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相關資料統計,現時全球150個國家或地區當中,大概有一半已經基本消滅了狂犬病,其中有50個國家報導說狂犬病的發生率基本保持為零。而中國每年狂犬病疫苗使用數量都超過了1500萬份,佔據了全球80%的市場份額。
2020年《黑龍江日報》曾報導主城區的狂犬疫苗相繼告售罄,據當地媒體資料統計,自2020年初至10月,哈爾濱的狂犬疫苗使用量接近7萬支。而在2015年,哈爾濱僅有1.4萬人進行了狂犬疫苗接種。
狂犬疫苗出現"一針難求"的現象,甚至有市民不得不坐著高鐵跨省"求針"。這類事情並不鮮見,據公開報導,雲南、陝西、山西等多地相繼出現狂犬疫苗緊缺情况。
儘管有關部門已經在積極溝通,多方爭取貨源,但人用狂犬疫苗仍然供不應求。
一、一針難求的背後:狗患本質是人患
難道每個家庭現在都"養狗"了嗎?為何近期的疫苗會成為"斷貨王"?查閱了相關資料和報導發現,疫苗斷貨與多種原因疊加有關:
進入夏季,天氣炎熱,動物性情煩躁,據往年醫院資料統計,夏季猫狗抓咬受傷的就診人數會比其他時期有明顯的上升,因而造成接種疫苗的需求量增多。
其次,新冠疫情的特殊情况導致許多企業未能及時復工複產,甚至有些地方由於臨時性封閉,連物流都受到了阻礙。
另外,據生產狂犬疫苗的企業工作人員透露,現全國有狂犬疫苗生產資質的公司只剩7家,雖然產量沒有降低,但仍難以填平由生產企業减少帶來的總量短缺。
除了上述原因外,還有一些地方存在採購數量不平衡,導致A地疫苗不够用,B地疫苗又太充足。
人用狂犬疫苗一針難求,這種現象的本質正正反映了:養狗的人越來越多,被狗咬的人也越來越多。
根據中國醫學救援協會發佈的《中國動物致傷診治規範》,中國每年約有4000萬人被猫狗咬傷。
2016年青島市養犬管理條例實施,規定每戶限養1只犬並繳納400元登記服務費。然而"限狗令"出臺後,實施起來卻舉步維艱——很多愛犬人士發起"維權"活動,一些藝員名人也參與其中。
最終"限狗令"只能以"雷聲大雨點小"的情况收場,成為了"一紙空文"。
狗是動物,不懂承擔責任,不懂法律道德,囙此"狗主"理應承擔這些責任。中國海洋大學法政學院教師李湛認為,都市"限狗令"應借鑒已開發國家經驗在狗主人身上下功夫,要限制狗主人的行為,要讓狗主人承擔必要的經濟甚至治安、刑事責任。
二、狂犬病到底有多可怕?
世界衛生組織曾公開過一則數據:狂犬病波及全球,世界範圍內每年約有55000人死於該病,即每10分鐘就有1人死亡。
其中,99%的人類感染病例是由家養狗傳播病毒引發,95%以上的人類死亡病例發生在亞洲和非洲。
那狂犬病的威力有多大呢?它屬於人畜共患的急性傳染病,病死率非常可怕,一旦發病,幾乎百分百死亡,全世界能存活的報告屈指可數。
雖然狂犬病的治療並未取得"突破",但這種傳染病是可防可控的。當被動物咬、抓傷後,只要進行正確處置和免疫,該病的預防率可達100%。
三、關於接種狂犬疫苗,你需要瞭解這些
在被猫狗抓傷後,並不是所有情况都要接種,應先由醫生確立暴露分級,結合實際情況,再進行免疫接種。
1、哪些情况需要打疫苗?
首先我們先來看看狂犬病的三級暴露類型:
圖/天津疾控
在經過評估認為具有狂犬病危險時,就需要採取接觸後預防措施,導致危險上升的情况有以下6種:
①咬人哺乳動物為已知的狂犬病貯主或媒介種屬;
②接觸發生在仍有狂犬病的地區;
③動物看起來有病或表現反常;
④傷口或粘膜受到動物唾液的污染;
⑤發生無端咬人情况;
⑥動物沒有接種疫苗。
2、打完疫苗又被狗咬了怎麼辦?
只要被猫、狗抓傷,就要馬上規範處理傷口,包括用肥皂水清洗、及碘伏消毒,而是否需要接種則要看具體情況。如果再次被咬傷,可根據免疫接種進度,做出相應的調整:
3、被打過疫苗的狗咬傷還要不要接種狂犬疫苗?
要!因為動物接種狂犬疫苗後,保護率並非100%,仍可能存在攜帶狂犬病毒的情况,所以被打過狂犬疫苗的狗咬傷後,還需要規範接種狂犬疫苗。
4、被人咬傷了,需要打狂犬疫苗嗎?
在全球範圍內,99%的人間狂犬病病例都來自被犬類的抓傷或咬傷。只有被正在發病的狂犬病病人抓傷、咬傷,或是被其唾液等分泌物沾染到破損的皮膚或粘膜,才需要接種狂犬病疫苗。
被健康的人咬傷是不需要接種疫苗的。
打疫苗只是最後的一道"防線",想要控制狂犬病,還是需從源頭控起。普及文明養犬,飼養犬類必須每年接受免疫注射及領取《犬類免疫證》和免疫牌,外出時戴上牽引繩及犬嘴套。
另外我們自身也要加强自我保護,不要隨意招惹動物,學會與猫狗友好相處,瞭解猫狗的肢體語言。
參考資料:
[1]《狂犬疫苗"一針難求",到底因為啥?》.中國新聞網. 2020-06-09
[2]《北京前7月10萬餘人次接種狂犬疫苗狂犬病究竟有多可怕!》.中國消費者報. 2016-10-08
[3]《狂犬病暴露分級及處置措施》.天津疾控. 2019-09-16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