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賣18道菜,人均50元,這批小餐館排隊排瘋瞭

原標題:隻賣18道菜,人均50元,這批小餐館排隊排瘋瞭

文|紅餐網 李金枝

編輯|方圓

“竟然隻做十八道菜,排隊排瘋瞭!”

“十八道下飯菜,人均50元性價比超高,請客絕瞭。”

“老板隻做十八道菜,菜品便宜,現炒不預制,唯一的缺點是要錯峰來。”

……

近期,紅餐網註意到,北京、河北等地出現瞭一批“隻做十八道菜”的餐館,人氣火爆。這些十八道菜餐館究竟有什麼魅力?

隻做十八道菜的餐館,一批人驅車2小時搶著排隊

一傢餐館隻做十八道菜,聽起來有些反常理,眼下卻正在北京、河北等地悄然流行起來。

去年12月底,袁斌在北京朝陽區某居民區附近開瞭一傢“師傅說·湘菜館”,招牌菜是幹鍋肥腸,還有一些傢常湘菜小炒,包括山椒炒牛肉、酸辣雞胗、糖醋裡脊等,產品價格從29-59元不等。和其他湘菜館最大的不同就是,師傅說隻做十八道菜。

“我們店在這條街也算個明星店,熱度最高的那半個月,是北京大眾點評湘菜熱門榜第一名!”袁斌對店裡的生意頗為滿意,每天能接待200多位客人,大概三四成都是老客戶。

紅餐網註意到,目前師傅說在大眾點評北京湘菜熱門榜、好評榜均排名第1,門店人氣確實不錯。

圖片來源:受訪者供圖

在北京以及周邊地區,像師傅說這樣隻做十八道菜的餐館還有不少。比如北京的利哥兄弟菜館、燕郊的康哥菜館以及廊坊的張傢菜館等,都是當地的高人氣餐館。據大眾點評,這些門店大都是近1年內開業的。

前不久,80後寶媽張琴和傢人挑瞭1個工作日驅車50多公裡到燕郊的康哥菜館,她告訴紅餐網,一開始就是被隻做18道菜的宣傳標語吸引瞭。

聽說康哥菜館生意好,張琴還提前在線上拿號等位。“晚上6點多已經坐滿人瞭,幾道招牌菜售罄”。在社交平臺上,不少北京消費者和張琴一樣驅車一兩個小時趕往燕郊,就是為瞭體驗這一新模式。

圖片來源:受訪者供圖

廊坊的張傢菜館同樣生意火爆。網友“娜娜”發帖稱,中午11點開始線上排號,自己準點搶號已經排瞭20多桌瞭。

還有消費者聲稱“排隊3次,終於在第四次吃上瞭。”“下午五點半到的一店,被告知要等位2小時,就去瞭二店,剛到時還不需要等位,但是吃完離開門口已經有很多人等位瞭。”

紅餐網發現,除瞭北京及周邊城市,杭州、邢臺、邯鄲、陽朔、泉州等地都出現瞭隻做十八道菜的餐館。比如方傢菜譜·隻做十八道菜、京喜京宴(隻做十八道菜)、川親戚·隻做十八道菜、十八道下飯菜、十八道贛菜等。

此外,也有一些餐廳轉型開始試水隻做十八道菜。

今年3月,在北京成立17年的烤魚品牌南鑼肥貓·麻辣烤魚,宣佈推出18道經典菜品,並表示有3傢已經調整為“麻辣烤魚+隻做18道菜”。與此同時,其主打水煮魚的子品牌“金魚盆”,有2傢門店也調整為“水煮魚+隻做十八道菜”的模式。

圖片來源:大眾點評截圖

去年年底,衢州本地開瞭20年的老餐廳方傢菜譜,在杭州開瞭一傢新店“方傢菜譜·隻做十八道菜”,主要售賣衢州特色菜,包括錢江源泡菜魚、廿八都豆腐等。

不過,根據紅餐網觀察,目前“隻做十八道菜”的餐廳,幾乎都是單店,少有連鎖餐飲品牌。

固定SKU,按銷量每月換2-3道菜

毫無疑問,隻做十八道菜的菜館,最吸引人的就是“隻做十八道菜”。

這些菜館從店名、門頭、裝修設計到菜單,甚至餐具包裝等都在不斷突出“隻做十八道菜”的標簽。

圖片來源:小紅書截圖、受訪者供圖

“十八容易記,年輕的客戶會覺得這個店很有個性,有利於傳播。”袁斌直言,隻做十八道菜好聽好記,容易傳播。再加上師傅說做的是周邊社區居民的生意,十八道菜足夠滿足顧客日常需求,也降低瞭消費者的選擇成本。

方傢菜譜·隻做十八道菜的店長王澤則表示,SKU少,供應鏈壓力會更小,能做到當天進貨當天售賣,且保證菜品新鮮。

“其實很簡單,做少做精,我們才能保證食材的新鮮,真正做到沒有預制菜。”在王澤看來,產品太多的話,門店現做會有壓力,太少又撐不起一傢店的生意,隻做十八道菜能讓門店未來好復制的同時做到沒有預制。

那這十八道菜又是如何挑選出來的呢?

紅餐網瀏覽菜單發現,十八道菜多是一些大眾認知度比較高的傢常菜,除瞭米飯外沒有其他主食,有些餐館連酒水都沒有,真正做到瞭SKU極簡。不少餐館還突出食材當日現購,用完即止,對應的菜品也售罄。

圖片來源:受訪者供圖

袁斌總結瞭師傅說的選品標準——團隊拿手的、顧客喜歡的、技藝簡單的、時令的。

袁斌表示,定產品首先是基於團隊比較拿手的,之前團隊創業主要做的是肥腸,因此師傅說的招牌產品定為“幹鍋酸菜肥腸”。師傅說定位湘菜,所以門店選瞭一些消費者接受度高的菜品,比如小炒肉、小炒黃牛肉等。每個季節會上新一些時令菜品,再加上一些傢常的葷菜、素菜和湯。

“我們研發菜品的時候也會考慮到技藝方面,制作太復雜的不會上,像湘菜的剁椒魚頭這種就不會上。”袁斌直言,從日後門店復制的角度而言,師傅說會選擇一些做起來相對簡單的菜品。

同時,袁斌表示,門店會根據每月的銷售數據排名,銷量排在末尾的2、3個菜品會被淘汰,再上新一些其他的菜品,始終保持十八道菜。“時間長瞭,我們這十八個菜基本是客戶愛吃的菜。”

圖片來源:受訪者供圖

方傢菜譜選品同樣以受消費者喜愛的程度來進行取舍。王澤告訴紅餐網,方傢菜譜旗下有好幾個品牌,研發瞭大概80-90道菜品。方傢菜譜·隻做十八道菜門店的菜品,選瞭過去20年所有門店賣得比較好的衢州菜,比如衢州鴨頭、錢江源泡菜魚、廿八都豆腐等,然後再根據實際銷售情況進行調整。

“調整范圍不會太大,根據每周或者每月的銷售數據來看,賣得不那麼好的,就考慮換其他的菜品試一下。”王澤說道。

也就是說,這些隻做十八道菜的餐廳,每隔一段時間會更新菜單,在保持十八道菜數量不變的同時給消費者提供一些新鮮感。

極簡模式正在大行其道?

十八道菜餐館究竟是一時的流量噱頭,還是能跑出長紅品牌?它背後所代表的極簡模式未來是否會大行其道?

在紅餐網專欄作者翟彬看來,十八道菜會繼續走紅。

“這個概念比較好,隻賣十八道菜,特點非常鮮明,品牌記憶點強。”翟彬表示。

眼下,餐飲業進入瞭微利時代,在這種情況下,極簡SKU隻是表象,以此來確立差異化認知,提升運營效率,提升利潤空間才是最終目的。

“隻做十八道菜”的標語不僅容易被人很快記住,易於門店宣傳。同時,也方便在社交平臺傳播,因為有特色的餐館,更容易吸引消費者的興趣。

圖片來源:受訪者供圖

從消費端看,翟彬認為,隻做十八道菜,雖然產品少,但基本能滿足消費需求,而且這一模式專治選擇困難癥。

據紅餐網觀察,目前市面上出現的這些十八道菜餐館,多分佈於居民區附近,裝修比較簡潔,以周邊居民生意為主。袁斌、王澤都透露過,據他們觀察,店裡客人一次很少會點10個以上菜品,18道炒菜基本能滿足顧客的需求,而且定期還會更新2-3個菜品。

與此同時,十八道餐館提供的是正餐,雖然菜品較少,但整體而言性價比較高。比如,北京這幾傢十八道菜餐館的客單價為60-80元,其他地區的客單價相對更低,在50元左右。這樣的價格能吃上一頓正餐,對消費者也有吸引力。

從供應鏈角度來看,SKU極簡,也代表供應鏈管理難度相對更小、效率高。正因如此,十八道菜餐館可以打出當日進貨、現切現炒的標簽。

紅餐網註意到,十八道菜餐館通常設有明檔廚房,大廚現炒現做,煙火氣十足。有些店直接貼上“大廚現炒,拒絕預制菜”的標語,也有部分門店將所用的調料和食材裝在透明罐子裡展示。

圖片來源:受訪者供圖

餐飲行業有句話叫“菜單越薄,利潤越厚”。主動做減法的極簡模式,既有利於門店標準化復制,又能壓縮成本,增加利潤空間。

事實上,這種精簡SKU的極簡模式正在被更多品牌青睞。

比如西貝莜面村主張“做精不做多”,曾將門店裡100多道產品精簡到66道,再到如今20多道。

再比如整個中式正餐領域正在流行的“大單品”模式,諸如費大廚、湘辣辣等大熱的湘菜品牌,以“爆品+湘菜小炒”為產品矩陣,將SKU多控制在30~40個左右。通過這種方式,提高出品效率,進而提高門店的人效、坪效,在“現炒”和“規模化”之間找到平衡點。

從底層邏輯看,十八道菜模式與“大單品”模式有著異曲同工之處,本質都是通過聚焦爆品、精簡菜品,方便標準化和規模化。

這樣的極簡模式,在利潤越來越薄的餐飲業,或許會成為更多餐飲品牌的選擇。

袁斌、王澤、張琴均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