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健康問題,一直是所有家庭的頭等大事。
兒科醫生表示,現在門診出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就是生活條件越來越好,但是小孩積食、脾胃問題卻越來越嚴重。
相信不少人都會在心中犯嘀咕:我們那個年代吃不飽穿不暖的,都一輩子沒病沒灾的,現在給孩子吃的都是最好,最營養的,怎麼病卻越來越多了呢?
案例:
來自瀋陽的一個8歲男孩,洋洋,就是個典型的案例。
洋洋是個非常聰明且活潑的男孩,家裡的獨生子,和眾多小朋友一樣,有爺爺奶奶、外婆外公,爸爸媽媽的愛,可以說是十分幸福的孩子。
可是就是這些長輩的無知"寵愛",險些讓孩子脾胃衰竭。
8歲男童被家人一個月28次"516",險些脾胃衰竭,醫生:家長的無知害了娃
1:"5"
北方人豪爽大方,地方美食也不少,大魚大肉更是家常便飯,從小洋洋就胖乎乎食物,不挑食很能吃,從不讓家人操心。
家人們希望孩子能多吃點,長高個,所以洋洋幾乎每天要吃5頓飯。
小孩長身體餓得快多吃兩頓本來無礙,但是每次都是吃頂飽,孩子腸胃來不及消化,長期如此,很容易導致積食,並且造成肥胖。
給孩子脾胃健康埋下了隱患。
2:"1"
洋洋已經上小學了,學業負擔開始慢慢變重,再加上各種各樣的興趣班,實際每天深度運動不超過1個小時。
體內過多的食物和營養無法被消化吸收,不僅會引起肥胖,還會形成積食,導致脾胃虛弱,在加上每天進食很多食物,加重腸胃負擔。
如此惡性循環,導致孩子脾胃漸漸虛弱。
3:"6"
對於愛吃肉的北方人來說,幾乎一周6天左右,餐桌上都會出現各種肉食,洋洋上小學之後,就開始和大人吃一樣的飯菜。
一周6天的大魚大肉,對於8歲脾胃還沒發育健全的洋洋來說,是無法即使消化代謝的,營養過剩,食物堆積,導致脾胃功能异常。
這樣的飲食堅持了大半年,洋洋開始出現厭食、排便异常、積食、甚至脾胃衰竭的情况。
判斷孩子脾胃好不好,是否積食,就看孩子有沒有這些症狀:
1:看臉色
正常孩子臉色不論膚色,都是比較透亮的,而積食的孩子,臉色會暗淡無光,甚至臉色蠟黃,沒有精神;
2:看舌苔
正常孩子舌苔是呈淡粉色,表面薄薄一層舌苔,而有積食問題的,舌苔白厚,並且嘴裡有异味;
3:看睡眠
胃不和而臥不安,若是孩子翻來覆去睡不安穩,經常出虛汗,哭鬧不止,多半是出現了積食;
4:看排便
正常孩子一天2-3次排便,且大便不幹不浠,若是孩子突然出現便秘或者腹瀉,並且肚子還總是鼓鼓的,就要警惕積食的問題;
5:看食欲
有積食問題的孩子,即使看到平時非常喜歡吃的食物,也會無動於衷,並且比較挑食;
醫生教你2個簡單有效的方法,養護孩子脾胃
1:堅持運動
孩子們的骨骼發育和營養吸收,都離不開一個穩定的內分泌和消化和良好的代謝系統,而想維持代謝和內分泌的正常,除了注意飲食外,運動是最有效的。
運動可以使人體血液快速流動,加速腸胃蠕動,快速食物的分解和代謝,减少積食症狀。
建議每天讓孩子保持2個小時的運動量,最好選擇戶外運動,也有助於孩子的身心健康。
2:按摩穴位
孩子積食,家長可以經常給孩子按摩脾經穴。
方法:將小兒拇指彎曲,從指尖推至指關節橫紋處,這個地方就是脾經穴。
每天順著這個方向給孩子推揉300次即可,中醫學中,經常推揉這個穴位,可以緩解孩子積食、消化不良、嘔吐、腹瀉的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