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的菜市场最是考验人,
刚瞅着秋梨水灵,转身又瞥见柿子通红,伸手想拎串山楂,猕猴桃又在筐里闪着毛茸茸的光。
可这天气说冷不冷,水果买多了放两天就“打蔫儿”,扔了心疼,吃着不新鲜,简直是过日子的小烦恼。
别急,今天给你透个压箱底的妙招:别光盯着冷藏层了,冰箱冷冻室才是11月水果的“续命丹”,这几种果子冻完比新鲜的还惊艳,随吃随取特省心。
首当其冲必须是冻梨,这玩意儿堪称东北冬日饮食的“活化石”,
搁以前辽代契丹人就爱这口冰凉甜润。
11月正是花盖梨、秋白梨扎堆上市的时候,挑那种表皮光滑、掂着沉甸甸的,回家不用洗直接装保鲜袋,塞进冷冻室待个三四天,等梨皮变成深褐色就成了。
吃之前得“缓”,要么搁冷藏室放一夜,要么泡凉水里半小时,表皮结层薄冰敲碎,咬个小口一吸,清甜的梨汁顺着喉咙往下滑,果肉绵乎乎的像天然冰沙。
上次把冻梨塞给邻居家小孩,差点把牙粘住,逗得全家直乐。
这梨冻上大半年都不坏,春节拿出来待客,南方朋友都得追着问链接。
要说11月冷冻水果里的“甜王”,还得是冻柿子。
但新手总怕涩,其实冷冻就是最省事的脱涩招,选那种硬实的柿子,洗干净擦干水,单个用厨房纸包好冻进冰箱,-18℃冻够24小时,单宁酸就被破坏得干干净净。
解冻后柿子软乎乎的,撕个小口就能挖着吃,甜度比新鲜的翻了倍,难怪北方人管它叫“冬日冰激凌”。
我试过把冻柿子果肉挖出来拌酸奶,撒点坚果碎,口感丝毫不输甜品店的 parfait。
不过得提醒一句,柿子冻之前别碰破皮,不然解冻后容易流汤,这点亲测有效。
猕猴桃这“维C大户”在11月正是巅峰期,可放软了一天就得吃,硬邦邦的又酸得皱眉。
其实冷冻处理刚好解决这难题。选那种捏着有点弹性的,不用削皮,直接装袋冻起来,
冻硬后拿出来两头一切,皮跟果肉自动分离,一撕就是完整的果肉块。
直接嚼是冰爽酸甜的口感,放进破壁机加牛奶打成奶昔,细腻得能当早餐。
上周我用冻猕猴桃做了蛋糕夹层,朋友吃了都问是不是加了进口果酱,听完真相直呼“学到了”。
关键是冻过的猕猴桃压根不会坏,囤上两斤,整个冬天都能尝到新鲜味儿。
还有辽阳山里红,也就是咱们说的山楂,11月的果子个大肉厚,红得透亮。
这玩意儿新鲜吃太酸,做果酱又费事儿,冷冻起来简直是“神操作”。
洗干净去籽切成片,铺在烤盘上先冻硬,再装进密封袋,这样每片都不粘连。
早上泡麦片抓一把,煮糖水丢几片,甚至磨成粉拌酸奶,酸香开胃。
我妈每年都冻上一大袋,过年做山楂糕不用等解冻,直接加水煮就行,比新鲜的还出味。
这果子耐储存,冷冻半年风味一点不减,性价比直接拉满。
其实冷冻水果有个通用小技巧,好多人直接装袋冻,结果结成一大坨,取的时候得用刀撬。
正确做法是“先单冻后收纳”:
处理好的水果平铺在托盘上,冻硬后再装密封袋,挤掉空气封紧,最好再写个日期。
不同水果冷冻时长也有讲究,梨和柿子要冻3-5天,猕猴桃1天就够,山楂切片后冻6小时就行。
而且冷冻能锁住糖分,低温让水果的甜度更突出,这也是为啥冻过的果子更好吃的秘密。
11月的水果本就是秋末的馈赠,与其看着它们在室温下变质,不如给冰箱冷冻室腾点地方。
冻梨的温润、冻柿子的绵甜、猕猴桃的清新、山楂的酸爽,每种都藏着冬日的小确幸。
这些果子在冷冻室里能安安稳稳待上三五个月,下次想吃甜品、想做饮品,随手就能取出,比买罐头、速冻果泥划算多了。
这会儿菜市场的冬果刚上市,价格还没涨起来,赶紧揣上布袋去扫货。
把这些酸甜滋味冻进冰箱,等天再冷点,窝在沙发上啃一口冻水果,那股冰爽甜润,可比喝奶茶过瘾多了。
信我,今年冬天的快乐,一半都藏在你家的冷冻室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