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六早上去菜市场,攥着20块钱想买块五花肉做红烧肉。刚站到肉摊前,老板就笑着递过来一块:“姑娘要这块不?新鲜得很,今早刚杀的。”我瞅着那肉颜色偏深,有点犹豫,旁边一位拎着菜篮的阿姨凑过来:“这颜色太深了,别是不新鲜吧?我上次买块粉红的,炒着可香了。”
正纠结着呢,斜对面卖了三十年猪肉的王屠夫探过头来:“你们这选肉方法都不对!红的粉的不能一概而论,得看这几处地方。”我一听赶紧凑过去,王屠夫手里掂量着一块肉,指给我看,旁边几个买菜的也围了过来。
说实话我以前也总犯迷糊,有时候选块粉红的,看着挺嫩,结果炒的时候出一堆水,肉也柴得很;有时候选块深红的,又担心是放久了的。王屠夫拍着肉案说:“先看颜色,但不是看红粉那么简单。”他指着自己摊上的肉,“你看这新鲜的,是那种浅红或者鲜红色,透着点光泽。要是颜色深成暗红,或者发灰,那要么是放久了,要么是放血没放好,甚至可能是病猪。”
我赶紧掏出手机想记下来,王屠夫摆摆手:“别急,光看颜色不够,再摸!”他示意我伸手,“你试试这块,用手指按一下。”我按了按,凹陷的地方立马就弹了回来。“对喽,这就是好肉的弹性。”他又拿起旁边一块看着差不多的,我一按,那坑半天没复原,“这就不行,要么是放久了肌纤维散了,要么就是注了水——注了水的肉最没弹性,摸着手感也滑溜溜的,没有那种肉的黏性。”
旁边阿姨插话:“那我上次买的粉红肉,按着手感也软乎乎的,是不是注水了?”王屠夫笑了:“也不全是,有些猪品种不一样,颜色会偏浅,但弹性肯定得好。再教你们个招,拿张卫生纸贴在肥肉上,按几秒揭下来。”他随手扯了张纸演示,“你看这新鲜肉上的纸,就沾点油星子,能点着。要是注了水的,纸一揭下来湿淋淋的,根本点不着——这招百试百灵。”
我突然想起上次买的那块“注水肉”,当时没经验,回家切的时候就觉得湿哒哒的,炖了半小时还没入味,最后全做成了肉汤。王屠夫好像看出我的心思:“现在有些人坏得很,半夜往肉里注水,增重还压秤。但注了水的肉瞒不过这几招,你按的时候不仅没弹性,指间还会有水湿感,一点黏性都没有。”
他又指了指肉皮上的猪毛:“你们再留意下毛根,这也是个小细节。新鲜健康的猪,毛根是白净的;要是毛根发红,那可千万别买,十有八九是病猪。”我凑近看了看,还真有区别,之前从来没注意过这个地方,难怪有时候买的肉炖出来有股怪味。
那天最后我买了王屠夫推荐的一块五花肉,回家炖红烧肉的时候,果然没出多少水,肉香飘了一屋子。我妈尝了一口都问:“今天这肉在哪买的?比平时买的香多了。”
其实以前也听人说过不少选肉技巧,什么看纹理、闻气味,但总觉得太复杂记不住。还是王屠夫这几招实在,看颜色、摸弹性、贴纸巾,三步下来清清楚楚。对了,闻气味也得提一句,新鲜猪肉有股淡淡的肉香,要是闻着有酸味或者腥味,哪怕颜色看着再好看也不能要——上次我就差点踩坑,幸好当时多闻了一下。
昨天再去买菜,看见之前和我一起纠结的阿姨,她手里拎着块肉正跟王屠夫道谢:“按你说的方法选的,昨天炖的排骨,我家小孙子吃了两大块!”王屠夫笑得合不拢嘴:“可不是嘛,选肉就得凭这真本事,花里胡哨的没用。”
你们平时买猪肉有没有踩过坑啊?我以前还买过那种看着肥嘟嘟,结果全是水的,炖完缩水一半。要是觉得这几招有用,下次买菜可以试试,要是有别的好方法,也别忘了在评论区说说,咱们互相学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