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到了,西瓜、荔枝、榴槤、葡萄等水果爭相上市,滿足了人們的味蕾。我們經常聽到有人說"多吃新鮮的水果",以表達關心。殊不知,對於一些特殊人群來說,吃水果也可能惹禍上身。
江蘇宿遷54歲的王女士就遇到了一件糟心事。
王女士是一名腎衰患者,需要定期進行血液透析。由於一次性吃了2斤葡萄,她在外出時突然暈倒在地,同時伴隨口麻、手麻、胸悶等症狀,被緊急送往醫院搶救。經過檢查,王女士被診斷為高鉀血症,心率嚴重失常,隨時可能心臟驟停。
圖源:荔枝新聞
原來,葡萄中鉀元素的含量較高,王女士大量食用後,腎臟無法排出多餘的鉀,導致鉀在體內大量蓄積,導致高鉀血症。經過搶救,王女士沒有生命危險。
一、高血鉀,腎病患者的"噩夢"
鉀元素是人體必不可少的元素,一個正常成年人的體內約含有鉀元素150克,其中將近98%儲存在細胞中,只有2%在血液中。鉀元素的主要作用是維持神經、肌肉的正常功能,當鉀元素過多或鉀元素缺乏時,呼吸、心跳等都會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
高鉀血症的病因主要有鉀元素攝入過多、分佈异常和排泄减少。
血液中的鉀主要通過腎臟排出體外,鉀攝入過多時,腎臟就需要排出更多的鉀;鉀攝入過少時,腎臟就會减少排鉀。如果腎功能正常,腎臟就可以讓血鉀維持在正常的水准。
然而,一旦腎功能减退,腎臟調節血鉀水准的能力就會降低,在大量進食富含鉀元素的食物時,容易發生高鉀血症。
高鉀血症不僅僅是口麻、手麻這麼簡單,全身多個系統都會受到影響。例如,會引起明顯的肌肉神經症狀,肌肉酸痛、渾身乏力、肢體蒼白、神志不清等,還會伴隨著噁心、嘔吐、腹痛等腸胃不適症狀。
更嚴重的是,高血鉀對心血管系統的傷害也很大,會使心率减慢、心搏减弱,甚至室顫和心臟停搏,導致猝死。
正常情况下,血液中的鉀濃度為3.5-5.5mmol/L,如果超過5.5mmol/L,就是高鉀血症。臨床上,根據血鉀的不同濃度,高鉀血症還可以分為輕度高鉀血症(5.5-6.0 mmol/L)、中度高鉀(6.1-7.0 mmol/L)、重度高鉀(≥7.0mmol/L),一旦出現就需進行降血鉀治療。
二、這些高鉀食物要少吃
臨床上,我們經常看到慢性腎病患者出現鉀代謝紊亂,危害身體,囙此預防高鉀血症的意義重大,醫生也會建議腎病患者進行低鉀飲食。
低鉀飲食,就指限制鉀元素的攝入。根據我國的膳食指南,健康成人每天應攝入鉀元素2000mg左右,但對於慢性腎臟疾病患者來說,膳食中的鉀元素應根據自己的情况進行調整。
·如果出現少尿、無尿等症狀,應限制膳食中的鉀元素,每天攝入含量少於40-60 mmol/L;
·如果排尿量較多或需使用利尿劑,可以適當新增含鉀食物的攝入,每天在80mmol/L以上為宜。
日常生活中,常見富含鉀的食物如下:
常見富含鉀的水果有:
牛油果、香蕉、椰子、哈密瓜和香瓜、棗子、乾果、無花果、奇異果、芒果、油桃、柳丁和橙汁、西梅和西梅汁、葡萄乾等。
腎病患者如果食用富含鉀的食物,可以使用一些除鉀小技巧:
·芋頭類和南瓜類切開後用水龍頭沖洗,然後瀝幹;
·蔬菜類在烹飪前,先用清水沖洗或熱水焯一下;
·幹香菇等菇類放入水中浸泡至軟再烹飪;
·蘋果和梨等水果,可快速用熱水煮一下,再撈出食用;
·面類煮的時間稍微長一點,鉀元素就會少一點。
三、腎病悄無聲息,如何預防?
慢性腎病具有高發病率、高死亡率、低知曉率等特點,被稱為"沉默的殺手"。據統計,全世界腎病患者達8.5億人且仍持續新增,每年至少240萬人死於腎病,已成為"全球十大死因"之一。
而且腎病的的早期症狀隱匿,等到症狀明顯時,往往已經是中重度了。所以,我們一定要學會預防腎臟疾病。
1、遠離腎病高危因素
熬夜、暴飲暴食、抽烟酗酒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不及時治療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疾病,亂吃保健品、亂用藥物等習慣,都會新增腎病風險。
2、及時發現身體异常
如果出現頭痛、乏力、泡沫尿、尿量變化、貧血、食欲不振等症狀,應儘快到醫院檢查。
3、多喝水、不憋尿
只有每天飲用充足的水,及時排尿,才能避免腎臟結石等疾病。
4、治療原發病
如果患有高血壓、糖尿病等原發病,應積極控制並治療,以免病情惡化,引發腎病等併發症。
5、定期體檢
每年定期檢查尿常規和腎功能,有助於及時發現异常,採取應對措施。
有人說,人人都有兩個腎,少了一個腎也能生存,沒什麼大不了的。確實,只有一個腎也能生存,但生活質量會大打折扣,而且一旦出現感染、損傷、腫瘤等意外,治療難度會大大新增。
千言萬語化作一句話:好好保護自己的腎吧!
參考資料:
[1]《世界腎髒病日| 9招助你預防慢性腎病》.大河健康網. 2020-03-12
[2]《腎病患者控制血鉀,如何正確"低鉀飲食"?》.醫脈通腎內頻道.2019-04-19
[3]《高血鉀,慢腎衰患者揮之不去的"噩夢"和"致命殺手",治療獲得巨大突破》.腎病科普.2020-05-12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