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替”狙击年轻人,无酒精啤酒逆势增长9%背后的忧愁!
创始人
2025-11-17 18:03:11

受健康趋势等因素影响无酒精酒行业正蓬勃兴起,众多品牌纷纷加大对该品类的布局,展现出强劲增长态势,尽管前景广阔但也面临着挑战。

产品在风味呈现和成本控制上仍有提升空间,同时消费认知与传统饮用习惯也带来了挑战让其在市场渗透中面临不少考验,这些现实问题如何破解成为影响其未来发展的关键所在。

无酒精啤酒成新宠,众多品牌纷纷加码

近期,保乐力加英国公司推出Beefeater0.0%,据了解,该新品将于9月登陆英国,品牌宣传在不含酒精的同时保持其标志性的柠檬酸和杜松子风味,瞄准社交场合的无酒精饮品需求。啤酒无酒精趋势在全球范围表现强劲,有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无酒精酒类销售额不足100亿美元而到2023年已接近200亿美元,单年增长约20%。

国外无酒精啤酒已经发展多年,美国某无酒精啤酒品牌自2018年创立以来,专注于打造优质的无酒精精酿啤酒其发展势头迅猛,到2024年公司估值已接近8亿美元,并在美国超市渠道中成为畅销的无酒精啤酒品牌之一。某品牌公司财务官也指出,其无酒精饮料产品线包括在美国等多个市场增长正在加速,目前占其整体产品组合的比重已超过4%。

我国市场无酒精啤酒产量和规模也呈现出上涨趋势,据统计2023年我国无酒精啤酒产量约为71383.2千升较2022年增长9501.8千升,需求量约为71126.2千升,较2022年增长9278.5千升;零售规模约为13.24亿元,较2022年增长1.83亿元。

面对这股市场的热潮,华润雪花、青岛、燕京等国内啤酒行业的头部企业也纷纷加码凭借自身的品牌影响力和成熟的生产技术相继推出无醇啤酒,这也将推动我国无酒精啤酒市场进一步增长。例如,某企业推出无醇啤酒主打健康饮酒概念,其采用脱醇技术酒精含量低于0.5%;某企业推出的0.0%无醇白啤,采用真空蒸馏脱醇技术和酒感调控技术将酒体中酒精含量降低至<0.05%。

传统头部品牌与新兴品牌在无酒精啤酒领域的集体发力,既是对市场需求变化的敏锐响应,也预示着无酒精啤酒有望迎来快速发展期成为饮品市场中一股不可忽视的新势力。

大势所趋,新生代消费群体潜力大

从消费群体来看,如今年轻一代正逐渐成为啤酒消费的主力军,《2020年轻人群酒水消费洞察报告》指出,90后和95后已成为线上酒水消费的主力军其消费人数和人均消费额持续增长,其中95后增速较快。

女性在酒水消费中的地位日益重要,90后女性消费群体人数已超过男性,并且近年来90后和95后女性消费群体的增长速度远高于男性,这源于女性可支配收入的增加以及“悦己”意识的觉醒,促使她们将饮酒视为一种自我愉悦和释放天性的方式,从而推动了“她经济”在酒水领域的兴起。

伴随年轻消费主力尤其是女性消费群体的壮大,其饮酒观念也发生了显著变化正在重新定义酒水消费文化,与上一辈追求豪饮或单纯酒精刺激的习惯不同年轻一代倾向于微醺感,调查显示高达58.82%的年轻人以此作为解压方式,这种消费观念的转变让低酒精或无酒精的啤酒精准击中了年轻市场的需求。

国内无酒精啤酒的兴起同样受益于健康观念的普及,随着大众对健康的日益重视,酒精摄入对肝脏及整体健康的长期危害被广泛认知,在此背景下,既能提供传统啤酒口感体验又能有效降低酒精摄入的无酒精啤酒自然吸引了众多关注,正逐渐成为追求健康生活方式人群的新选择。

有关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无酒精啤酒市场规模仅为3.12亿元到2022年已增长至11.41亿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29.61%,并且自2024年来,国内整体啤酒消费不断下滑的态势下而无醇啤酒这个细分品类却逆势增长9%。未来相关品牌在产品定位和宣传上需要抓住年轻群体的痛点,助力无酒精啤酒成长为新增长点。

口味欠佳成阻碍,生产工艺需进步

无酒精啤酒作为饮品,口味和口感依旧是核心竞争力之一,《2020酒行业睿享生活消费趋势报告》显示,“口感好”在消费者购买酒类产品时关注比例高达50.5%,而这却是无酒精啤酒饱受诟病的一点且已成为影响其市场接受度的一个重要因素。

具体来看部分无酒精啤酒喝起来过于清淡缺乏啤酒应有的醇厚感;有的则带有明显的苦涩味与大众对啤酒的味觉预期不符,这些问题让部分消费群体觉得其风味与普通啤酒差距较大难以满足饮用时的口感需求。在社交媒体上部分网友吐槽“没有酒精但没有传闻中好喝像是坏了的味道”“有点干、苦”“感觉不怎么好喝,有的还挺难喝的”。

据查询造成这一短板主要原因是,其泡沫层较薄无法有效锁住易挥发风味物质,导致风味流失;去除酒精的过程也剥夺了啤酒花香气传递的媒介,通过限制发酵来制造的无酒精啤酒也会导致香气不佳。

除了风味本身的不足一些无酒精啤酒还面临口感稳定性的困扰,即使是同一款产品不同批次之间的口感可能出现差异。这背后的原因主要在生产环节,目前专注于生产无酒精的酿造商数量有限其生产频次要远低于传统啤酒所以很难专门针对其调整稳定程序;无酒精啤酒本身更容易受到微生物污染滋生腐败因子,如果采用不完全发酵工艺产品中甚至可能残留大量的可发酵糖,这些因素都会直接影响产品的口感。

这也就是说无酒精啤酒的口感问题与生产工艺密切相关,相关技术的优化和升级或许能为改善口感提供更多可能,但长期来看,无酒精啤酒的口感提升仍有较长的路要走。

每百毫升均价差近一倍,影响购买意愿

价格偏高也是无酒精啤酒市场面临的一个挑战,在电商平台普通啤酒的类别中,某品牌550毫升×18听售价82元,平均100毫升约0.8元;某品牌500毫升×21听售价100.41元,平均100毫升约0.9元;而无酒精啤酒中,某品牌330毫升×24罐售价89元,平均100毫升约1.1元,某品牌500毫升×18瓶售价125.9元,平均100毫升约1.4元。

其实,无酒精啤酒的高定价并非偶然,据了解,其核心的脱醇环节工艺复杂和成本高昂,需要精密的低温蒸馏和过滤设备与技术,而国内企业在这方面尚存不足使得生产成本居高不下。部分企业为维持合理利润不得不将部分成本转移至产品定价,但面对消费降级趋势价格敏感度上升的消费群体往往因此放弃购买从而影响了产品的市场表现。

由于无酒精啤酒在国内处于起步阶段,有限的消费群体使得经销商利润较低,直接影响了他们铺设线下渠道的动力,导致产品难以广泛触达消费市场渗透缓慢。雪上加霜的是线下分销所需的物流成本远高于线上模式进一步加大了企业运营成本压力,成本的上升同样体现在产品价格上,过高的价格又让部分消费群体望而却步造成恶性循环阻碍了品类的健康发展。

提升国内无酒精啤酒的认可度关键在于降低成本或提升价值,成本方面技术投入是价格高的主要原因,品牌需要研发高效工艺或者通过扩大产量或者统一设备标准来分摊成本;价值方面可以借鉴其他品牌的经验比如推出果味的无酒精啤酒等。

兼具无酒精和口味,技术难题愈发突显

无酒精酒的兴起让技术层面的挑战愈发凸显其核心难题在于脱醇过程中风味与口感的留存,酒精在啤酒中不仅是成分也影响着香气释放和酒体醇厚感等。传统蒸馏法如加热脱醇很容易导致酯类和酚类等风味物质挥发产生“蒸煮味”;膜分离技术如反渗透虽然能减少风味损失但需精确控制操作参数并且设备投资成本较高,因此,精准锁定关键风味物质并减少其在脱醇过程中的流失成为技术研发的核心方向。

现有脱醇技术多样如真空蒸馏和反渗透等但实际应用中仍有局限,部分技术可能过度处理导致风味失衡,有的则因成本或效率问题难以普及。即便采用先进工艺部分产品仍在口感协调性上存在不足与传统啤酒存在明显差距。同时,发酵过程的控制也面临双重挑战,比如低酒精度要求抑制酵母代谢,但需避免发酵不完全导致糖分残留问题;另一方面酒精浓度的显著降低削弱了其天然的抑菌作用,增加了微生物污染的风险。

各国对“无醇”和“低醇”啤酒的法定定义存在差异如中国要求ABV≤0.5%为无醇,而欧盟标准为≤1.2%算低醇,这进一步增加了技术研发的复杂性。企业需要针对不同目标市场的法规要求精确调整脱醇工艺参数以满足特定的酒精度门槛,无形中增加了产品开发和生产的难度。

尽管挑战重重,无酒精啤酒的技术难题也是行业发展的核心动力,随着脱醇与风味保留技术的持续迭代与优化或许能精准地平衡这两者之间的关系,行业在攻克这些难题的过程中正不断推动无酒精啤酒向更贴近传统啤酒感官体验的方向发展。

市场认知障碍,被认为“不是真正的啤酒”

无酒精啤酒的发展面临一个关键瓶颈就是市场认知度低,由于传统观念根深蒂固地将啤酒与酒精紧密联系在一起,其“似酒非酒”的特性让部分消费群体难以将其视为真正的啤酒,这种认知上的模糊性使得部分消费群体接受度不高从而制约了该市场的进一步增长。

饮酒行为在中国社交场合如聚会、宴请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酒精饮品常被视为表达尊重和活跃气氛的工具,但不含酒精的特性使无酒精啤酒在这些传统场合中显得“不合时宜”或“缺乏氛围”,难以融入主流的酒桌文化,尽管它在需要避免酒精的场景如驾车或工作中有适用性,但这些场景发生的频率相对较低,消费场景的局限性直接影响了其销量的提升。

市场中还有部分消费群体对无酒精啤酒的认知存在误解认为其“不是真正的啤酒”,这种认知偏差导致他们倾向于将其与常规软饮如果汁和茶饮等归为一类。而后者不仅种类丰富相对来说发展也较为成熟符合大多数中国消费群体的长期口味偏好,这种对比使得无酒精啤酒难以激发尝试欲望,久而久之形成刻板印象大大增加了市场推广的难度。

要突破当前的市场困境,品牌需要通过市场教育来扭转大众对无酒精啤酒的认知僵局,例如,可以在社交媒体上强调其健康属性打破“啤酒必有酒精”的固有印象;举办试饮活动,让大众亲身验证其风味;以及与餐饮、酒吧联手,将产品融入更多元的消费环境提升吸引力,从而激发大众的好奇心与尝试动力引导新的消费趋势。

主打健康,优势并未充分凸显

据中国酒业协会2022年发布的《中国适量饮酒快乐生活蓝皮书》显示,我国饮酒消费群体已超过4.5亿,饮用洋酒、啤酒、白酒人数占比为45%、40%、33%,其中有1.23亿过量饮酒人群。研究表明,过量饮酒会对人体消化系统、心脑血管系统、神经系统和骨骼肌肉等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甚至增加癌症发病率。

由于过量饮酒的危害被广泛认知,无酒精酒在市场推广中常以“健康”为核心卖点,强调其不含酒精的特性以吸引关注健康的消费群体。但部分产品在低糖、低脂等具体健康指标上表现平平,这种健康属性的不突出让部分消费群体在选择时产生犹豫难以完全认同其健康定位,甚至质疑其健康价值。

与此同时,与市场上已有的普通饮品相比无酒精酒的健康优势并不明显,许多普通饮品品类如茶饮、苏打水等在低糖、低脂方面较为成熟。相比之下部分无酒精酒在这些关键健康指标上并未与它们拉开显著差距,大众在购买时往往感觉选择无酒精酒带来的额外健康收益与选择其他健康普通饮品差别不大。

无酒精酒对健康属性的挖掘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当前市场上的相关产品表现参差不齐,有的能兼顾无酒精与低糖、低脂,有的则仅满足“无酒精”这一单一条件。随着大众健康意识的不断深化和对饮品健康属性要求的持续提高,对于无酒精酒行业而言如何更全面、更突出地展现产品的综合健康属性将成为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无酒精酒赛道的热度正持续攀升,新入局者不断涌现其背后是新生代消费群体对多元饮品的需求。但口味差异、价格偏高和技术瓶颈等问题,仍是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唯有持续打磨产品和突破技术难关才可能让这一细分市场真正实现长远增长。

行业思考:无酒精酒的兴起为酒类市场开辟了新路径,但行业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传统消费观念中对“酒”的认知以及产品在口感稳定性和健康属性上的不足都限制了其渗透,企业需在技术研发上发力降低生产成本,同时引导消费场景拓展,让无酒精酒更好地融入日常生活,才能推动行业突破局限稳步前行。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探寻370幅高清地图背后的时空... 从古老的丝绸之路到新兴的大洋洲殖民地,泰晤士世界历史地图集中的370幅高清地图不仅是珍贵的历史记录,...
水杨酸精华:痘痘肌的救星与肌肤... 你是否还在为痘痘、痘印和黑头困扰?水杨酸祛痘精华液,特别是次抛型产品,正成为许多护肤达人的秘密武器。...
瀚博格精密筒夹:解锁工业切削新... 为何超精密橡胶筒夹正改变金属加工产业?通过瀚博格结构,我们找到了高效换模、稳定夹持的新答案。这背后隐...
守护雷克萨斯IS300 IS2... 雷克萨斯IS300和IS250的前杠并非简单的装饰配件,而是关乎行车安全的重要守护者。本文深入解析这...
神秘紫黑色的阳台新宠:黑巴克浓... 在缤纷多彩的月季家族中,有一款神秘而又迷人的品种——黑巴克玫瑰。这款玫瑰以其独特的紫黑色花瓣和浓郁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