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醬油含有致癌物,吃了會得癌症?專家回應:這一說法並無依據
admin
2021-09-05 16:19:41
0

原標題:醬油含有致癌物,吃了會得癌症?專家回應:這一說法並無依據

醬油是我們常用的調味品,無論是炒菜、煮面、凉拌,都習慣滴上幾滴,豐富我們的味蕾。

長沙的張女士也特別愛吃醬油,這不,前幾天才去量販店補了貨,哪裡想到,就這樣一瓶醬油,卻把它噁心到了。

原來張女士前幾天在長沙華潤萬家世紀金源店購買了一瓶海天醬油金標生抽,給孩子做麵條時下幾滴醬油,結果發現醬油裡面居然有數十條蛆蟲在爬,著實嚇到張女士。

張女士在第一時間聯系了量販店的工作人員,但是工作人員卻將責任推回給張女士,認為是張女士家廚房衛生不過關以及醬油儲存不當才讓醬油內產生了蛆蟲

張女士很生氣,她強調自家住19樓連蒼蠅都飛不進,平時自己也十分注意衛生,囙此不贊同工作人員的說法,她認為醬油生蛆蟲完全是醬油質量不過關引起的。因為張女士是在孩子吃完麵條後才發現醬油內的蛆蟲,而孩子連麵湯都喝完了,囙此張女士更是擔憂。

隨後量販店經理立即抽查同批次醬油並將合格檢測結果給張女士看,最後雙方協商後量販店表示會積極處理此事,及時向醬油廠家反映並及時給張女士回復。

海天醬油出現蛆蟲的新聞一經發出就引起熱議,大家不免擔心:以後這醬油是不是不能吃了?今天小九為大家揭秘"醬油"的真相!

一、醬油裏不僅有蟲,還有致癌物?嚇人!

生活中我們看到醬油醬油顏色深黑,其實是添加了焦糖色素,而焦糖色素在生產的過程中需要加入亞硝酸銨以確保色素的穩定性。但是,亞硝酸銨這一物質卻會導致某些副反應的發生,其中4-甲基咪唑就是一種。

在2007年的一項動物實驗中,發現試驗老鼠大劑量攝入4-甲基咪唑後竟出現癌變!

該項試驗是一項動物實驗,而最終結果只能證明4-甲基咪唑可能對動物致癌,是否對人體有致癌這一觀點尚無證據,即4-甲基咪唑屬於2B類致癌物。

聽到這裡大家可能還是會對4-甲基咪唑的存在感到擔憂,對此,消委會總幹事黃鳳嫻表示:4-甲基咪唑只在實驗老鼠身上做過實驗,除非人長期攝取大量4-甲基咪唑,這個情况下才有致癌風險。而食品與營養資訊交流中心專家阮光鋒同樣表示:4-甲基咪唑作為焦糖色素的副產物,在醬油中出現也是無法避免的,但是現時4-甲基咪唑在醬油中的含量很低,致癌風險很低,市民不必恐慌。

如果市民朋友是在擔心醬油有致癌性,那麼這麼做:

•選擇正規大牌廠家生產的醬油,並選擇配料錶內沒有"焦糖色素"的醬油;

•與醬油注重顏色相比,生抽更看重提味,一般不會添加焦糖色素,建議儘量選擇生抽。

二、未標"GB18186"的醬油不能吃?

前不久,一則關於"‘GB18186’的醬油不能吃"的消息在網上流傳,消息稱:"根據國家衛生部門公佈:國家標準的糧食釀造醬油有國家標準程式碼,其中釀造醬油的程式碼是GB18186,但凡醬油沒有這個程式碼表示該醬油是化學黑焦糖勾兌而成,進食這類醬油會導致肝癌"。

在這則消息的最後還"善意"的提醒消費者沒有此程式碼的醬油不要購買,已購買的醬油若沒有此程式碼也要立即扔掉。

聯系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以及食品安全標準與檢測評估司標準管理處的工作人員,他們直接闢謠,表示從未發表過與網傳消息相似的公告以及新聞。

而對於謠言中的"GB18186",很多人還是很好奇,到底什麼是"GB18186"呢?其實在國家品質監督局在2000年發佈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准:釀造醬油》中有詳細介紹:釀造醬油主要以大豆、小麥、脫脂大豆、小麥粉或者麩皮為原料,按照要求要使用符合標準的釀造用水、食用鹽、食品添加劑,經由微生物發酵製成的具有特殊色香味的液體調味料。只有符合標準的釀造醬油才能標注"GB18186"。

現時市面上大部分醬油的產品標準號一欄都有標注"GB18186",但也有一部分醬油未標注"GB18186",包括進口醬油以及標注了"SB10336"程式碼或者是企業生產標準程式碼的醬油。

其中"SB10336"屬於配製醬油的商業行業標準,這類醬油以釀造醬油為主體,以改變醬油風味和降低成本為目的而加入其它工序和添加劑,雖然沒有"GB18186"程式碼,但是只要符合"SB10336"標準的配製醬油也可以安全食用。

而沒有"GB18186"的進口醬油並不使用我國的國家標準,但是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進口的食品、食品添加劑、食品相關產品應當符合我國食品安全國家標準,換言之< strong>量販店裏買得到的進口醬油一定是安全的。

三、生抽、醬油、醬油、味極鮮,它們到底有什麼區別?

可以說生抽、醬油、味極鮮統稱為醬油,而醬油主要由大豆、小麥、豆粕以及麩皮發酵而成的一種液體調味料,醬油中富含B族維他命、胺基酸以及糖、醇、酸、酚以及棕紅色素等多種物質,做菜時添加醬油可以增添香氣與滋味。

醬油的製作工藝根據南北習慣不同而有差异,北方一般是固態發酵,而南方則是稀態發酵。醬油在發酵過程中,第一次抽取的醬油稱之為"頭抽油",而後將原料放回繼續發酵後再取出的醬油則為"二抽油",接下來同樣操作後第三次發酵取出的醬油為"三抽油"。

那麼醬油是如何分成生抽、醬油和味極鮮的呢?

首先,將頭抽油、二抽油、三抽油按照比例混合之後的醬油就是生抽,一般生抽的顏色會偏淡一些,但是味道鮮美,炒菜或凉拌都適合。

其次,將醬油發酵後取出的抽油進一步濃縮就成了醬油,為了加深顏色往往需要添加焦糖色素,囙此成型的醬油顏色偏黑且粘度大。一般情况下醬油並不是為了調味,更多的是為了給食材增亮上色。

最後,味極鮮也是醬油的一種,它實際上屬於生抽的範疇,不過是在生抽的基礎上添加了新增鮮味的添加劑,囙此味極鮮味道更佳鮮美和醇厚,有時候甚至可以代替雞精發揮提鮮的作用。

醬油作為廚房最為常見的液體調味品能够給味道增鮮,豐富我們的味蕾,不過需要注意的是醬油中含有不少的"隱形鹽",過量食用醬油等同於過量攝入鹽巴,會提高高血壓乃至癌症的患病風險,所以醬油雖好,也不要貪嘴多吃哦。

參考資料:

[1]《噁心!吃的海天醬油驚現10多條活蛆,蛆從何而來?華潤萬家回應》.光明網.2021-08-27

[2]《真相•醬油中檢出致癌物,還能吃嗎?》.丁香醫生2017-01-18

[3]《醬油中含有可能致癌物?專家:致癌性極低無須擔心》.京華時報.2016-09-20

[4]《醬油中含有可能致癌物?專家:致癌性極低無須擔心》.京華時報.2016-09-20

[5]《生抽、醬油、醬油、味極鮮……竟有這麼多區別!原來以前都用錯了》.科普中國.2019-06-27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其... 标题:其实做面条有诀窍!这样做出的面条,每天都不够吃。 在美食的世界里,面条以其独特的魅力和多变的...
好酒风味,从一粒粮食的觉醒说起 真正的好酒,从不始于发酵,而是开始于一粒粮食的觉醒。 文|好酒地理局 一杯酒的风味奥秘,早在粮食发酵...
原创 厨... "老公,你烤的五花肉怎么又干又硬?"周末闺蜜来家里聚餐,我盯着烤箱里缩成小块的肉片直叹气。闺蜜小夏凑...
原创 排... 串小白烧烤到底是怎么火起来的? 今年为数不多的现象级品牌中,串小白烧烤算一个。 这个诞生于湖南...
原创 炸... 上周末给孩子做炸鸡腿,照着某网红教程裹了厚厚一层面粉,结果炸出来像块“面壳子”——皮硬得咬不动,里面...
鸡蛋糕蒸多久才最嫩?记住这个黄... "奶奶,你蒸的鸡蛋糕怎么比我的软这么多?"小孙子举着勺子,眼巴巴地看着奶奶碗里的蛋羹。奶奶笑着舀了一...
原创 天... 胃和心,总要有一个是满的。所以,全世界的迷茫和忧伤都可以用美食去抵挡!更多家常美食做法,请关注典典小...
工作日晚餐救星!照烧肥牛饭,简... 一碗热气腾腾的照烧肥牛饭,总能轻易唤起人们对于美食最直接的渴望。那咸中带甜、浓郁醇厚的滋味,仿佛能瞬...
原创 几... 在烹饪的世界里,调料的搭配是一门艺术,也是提升食物风味的关键。今天,我将分享一种简单而美味的腌料配方...
酸奶芝士奶酪公司排名前十,推荐... 奶源决定天花板 如同葡萄酒讲究风土,优质乳制品的灵魂始于牧场的经纬度。北纬40度的黄金奶源带,拥有昼...
海拔越高的茶,烘焙舍不得做高 一般海拔越高的茶,烘焙程度越低,而越是低海拔的平地茶,通常颜色很深,焦焦的。主要原因是高海拔茶的原料...
原创 出... 标题:出差回家,老婆做大餐招待,掀开锅盖我懵圈了,网友:自找的! 在忙碌的工作间隙,我们常常渴望家...
贵州剑河:秋味满集市 烟火暖人... 清晨的贵州省黔东南州剑河县革东镇集市,背篓碰撞的清脆声响、摊主亲切的吆喝声与食材的鲜香交织,协奏出一...
原创 这... 天气一转凉,我的脾胃就自动向往那些热乎乎、软乎乎的食物。 特别是用这个秋冬的“看家菜”做的——白萝卜...
新手下厨房都该学会这道土豆烧排... 对于初入厨房的新手而言,掌握一道既简单又美味,还能让家人赞不绝口的菜肴,无疑是开启烹饪之旅的最佳钥匙...
原创 烤... 上周心血来潮想做手作面包,照着食谱揉了半小时面团,看着它圆滚滚的像个小枕头,直接塞进预热好的烤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