,更易胃出血;而悲哀、應激反應頻繁的人,則更易引起胃腸道粘膜的急性出血性炎症。
3、誘發肝病
天津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肝膽科主任醫師邵鳳珍指出,不良情緒也容易誘發肝病,例如經常發怒、滿腹牢騷的人,就比心態平和的人更易患肝病。脾氣不好、容易發怒可導致肝臟功能失調以及相關器質性病變。
4、內分泌失調
河北省人民醫院婦產科主任醫師秦英表示,在子宮疾病患者中,不少人有性格急躁的傾向。緊張、愛發脾氣會造成內分泌失調,進而影響身體各器官。其中,生殖系統和激素的關係最為密切,損害也就更為明顯,例如乳腺增生症、子宮肌瘤等,就跟雌激素水准過高有關。
三、找到控制情緒的"開關"
既然生氣會給身體帶來這麼多影響,那麼為了健康著想,我們就要找到控制情緒的"開關",跟生氣、壓抑等不良情緒說拜拜。
01
以平和的心態面對生活,遇到困難、委屈或憤怒的事情時,要明白生氣不能幫助解決事情,不如想開一點,放弃生氣的念頭。當你忍不住生氣時,可以試著將注意力轉移到其他事情上,例如聽一些舒緩的音樂,讓心情放鬆,也可以看看喜劇或做些感興趣的事,讓自己快樂起來。
02
對於經常愛發脾氣、容易氣憤的人,不妨跟家人、朋友多溝通,理性表達自己憤怒的原因,他們能幫助你瞭解他人的看法,從而讓情緒得到開導,心情會更為平和。
03
如果已經很生氣,難以控制了,那不如找個正面的管道宣洩出來,例如進行跑步、游泳等運動。
"不生氣,就贏了。"這是金庸先生的至理名言,對我們每個人而言何嘗不是如此?生氣讓自己難受,對健康百害無一利,到頭來受罪的還是自己。
為了健康,為了自己,莫生氣了!
參考資料:
[1]有些癌症是不是被"氣"出來的?心情愉快能减少復發轉移風險嗎?.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2021-07-30
[2]Nature子刊:情緒影響癌症治療效果?難怪樂觀的人活得久.生物穀,2019-09-17
[3]生氣的危害有多大?這兩招有效減輕生氣危害!.醫學界,2020-01-09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