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丝绸之路的重镇张掖,你会发现这里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面食王国”。在众多形色各异的面食中,“搓鱼子”无疑是最富有趣味和辨识度的一种。对于初次体验者来说,光是它的外形就足以引发强烈的好奇心。
搓鱼子,是一种用手工搓制成的面食。将和好的面团搓成细长条,再揪成小剂子,然后在手掌或案板上用手掌后部轻轻一搓,一个中间粗、两头尖,形似小鱼儿或小蝌蚪的面疙瘩便诞生了。这个过程看似简单,却需要熟练的技巧才能保证搓出的“小鱼儿”大小均匀,形态可爱。成品的搓鱼子玲珑剔透,光滑诱人。
这种独特的外形,并非只是为了好看,更关乎于口感。由于中间粗两头细,搓鱼子在煮制后,中间部分能保持柔韧扎实的嚼劲,而两头尖细的部分则更为软滑。一口吃下去,能在同一时间体验到软、滑、韧多种层次的口感,远比普通的面条来得丰富。
搓鱼子的吃法,主要是“拌”。煮熟捞出后,根据季节和个人喜好,搭配丰富的浇头。夏季多是凉拌,将搓鱼子过一遍凉水,使其口感更加清爽弹牙,然后配上黄瓜丝、胡萝卜丝、蒜泥、油泼辣子、醋和酱油等调料,搅拌均匀。每一只“小鱼儿”都挂满了酸辣开胃的料汁,在口中滑动,趣味盎然。
冬季则适合热吃,可以搭配炒好的菜肴,如西红柿鸡蛋、芹菜炒肉、或者是张掖本地特色的羊肉臊子。热乎乎的菜肴与刚出锅的搓鱼子拌匀,汤汁和菜香包裹着每一颗面鱼,吃起来温暖又饱足。无论是冷拌还是热拌,搓鱼子都以其独特的形态和口感,为食客带来了一次充满地方风情和手工温度的味觉体验。
下一篇:千亿陕酒路:凤香铸魂,创新破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