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pan>Man is born broken,he lives by mending. span>
我們生而破碎,用活著來修修補補。 span>
< span>——尤金. 奧尼爾
小時候以為,那些必須去醫院看的、帶來生理上疼痛的才是病。 span>
看了醫生,開了藥或者做了手術,病就好了。 span>
直到長大後才發現——
< strong>比身體上的病痛更甚的是,無處不在的焦慮。 strong>
因為成年人的世界少不了比較。 span>
剛入職的那段時間裏,每當聽到親朋好友提起,誰誰誰年紀輕輕就飛速晋昇,或者誰誰現在在名企工作已經買車買房,我總覺得他們在若有若無地擠兌拿著平平薪水的我。 span>
興許,他們真的只是隨口聊聊,但我卻忍不住去想,自己在這些「別人家的孩子們」當中怎麼這麼地一無是處。 span>
那段時間裏,「< strong>我真的不行」 變成了口頭禪。 span>
別人讓我做點什麼,我都下意識地拒絕。 span>
因為我感受不到什麼事是值得去做的,也不知道要怎麼找到對待工作的熱情。 span>
就連手機相册裏的表情包也是各種喊著「 我是廢物」 的流淚猫貓頭。 span>
父母的關心,在那時候的我看來,也是尖銳的刺。 span>
他們剛開口說點什麼,我就已經開始煩躁了,甚至朝他們吼叫,等到冷靜下來,又是滿滿的愧疚。 span>
偶爾去參加一次朋友聚會,我卻一副無精打采的樣子。 span>
朋友在問我是不是遇到了什麼事,而我很茫然地對TA說,我也不知道是哪裡出了問題。 span>
一開始,我擔心自己是不是得了精神類的疾病。 span>
為此,我還諮詢了心理醫生:
「醫生,我總愛胡思亂想。」 span>
「試著放鬆自己,轉移注意力,調整心態。」 span>
「可是我做不到,我沒法控制自己不去想那些事。」 span>
「這樣吧,你按照這個方子上的藥先吃著,儘量控制一下情緒,我們再看看。」 span>
「 試試」、 「< strong>儘量」、 「 再看看」, 這些詞彙讓我意識到:
焦慮並不是一個吃藥就能解决的問題。 span>
那一刻我在想:
自己是不是被判了「死刑」? span>
我是不是可能永遠是個病人了? span>
要是真的「作為一個病人活一輩子」,那麼這件事我一定是無法接受的。 span>
同時我也意識到,< strong>與焦慮的對壘可能是一場只能靠自己的持久戰,因為沒有人會比你更瞭解你自己< strong>。 strong>
被焦慮糾纏到快要精神崩潰的我,現在要如何拯救自己? span>
< img data-src="http://www.sohu.com/a/ltlBByDSz8LS2xDpve58U8mJ5ULT+qz1crB9Zo+mUNMFlE8idfEwDOlpKMtHnjXQeNfkvanpAZDuM/GutGqQI8F902tH86fNXinMPn5UfTo="/>
YouTube |"Uncontrollable"
01。 span> span>
"如你所見,萬物皆可焦慮"
「治癒焦慮」似乎是個偽命題。 span>
世界上有各種各樣的百科全書,但大概沒有人敢說自己已然閱遍世間各種焦慮的症狀,明晰它們的病原病理。 span>
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打開朋友圈或者微博,一條條小小的抱怨可能都是焦慮的來源,比如:
上學的時候是這樣的:
學霸的腦子vs.我的腦子. jpg
今天老師又念了班代的作文,哎。 span>
老師真的很愛叫他/她回答問題,是不是老師不喜歡我啊? span>
上班的時候是這樣的:
完蛋,今天剛入職就社死了,以後怎麼辦啊。 span>
今天公司又新來了幾個應屆生,感覺自己又老了。 span>
今天開會我是不是說錯什麼話了? 領導會不會誤解我的意思了? span>
飆網或者參加聚會的是時候是這樣的:
為什麼我的好友們人均富婆+名牌大學,只有我什麼都不行? span>
他們一會又要談起戀愛話題了,可是我還戀愛經驗為零怎麼辦? span>
< span style="font-size: 16px;"> 大家的生活都步入正軌了,我怎麼還沒有方向,是不是他們在 哪裡偷偷補課了? span>
談戀愛的時候是這樣的:
爸媽把我生成這樣我能怎麼辦? 為什麼他們這麼好看? 我要不要整個容啊。 span>
都是我不够好,他才和我分手。 span>
自己一個人的時候是這樣的:
今天晚飯吃什麼? 那些昨天都吃過了。 span>
我想一個人,但又不想太孤單。 span>
吾日三省吾身:花唄還了嗎? 還了嗎? 還了嗎? span>
如你所見,萬物皆可讓你焦慮。 span>
甚至有的時候,焦慮就像數學問題裏的排列組合,在其他條件不變的前提下,一個要素的變化,就會牽一髮而動全身。 span>
比如,你本來只是因為同學結婚不知道穿什麼好而焦慮,在瞄見朋友圈裏另一個家境比你好的老同學曬出自己為參加婚禮準備的名牌服裝,你就又要開始焦慮,是不是要不僅要穿得好看,還得穿得配得上你們這個社交圈。 span>
看,你的焦慮做了加法。 span>
性別,年齡,身高,外貌,種族,環境,天氣,甚至微小的時間節點,都影響著焦慮作用在我們身上的最終形態。 它是「< strong>發生在我們個體內部的一種內化問題(internalizing problems)< strong>」,當我們的意識接觸到環境的刺激就會做出不可預測的迴響。 span>
< strong>焦慮讓我慢慢意識到,不是所有病症都可以被治癒。 strong>
有些被福斯定義的「不正常」和「另類」可能逐漸變成自己的内容,與我們共生。 span>
YouTube |"Uncontrollable"
< strong>02。 strong>< strong>
"我的畫就是我的一切"
焦慮難解的原因之一是,它涉及了我們內心最隱秘的角落,讓我們不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