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心理諮詢過程中,我們會遇到不同的來訪者,每一位來訪者的人生故事都是那樣的跌宕起伏,每一位來訪者在過去所受到的創傷一直保持到現在。 所以他們有勇氣走進了諮詢室。 p>
當我們想要去吃一頓大餐,我們會選擇去飯店; 當我們想要買一件衣服了,我們會選擇去商場; 當我們的身體有疾病了,我們會去醫院做檢查; 當我們的心理出現困惑了,我們會選擇去找心理諮詢師嗎? p>
其實現時的心理問題有很多很多,但是大多數人會選擇一個人自己扛下了所有。 就讓心理問題在自己的內心深處繼續發酵,直到發酵出一種黴味,讓自己無法忍受了,才開始選擇去看心理諮詢師。 p>
所以現時的心理諮詢市場,就會逐漸發現一個現象:大家開始對心理諮詢不排斥,開始意識到了心理學的重要性,也開始逐漸去瞭解心理諮詢這個行業,但是願意付費諮詢的主動意願還不是很强烈。 只有等到沒辦法了,才會去進行諮詢。 p>
當一個問題持續發酵,發酵到很嚴重的時候,其實治療起來就比較困難了,相當於有很多的併發症一起來了。 這時候就在開始考驗自己:我是稍許有一點問題就去解决,還是像洗衣服一樣,堆積到很多的時候,一併去洗掉。 p>
選擇權在自己的手上,自己想要怎麼去選擇都是可以的,但是很多的來訪者都會有一個心理關要過,就是自己在內心深處是接受心理諮詢的,而不是排斥心理諮詢的。 p>
很多的來訪者是第一次選擇做心理諮詢,所以第一次做諮詢的時候,需要進行一個心理教育。 就是要告訴來訪者什麼是心理諮詢? 為什麼要進行心理諮詢? 在心理諮詢過程中來訪者的權利和義務是什麼? 諮詢目標如何進行商定? 對來訪者所說的內容完全保密等等。 p>
一番心理教育之後,才是真正的諮詢開始。 就像我們第一次接觸一個產品,首先得要看看說明書,根據說明書的步驟進行操作。 但是第二次、第三次就不需要說明書了,就直接進行心理諮詢的流程了。 p>
生活是需要製造驚喜的,每一次的驚喜對於自己來說,都是一次挑戰,更是一種自我的選擇。 我們當下的選擇將會直接决定接下來的結果。 有什麼因,就會出現什麼果,很多東西遵循因果迴圈。 p>
就像來訪者遇到心理問題了,首先想到的不是硬撐,而是積極尋求專業的心理諮詢師幫助,那麼這就是一種差別。 選擇硬撐,這個過程受傷害的還是自己; 選擇專業心理諮詢師的幫助,痛苦已經减半了,至少已經有一個人開始分擔自己的痛苦了。 p>
如果你沒有經歷過心理諮詢,當下一次遇到心理問題了,可以嘗試去體驗一次心理諮詢,這也是一種服務,一種內心深處的服務,這種服務對於自己來說,雖然看不見摸不著,但是諮詢後的那種感受,自己是清楚的,自己是有體會的。 p>
人生需要多體驗,多經歷,多感受,這樣我們的生命厚度才會越來越厚。 經歷是一筆寶貴的財富,尤其很多第一次的經歷,更是如此。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