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好月圓,適合擁抱I擁抱能降低患病風險
admin
2021-09-21 20:05:17
0

原標題:花好月圓,適合擁抱I擁抱能降低患病風險

作者| 四口姐姐

快樂和人際互動

脫口秀大會已經播到第四期了,有人說這一季不如前幾季好笑了,也有人覺得脫口秀行業正在蓬勃發展,因為人們對於"喜劇"和"快樂"的需求越來越多了< span>。

確實如此,新冠疫情打亂了我們原本的生活節奏,"內卷"不停地消耗我們的精力和快樂,從前的一些休閒娛樂活動似乎成了一種奢侈。

週末和家人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晚間叫上幾個朋友一起在家裡聚會或者去酒吧喝酒聊天;跑去各種大大小小的音樂節和演唱會沉浸在音樂裏;或者只是在各種節日氣氛裝點下的夜晚和愛的人走在街上毫無顧忌的牽手、擁抱、接吻……

這些物理上的接觸離我們似乎越來越遙遠,取而代之的是人們越發地依賴電子空間中的生活——在新冠疫情的背景下更是如此。

從起床到睡覺,只要擁有手機和網絡,一切似乎都還是有條理按部就班的進行著,只有大學裏的心理諮詢預約錶知道、醫院心理科門診前排的長隊知道、又或者黑夜裏輾轉反側歎息的自己知道,好像有一些地方出了問題。

我很喜歡脫口秀大會第三期的主題,叫做"沒關係,我也有病"。喜劇工作者們用一個又一個精彩的段子去講述他們的一些經歷:龐博和徐志勝分享色弱色盲的體驗、Rock直面抑鬱的問題、鳥鳥用令人拍手叫絕的"樓蘭美女和乾屍二號"精准地聊外貌焦慮、小佳從殘疾人的視角提供的一種精彩絕倫的喜劇盛宴……

喜劇,是一門在互動中產生能量場的藝術,是共鳴的藝術。當脫口秀演員在臺上拋出一個又一個笑點,台下的觀眾回饋以笑聲和掌聲的時候,我看到了群際間的社會支持。脫口秀演員們和觀眾之間建立起了一個特殊的"場",人們在這個"場"裏調侃、放鬆、大笑,將生活中的不愉快丟入場中化解。這裡我們提到了"社會支持"的概念。

擁抱與社會支持

說到社會支持,就引入了本篇的主題。今天我們好好地聊一下社會支持,尤其是社會支持中非常視覺化的表現形式——擁抱

如果你碰巧身邊有學心理的朋友,又或者你經常看京師心理大學堂的文章、有著良好的心理學素養,那你一定對"社會支持"(social support)這個詞並不陌生。

然而真的需要解釋的時候,又會發現這個詞如此的抽象以至於很難跟周圍的人講清楚(一個不恰當的例子:譬如當我跟我外婆講的時候,社會支持就是她能召集多少可愛的奶奶們願意和她一起跳廣場舞)。

在學界,社會支持的定義是指:人們在人際交往中獲得的,包括心理和物理上,用以幫助自己解决和處理壓力事件的一種資源。通俗地講,就是當個體遇到壓力事件需要幫助時所能尋求的人際圈。而感知社會支持則對應著個體主觀上對自己能够獲得的社會支持程度的一個評估。

比如,我在和留學生朋友們聊天的時候,發現大家都會經歷一個比較"孤獨"的時期。在這個時期內,同學們身心都會出現一些壓力症狀,非常想要尋求和外界的接觸。在新環境,或者長期處於壓力環境下,人們會更想要尋求社會支持。

社會支持能够避免個體產生因壓力事件而導致的心理問題,如焦慮、抑鬱等,也能降低因壓力事件引起的患病風險。任何形式的社會支持都可以成為一種"關懷"、"愛護"的表達,以幫助個體應對壓力事件。比如非目的性的牽手、擁抱或者肢體接觸……

講到這裡,讀者們可能覺得不可思議,究竟這些日常行為是怎樣起到作用的呢?在2014年發表的一篇研究中[1],研究者們想要同時探究感知社會支持和真實的擁抱是否都可以緩解由於人際壓力問題而導致的易生病情况

擁抱與生病

研究從2000年進行到2011年,一共招募了406名參與者。

由於此項研究需要參與者暴露在病毒條件下,在正式實驗開始前,研究者們首先檢查參與者的血清抗體情况,以評估參與者的患病風險,並判斷是否能够在確保參與者身體健康的情况下進行實驗。

經過篩選後的參與者們首先填寫"感知社會支持"問卷,隨後接受連續14天的晚間採訪。研究者詢問他們當日的人際互動情况(是否有人際緊張或產生人際衝突),以及當天獲得的擁抱情况。

在完成以上項目的一到三周內,參與者被邀請在某一飯店特定一層的房間中進行單人隔離

在隔離第一天,參與者首先完成有關其人格特質的量測問卷,並接受基本的耳鼻喉檢查。研究者們給參與者一個鼻腔洗劑培養皿以便觀察現存病毒感染情况。同時,鼻腔分泌物和分泌次數的基線值也被量測。

在收集以上數據後,參與者被暴露在鼻病毒(會導致普通感冒)或者流感病毒(會導致更嚴重的流行性感冒)條件下

在5天或者6天(根據病毒種類的不同)的隔離期間,研究者每日都評估參與者的鼻分泌物、分泌次數(鼻清頻率),以及收集參與者的鼻腔洗劑培養皿。在病毒暴露28天后,研究者再次通過參與者的血液樣本評估參與者體內的抗體產生情况。

雖然實驗很複雜,參與者因為接觸病毒後產生身體症狀很辛苦,但研究者們有所收穫,結果符合預期:

感知社會支持可以調節人際關係緊張和患病風險(用病毒暴露前後抗體數量對比來衡量)間的關係。

也就是說,對於感知社會支持水准較低的參與者,人際關係緊張會顯著地新增患病風險,然而對於感知社會支持水准較高的參與者,在人際關係緊張和患病風險之間沒有關聯

並且,擁抱的頻率在人際緊張和患病風險之間起調節作用,具體表現為,對於擁抱較少的個體,人際緊張和患病風險之間的關聯更密切。並且即使將感知社會支持的作用納入考慮後,擁抱的調節作用依然沒有改變。

這也說明了除了主觀感知到的社會支持以外,擁抱真的有助於緩解由於人際壓力所導致的患病風險。(或許抵抗普通感冒的新思路是……)

研究者也對於參與者的臨床訊號進行了分析:感知社會支持更高的參與者普遍有著更快的鼻清頻率,儘管和鼻分泌物沒有相關;然而人際緊張程度和鼻分泌物有著微弱的相關關係,經歷的人際緊張越多,參與者相應的鼻分泌物量會有新增。

和感知社會支持的結果類似,擁抱次數更多的參與者普遍擁有更快的鼻清頻率,也就是對應著更快更高效的免疫反應

以上的實驗結果證明了,擁抱真的可以作為一種十分有效的社會支持增强人們對病毒的抵抗能力。儘管在疫情時代,擁抱比平時更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更遙遠。

盡可能地去擁抱吧

這篇研究在2014年發表,非常巧的是,2014年的火人節正好有一個壯觀的雕塑藝術:Embrace

與其說"火人節"(Burning Man)是一個節日,不如說是一個臨時都市[2]。這是一場在內華達州黑岩沙漠舉行的大型聚會,藝術家和表達者通過一些藝術裝置和設計進行錶達,隨後這些藝術品都將被燃燒。

這個臨時的、烏托邦一樣的"都市"被建成,又在火焰中重新歸於平地以完成一場震撼的行為藝術。許多的參與者將此認為是關於社區意識、藝術的一種激進的自我表達和完全自主的實驗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