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爺,69歲,一個月前出現下肢麻木、頭暈疲憊等症狀,他以為是高血壓所致,吃了藥症狀有所緩解就沒管它了。兩周後,王大爺在一次情緒激動的對話中暈倒了,家裡人叫了救護車送來醫院,檢查顯示腦梗塞。經過幾個小時的搶救,雖然命是保住了,但王大爺癱瘓了,以後的生活都需要家裡人照顧。
這樣的例子數不勝數,相信大家都在生活中偶爾聽過或者見過,因為家裡有一個腦梗癱瘓患者,全家的生活質量都下降了。腦梗塞是我國最大的死因之一,除了致死率高外,它還有很高的致殘率,給患者、家庭及社會帶來沉重的心理、經濟負擔。
其實,有部分患者在腦梗發作前,會有先兆症狀,類似王大爺的下肢麻木、頭暈疲憊等症狀,只要在出現先兆症狀時就醫治療,結局就會完全不一樣。然而很多人都忽略了先兆症狀,直到出現不可挽留的後果時才追悔莫及。
雖然在發生先兆症狀時就醫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防止腦梗發作,以下這3個"禍源"勸大家都要遠離:
1、"三高"不控制
"三高"是指高血壓、高血糖、高脂血症,這是很多疾病的主要危險因素,尤其是心腦血管疾病。"三高"的患者血液都比較濃稠,如果不加以控制,容易發生血管堵塞、血栓、引發腦梗。
有調查發現,我國40歲以上人群中,61.54%有高血壓,38.46%有高血糖,53.85%有高血脂症,超過八成均有"三高症"的困擾,這也是為什麼我國排名第一的死亡原因是腦卒中的原因。
控制"三高"不能只是說說而已,要實際行動起來。蔡醫生給的意見是,一定要按時吃藥,藥物控制是主線,其他的都是輔助作用。主線不能丟,藥物不能停。
2、生活習慣不健康
如熬夜玩手機、打遊戲、飲食不規律、暴飲暴食、喜食辛辣刺激食物等。這是很多人的通病,特別是年紀稍輕的人,生活習慣更是不規律不健康,這就是為什麼很多疾病都逐漸年輕化的原因。
也許很多人都覺得生活習慣對身體的影響不大,畢竟熬一晚、或者暴食一餐,第二天照常沒多大問題,生活還是那樣過,身體也沒有任何異樣,除了精神可能不太好之外。其實不是的,不健康的生活會提前透支你的健康,讓你的身體在不知不覺中卸下抵禦"外敵"的功能,任何病毒、細菌都能入侵,也許一個小小病毒,就有可能讓你發生腦梗塞。
而且,大家大多是吃得多,動得少,缺乏運動導致肥胖也是腦梗塞發生的危險因素之一。
3、抽烟酗酒
一出街,就能看到抽烟的,無論男女,即便是在戴口罩,也照抽不誤,這說明,現在抽烟的人數真的很多,在飯店酒吧喝酒也不少。抽烟酗酒的危害大家都知道,蔡醫生在這裡就不多說了,還是那句話,不利健康的習慣儘量改掉,即便改不掉,也要控制好量,由多到少,逐漸戒掉。
一人腦梗,全家遭殃,這真的是真實寫照,大家一定要遠離上述3個"禍源",避免腦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