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波動大、愛生氣,會新增猝死風險嗎?
admin
2021-12-19 12:13:24
0

原標題:情緒波動大、愛生氣,會新增猝死風險嗎? <!---->

回顧近幾年的新聞,"猝死"在年輕人群體中,已經成為並不鮮見的話題。 多起年輕人猝死的新聞引發了社會各界的關注和重視。

據國家心血管中心統計,我國每年心源性猝死者達55萬,而在心源性猝死的人群中,43%是18歲-39歲的中青年人,超過90%來不到醫院,就會死亡。

高强度高壓力高緊張、持續過勞的工作狀態,是年輕人猝死的重要誘因之一。

今天,我們聊聊,"猝死"與心理狀態是否存在某些關聯。

01心理狀態會影響猝死概率嗎?

在拼多多員工猝死的熱搜中,有這樣一條帖子:

"想起沒離職前的自己,情緒失調,腸胃劇痛,感覺無法呼吸"

當代打工人,"自詡"社畜,透支著身體的健康,在高强度的工作壓力下,一些人逐漸出現了大大小小的問題。

有研究者對792例心源性猝死的誘因進行分析後發現,精神刺激和過度勞累的死因占比超過50%。

這也就是說,除了過度勞累、經常熬夜等生理因素,精神及情緒上的刺激,比如長期的高負荷工作,精神緊張,超負荷運轉,過度的興奮和悲傷等都可能成為心源性猝死的誘因。

精神上的崩壞,情緒上的無處發洩,一旦心理壓力達到極限,反應在身體上,呈現的就是一種崩潰式的表現,就像一根彈簧,拉到極限直接斷掉。 當心理疾病誘發生理疾病,則有可能會間接導致猝死發生。

02如何預防心源性猝死?

心源性猝死是指,由於心臟原因如心力衰竭或心律失常等引起的,在短時間內發生的自然死亡的一種病症。

通常,在心源性猝死發生時,4分鐘便可造成腦死亡,而最佳的搶救時間,卻僅有4-6分鐘,如果超過8分鐘,救護的成功率則只有5%。

關於預防心源性猝死,我們為大家提供了以下幾點建議:

避免熬夜調整作息

熬夜可能會讓人易怒、注意力不集中,並吃下更多的高熱量食物。

有心理學家認為,睡眠具有恢復功能,使工作了一天的大腦和身體得到休息、休整和恢復。

而長期的睡眠不足,就容易導致身體機能得不到恢復,引發抑鬱、焦慮、精神緊張等情緒問題。

流行病學研究也證實失眠障礙患者中,抑鬱症的患病率比非失眠障礙患者高出3-4倍。

關注壓力極限,自我覺察

壓力可以給人們帶來動力,逆流而上。 但同時,過大的壓力也讓人們開始焦慮、抑鬱、最後在壓力無法調節的情况下,身心崩潰。 其實在身心累倒之前,我們有很多次機會可以自己做選擇。 有意識去冥思自我狀態,關注身體的壓力極限。

保護好自己的心理健康,便可以時刻覺察到身體告訴你的資訊。

身體狀況有异常時,及時就醫

一般來說,心源性猝死在發病前數日至數月都會出現一些前驅症狀。 例如:

胸悶,心絞痛; 出現不明原因的胸悶,心絞痛,說明你有心肌梗死的隱患。

心肌梗死常見誘發因素是情緒激動和勞累過度。

情緒波動大、容易激動; 當情緒過於激動時,就容易導致腦充血,並且還可能誘發心梗。

此外,當出現呼吸急促、胸悶、胸痛、心悸、全身倦怠等症狀時,也需要引起關注。

如果你最近壓力非常大,精神狀態也不太好,當出現上述症狀時,請一定要及時去醫院檢查。

太原安定心理援助24小時免費諮詢熱線:0351-7565333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