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又称上元节,是农历新年后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元宵往往寓意着圆满团圆。
元宵节是“过年”这部民俗大戏的压轴节目,是广府地区的重要节日,在不少人心中,过完元宵节才算是真正圆满地过完年。
据传,汤圆的原始形态是宋代流行的一种小吃“元(圆)子”,这在《东京梦华录》中就有记载。古汉语里,“汤”是开水的意思,后来人们逐渐改叫汤团、汤圆。
元宵节快到了,即使没时间赏花灯、逛庙会,也总要想办法吃一碗汤圆,那样才叫过元宵。
1. 汤圆不能吃太多
汤圆的主料是糯米,其性温,补中益气、滋养脾胃,对脾胃虚寒有较好的补益效果,在冬末春初之际,吃用汤圆可以驱寒暖脾胃。
但糯米黏性高,不易消化,所以汤圆不能多吃,老人儿童及肠胃功能不佳的人更要注意汤圆的份量,吃了汤圆,也应该同时减少主食的摄入,以免积食、胃胀。
2. 生姜、陈皮一起煮
喜欢吃汤圆,又不想积食的话,可以试试用生姜、陈皮一起煮汤圆。
做法非常简单:煮汤圆时,在水里放生姜、陈皮各2片。如果是吃有馅的汤圆,汤里就不用放糖,如果是吃无馅的小汤圆,可以往汤里加一点冰糖或红糖。
生姜和陈皮热、温的特性,以及其中含有的挥发油,能够促进胃肠蠕动,帮助消化。优质的新会陈皮还能为汤圆增香解腻。
3. 原汤化原食
俗语有言:原汤化原食。煮淀粉类食物时,随着水温不断升高,淀粉微粒会发生糊化现象,部分溶解到汤中。喝这种溶解了淀粉的热汤,可以促进胃酸和消化酶的分泌,帮助消化食物。
汤圆的汤比较浓稠,喝后也有一定饱腹感。所以吃汤圆时,可以把煮汤圆的生姜陈皮水也喝掉,不仅能够驱寒辛散,还能减少主食摄入,促进消化,帮助人体吸收营养,不容易积食。
4. 喝点消食茶
吃完汤圆等难消化的食物,喝一些茶,清肠的同时也可以起到养胃的作用。
最简单的可以喝点熟普洱、老白茶,也可以往茶里加入一片陈皮闷泡,同样能起到很好的消食作用。
5. 散步“走百病”
“窄窄弓鞋步步娇,银花火树过元宵;出门不为寻亲友,一走能将百病消。”除了赏灯、吃汤圆之外,古代元宵这天还有“走百病”的习俗,是种消灾祈健康的活动。
元宵节吃完汤圆后,可以散散步,动则生阳,适当散步有利于气血流通、疏通筋脉、温通经络,也有助于消食化积。
新会陈皮人家编辑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部分内容来源:广州日报、云南中医
我是陈皮人家,相信老陈皮会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