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孔小杉
想象一下:晚餐时间到了,你打开外卖APP。购物车里早早选好的一大份轻食沙拉,代表着你的健康目标,正在向你招手;而刚刚新加进去的那份金黄油亮的烤鸡翅,正散发着孜然粉和辣椒酱的香气,引诱着你下单。这一刻,你正在经历一场典型的目标冲突——健康目标和享乐目标的激烈交锋。
我们常常同时追求多个目标,但这些目标之间往往存在冲突,迫使我们从中做出取舍。来自杜克大学、斯坦福大学等高校的研究者发现(Etkin et al., 2015),心理上感知到的目标冲突,会让人产生一种错觉:我感觉时间紧迫。
(图源网络,侵删)
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目标冲突
当人们认为追求一个目标会妨碍其他目标时,就会体验到目标冲突(Etkin et al., 2015)。目标冲突的主观体验,远不止发生在食物选择上:
有限资源的冲突:晚上有限的两个小时,是用来为白天还未完成的工作收尾,还是陪孩子完成手工作业?新入账的绩效奖金,是用来升级成最新型号的笔记本电脑,还是为期待已久的旅行存下差旅费?
无关资源的冲突:计划旅行时是选择悠闲舒适,还是充满刺激挑战的路线?购买汽车时是选择动力更强,还是油耗更低的配置?
(图源网络,侵删)
在不可兼得的目标中体验到的冲突是一种个人的主观感受,即使客观事件相同,有些人也会更频繁、更深刻地感知到目标之间的冲突。
目标冲突扭曲了时间感知
“时间不够用”不仅是因为要做的事情太多导致客观时间不够,目标冲突本身就会让你“感觉”没时间。研究者们发现(Etkin et al., 2015; Etkin & Memmi, 2021),无论这些冲突涉及时间、金钱,还是其他任何领域(例如健康与美食),只要经历“我要选哪个”的冲突状态,大脑就会产生连锁反应:
//压力与焦虑上升
感知到目标冲突会显著提升人们的压力感和焦虑感。这并非仅仅发生在决策困难的情况中,做决定本身就需要消耗心理能量,并触发情绪反应。
//时间感知被扭曲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即使冲突本身与时间分配毫无关系,例如单纯考虑挑选哪种方案,由此引发的压力和焦虑,便会扭曲人们对时间的感知,让你感到“时间不够用”。
(图源Etkin et al., 2015)
//耐心蒸发
就餐等位还需30分钟?预售发货要等15天?这些通通变得难以忍受!目标冲突带来的压力和焦虑会让你对任何形式的等待都变得敏感。
//愿意为“省时”付费
快递加急费、线上打车优先配车费、广告跳过会员费……花钱买时间的选项在目标冲突后更加有吸引力。
//更倾向于选择工作而非休闲
当面临“完成工作任务”和“参加休闲活动”二选一时,正经历目标冲突的人比没有经历目标冲突的人更倾向于选择工作(Etkin & Memmi, 2021)。这一现象有其深层原因:
冲突增加了对“合理性”的考量:在冲突的目标之间做权衡时,人们会本能寻求更“站得住脚”的理由来支持自己的决定。
工作默认更具“合理性”:工作目标通常更清晰,结果更具体、可量化,并往往具有工具性价值,如完成任务、赚取收入、实现晋升,这些“生产性”的好处很容易被理解和证明其正当性。
休闲更难“辩解”:相比于工作,休闲的好处则主要体现在体验性上,如放松、快乐,这些体验无形、模糊、难以量化。此外,当工作要求和休闲需求同时出现时,休闲经常被视为享乐甚至放纵,容易引发内疚感,这使其在需要“理由”的情境中更难被选择。
(图源网络,侵删)
面对“目标冲突效应”,我们可以这样做
我们无法避免目标冲突,但可以减少它的负面影响。
//自我察觉,缓解压力
当你感到时间飞逝、焦躁不安时,不妨停下来问一句:“我是不是正在纠结什么选择?”认识到这种“时间紧迫感”可能只是大脑在冲突压力下的“误报警”,本身就是“心理刹车”。
//科学干预,恢复时间感
根据Etkin等人(2015)的研究,两种简单有效的小技巧能快速缓解时间紧迫感:
缓慢深呼吸:进行缓慢、深长的呼吸,同时默数数字,吸气持续5个数,呼气持续6个数,重复10次。这被证明能有效降低压力和焦虑,从而恢复对时间充裕度的主观感知(实验4);
用积极的方式解释压力和焦虑感:大声对自己说并尝试相信“我很兴奋!”,并重复三次。将目标冲突引发的焦虑感重新解释为兴奋状态,同样能显著减弱目标冲突对时间感知和付费省时意愿的影响(实验5)。
(图源网络,侵删)
//科学干预,恢复时间感
根据Etkin等人(2015)的研究,两种简单有效的小技巧能快速缓解时间紧迫感:
缓慢深呼吸:进行缓慢、深长的呼吸,同时默数数字,吸气持续5个数,呼气持续6个数,重复10次。这被证明能有效降低压力和焦虑,从而恢复对时间充裕度的主观感知(实验4);
用积极的方式解释压力和焦虑感:大声对自己说并尝试相信“我很兴奋!”,并重复三次。将目标冲突引发的焦虑感重新解释为兴奋状态,同样能显著减弱目标冲突对时间感知和付费省时意愿的影响(实验5)。
//主动管理,减少冲突源
主动减少目标冲突的发生频率和强度是根本。
提前设定目标优先级:明确目标的优先级,遇到新的临时需求,自动按优先级排序,减少权衡与纠结过程;
学会说“不”:拒绝非必要的要求或诱惑,主动减少潜在的冲突源。
//审视工作选择动机
警惕“默认工作”陷阱(Etkin & Memmi, 2021)。当你选择工作时,是确实因为这个任务更重要、更紧迫,还是为了避免选择休闲可能产生的“内疚感”?在需要放松的时刻,可以尝试这些办法:
回忆已完成的工作:回想自己最近完成的生产性任务,能够提供“我已经够努力了”的合理性证明,让你更心安理得地选择休闲(实验3b);
强调休闲的长期益处:将休闲活动(如散步)视为“能恢复精力、提升后续效率”的工具性活动,而不仅仅是单纯的享乐,也能增加选择休闲活动的合理性,从而减弱目标冲突导致的工作偏好,增加选择休闲活动的可能(实验4a)。
结语
当面对相互冲突的目标时,我们的大脑可能意外拉响“时间警报”,并驱动我们寻求“合理”的选项——通常是工作。
理解这种“目标冲突”效应,能够帮助我们看清内心焦虑和决策偏好的真正来源,更合理地分配宝贵的时间、注意力和心理资源,最终达到更加自洽、更加从容、更加平衡的生活状态。
(图源网络,侵删)
“
作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