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於今年5月,因多臟器功能衰竭而逝世。據醫生透露,起因是3月時,袁隆平院士在雜交稻研究基地摔了一跤,引發身體不適。
而在今年2月也發生了兩起老人因跌倒身亡的事件。
2月23日,一比特70歲老人和家人經過一亭子時突然摔倒,之後因搶救無效身亡。
2月18日,南部一比特69歲老人在搬運木板時,因重心不穩,同樣摔倒身亡。
關於老人摔倒致死亡的事件頻頻發生,其實65歲以上的老人摔倒遠比想像中更危險。
一、老人摔倒可能是"最後一摔"
年紀大了,一旦摔倒,後果要比年輕人嚴重得多,可導致傷殘,甚至死亡。
根據2019年發佈的《老年人防跌倒聯合提示》內容顯示,我國65歲以上的老年人群當中死亡的第一大原因便是摔倒,且年紀越大,因摔倒引起的受傷或死亡風險越大。而摔倒後,要是沒有做好相關的急救措施,可出現繼發傷害,也可提升老人死亡風險。
而摔倒後,最大的影響是引發骨折,其中髖部骨折最為兇險,致死率很高,嚴重威脅到老年人健康。所以,很多時候會把老年人跌倒引起的骨折稱為"人生最後一次骨折"。
當骨折後,別以為只有骨頭受傷,還存在這些風險:
可見,老年人一旦摔倒,存在的健康威脅是極大的,所以平時生活中要加强防患意識,减少摔倒幾率。
二、老人摔倒扶不扶?
"不扶風平浪靜,一扶傾家蕩產",老人摔倒該不該扶,一直是爭議話題,過去好心扶老人卻被"碰瓷"事件頻頻發生,磨滅了許多人的善心。就算去扶,也是先找好路人拍攝視頻,再上前扶老人……總之,做個好事也要瞻前顧後的,屬實心累。
不過現在針對這種情況,可不必過於擔心,我國於2017年10月1日正式實施"好人法",為好人"撐腰"。
"好人法"規定:因自願實施救助行為造成受助人損害的,救助人不承擔民事責任。該法規的出現也是為了鼓勵大家可以見義勇為,且免除了大家的後顧之憂。
不過,老人摔倒後應該怎麼扶,也是一門學問,因為錯誤的"扶法",可能導致嚴重後果。
第一,我們需要判斷一下老人意識是否喪失,可先輕輕拍一下老人的肩膀,再大聲呼喚,看能不能給出反應。如果沒有任何反應,注意觀察一下老人的胸腹部是否有起伏,以此判斷有無呼吸,如果沒有要及時進行心肺復蘇,同時撥打120。
第二,如果老人意識喪失,但有呼吸,說明處於昏迷階段。這時,我們應採取"穩定側臥比特",尤其是有出現嘔吐等表現時,以免患者因嘔吐等引發窒息。
第三,如果老人的意識比較清晰,可詢問老人的具體情況,有沒有噁心想吐、頭疼不疼、能不能說話、全身能不能動彈等,從而幫助我們正確進行進一步的救助工作。
以上這些急救知識和技能要記得get起來,以防萬一!
三、老人最易摔倒的5個時刻
老年人摔倒雖然只是一瞬間的事情,但是引發的條件是長期存在的,尤其是以下這5個時間點,最易摔倒,要提高警惕:
1、起床 strong>
早晨剛起床這個時間段,血壓、血糖等名額還不穩定,發生心腦血管疾病的幾率會比較高,容易出現頭暈、眼花、胸悶等表現。所以起床時不要猛地一下就坐起來,先睜眼緩一分鐘左右後,再慢慢坐起、站立,這樣可降低因腦缺血引發摔倒。
2、洗澡
洗澡的時候,如果浴室面積比較小,地面濕滑面積大,則容易摔倒,而老年人身體素質本身就比較差,平衡能力也比較差,所以更容易摔倒。
囙此建議浴室地面最好選擇防滑瓷磚,並置放防滑墊,老人還可以備個防滑的小椅子坐著洗,减少摔倒的風險。注意,老人洗澡時儘量不要反鎖門,以免發生意外,延誤搶救時間。
3、起夜
老年人夜間起床時血壓也會有所改變,容易導致腦供血不足,引起短暫性的頭暈,再加上夜間視野較差,老人視力差等原因,也容易摔倒。
所以為了安全起見,建議老人在床頭安置一個夜燈,廁所安置防滑墊和扶手,在床與廁所之間儘量保持沒有阻擋物。
4、換衣服
年紀上來後,身體各個機能下降,關節退化僵硬,所以動作不如年輕人利索,在穿脫衣物時因肢體無法很好配合也同意摔倒,所以建議老人最好坐著換衣服。
5、如廁
老年人本身就多有高血壓、心臟病等情况,再加上如果蹲久了,很容易導致大腦供血不足,繼而暈倒、摔倒。所以建議老年人最好採用坐便,且有條件的話可在馬桶旁安裝扶手。
以上這5個時刻,是老年人摔倒的高峰點,所有老年人一定要加强防患意識!
延展——2種方法教老人自測跌倒風險
老人因身體機理變化等原因,更易摔倒,所以平時可測試一下跌倒風險,更利於做好跌倒的預防工作。
1、5次起坐
找個沒有扶手的椅子(43cm左右),然後保持雙腳著地,坐直,雙手交叉於胸前的姿勢,開始進行5次連續的起立和坐下動作。如果10秒內可順利完成,說明下肢力量和關節活動度不錯,如不能則說明摔倒風險較大。
2、全足站立
老人容易摔倒很大一個原因就是因為平衡能力下降,所以想要評估摔倒風險,也可以測試下平衡能力。
方法:雙腳前後站立,保持在一條直線上,且前脚的脚跟和後腳的脚尖相連,如可自行保持該姿勢10秒鐘,說明平衡能力不錯,不然則相反。
總結:老年人不僅易摔,而且不經摔,所以平時更要小心,平時多鍛煉,尤其注意要加强腿部力量,從而降低摔倒的風險。
參考資料:
[1]《痛別袁隆平院士!65歲以上的老人摔倒遠比你想象更危險!》.健康時報.2021-05-24
[2]《別大意!老人摔倒遠比你想象更危險!》.福州疾控.2021-06-23
[3]《"好人法"10月起實施,做好人要有這些"正確姿勢》.新華網. 2017-09-28
[4]《老人跌倒怎樣扶》.健康時報網.2017-05-08
[5]《老人摔倒比你想的更危險!65歲以上必須學會這個"著陸姿勢"》.生命時報.2020-07-06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