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怎么玩?记者近日采访了解到,“运动+养生”成为假日经济新亮点。在成都“世运热”加持下,小众运动加速“出圈”,专业运动装备市场火热;同时,养生经济持续升温,中药奶茶等健康消费新业态不断涌现。文化旅游与体育赛事、健康养生融合,展现出健康生活理念与消费升级趋势的交融,也为这个假期增添了别样的活力与色彩。
小众运动加速“出圈”
专业运动装备热销
在兴隆湖畔,清晨的一场环湖跑拉开了假期的帷幕。成都建设世界赛事名城,大运会、汤尤杯、国际乒联混合团体世界杯等多场高水平赛事扎堆举行,源源不断的赛事流量转化为动力澎湃的消费增量。这个“五一”,在成都,中超足球联赛、国际篮联顶级三人篮球赛事、郫都区荧光夜跑等体育活动再次把“跟着赛事去旅行”具象化。
当下,正值距离2025成都世运会开幕不到百日之际,更多小众运动项目被推广到成都的街头巷尾,吸引市民游客参与。在城市音乐厅黑胶广场,假期举行的“全民世运集”主题活动设置五大世运会体验区与两大混团世界杯互动项目,市民游客通过射箭、飞盘、台球、壁球、力量举等世运项目挑战,感受竞技魅力。
随着“世运热”不断升温,更多小众运动正加速“出圈”,也带来运动场馆和设备销售的火热。迪卡侬成都天府店每逢周末及节假日,店外广场上的西南地区首个Playground运动能量场就人声鼎沸,各种新潮运动体验“点燃”消费者的热情。“轮滑、钓鱼、飞盘等小众运动装备受追捧外,近期运动防晒类产品也受欢迎,包括皮肤衣、眼镜、帽子以及适合长时间步行的运动凉鞋等,销量领先。”工作人员介绍。
从各类运动相关活动的蓬勃开展,到专业运动装备的热销,运动热情的迸发,点燃了消费热潮。
记者在京东MALL的智能手环、手表区看到,不少市民游客正咨询最新型号,便于运动时监测身体数据。“95后”市民杨女士说,“希望可以监测我自己的运动表现,还有进行日常的睡眠、精力、压力管理等,所以我就买了手环戴上。”西南大学体育学院院长黄晓灵认为,年轻群体的健康消费趋势是蓬勃向上的,预计在未来5年,智能化、个性化、便捷化的健康服务,将成为市场增长的核心引擎之一。
艾灸推拿、中药奶茶
假日养生潮来袭
“五一”假期,成都博物馆推出了“五一”限定“经穴漆人·情绪疗愈场”沉浸式文创快闪活动,吸引了大量年轻游客参与。在现场,体验完从选择症状到NPC问诊,再到开药方抓药材,最后煎药打包的完整“情绪疗愈”过程的游客张女士手提一大袋中药文创,表示要带回北京给朋友分享。
“年轻人往往“悦己”需求较强,越发注重养生,观念正从过去的‘治已病’到现在的‘治未病’转变。”一位健康管理从业者告诉记者,近来随着中医文化在社交平台上持续传播,艾灸、推拿等传统手法越来越被年轻群体所接受,假期的预约量也较多。
当前,年轻群体对健康消费的需求旺盛。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社会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璐称,“营养饮食、睡眠改善、运动康复、中医类国潮养生等产品服务备受年轻人追捧。”
养生经济成为新热点,面对庞大的大健康消费市场蓝海,中医药企业纷纷布局,推出国潮茶饮、中药咖啡等一系列广受消费者追捧的新产品。
“随着夏日气温升高、假期游客数量提升,我们迎来了消费的小高峰。”5月3日,在总府路,神农花草茶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一专营药食同源新茶饮的本土品牌已经营近一年时间,四神柠檬茶、熬夜水、古法酸梅汤等产品都受到消费者喜爱。北京同仁堂旗下知嘛健康成都首店的工作人员表示,“年轻消费者选购咖啡更多一些,我们推出了罗汉果美式、陈皮拿铁等,还可搭配罗汉果蓝莓欧包、黄芪胡萝卜吐司等烘焙产品。”
记者注意到,这些药食同源的新产品,既是为门店引流的法宝,也为传统中医馆问诊、艾灸、推拿等体验增添了新意,共同构建了健康消费的新业态。《2024中国消费健康行业发展报告》显示,中国生命健康产业正实现快速增长,预计到2030年有望达到16万亿元的规模。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记者/图片 吴茜 责任编辑 何齐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