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大地,自古以來就地大物博,無論是自然資源還是動植物資源都非常豐富,在我國的所有野生動物裡面,我獨愛猫科,而在猫科裡面,我偏愛大型貓科動物。
與其他動物相比,猫科在顏值上有著天然優勢,絕大多數的貓科動物都有著非常華麗的皮毛,比如豹子的斑點,老虎的條紋,猞猁的霸氣,虎猫的可愛。而大型貓科動物,不僅兼具顏值與可愛,更是霸氣外露,如虎嘯一聲可震動山林,在全世界範圍內吸引了大批人的喜愛。
豹子
古時候我國的山林中有許多猛獸,其中最常見的便是老虎,關於老虎的起源國際上有多個版本,其中支持人數最多的便是起源於我國河南一說。大約在300萬年前,當時我國境內生活著一種叫中華古猫的史前食肉動物,經過漫長的演化,最終形成了老虎。
由於地球上經歷了5次物種大滅絕,已經沒有了超大型的食肉動物,現代虎出現之後便呈現出快速的發展趨勢,很快便擴散至亞洲大多數地區,而作為老虎發源地的我國,自然是老虎品種、數量最多的地方。只是很可惜的是,後來老虎被人們當成害獸而遭到大規模捕殺,到如今我國野生虎數量極其稀少,其他大型貓科動物的遭遇也差不多。
虎
我國哪些動物可以被稱為"大猫"
"大猫"是大型貓科動物的簡稱,全世界40種貓科動物裡面,能够被稱之為"大猫"的一共有種,
它們分別是猫科豹屬的虎、獅、豹、雪豹、美洲豹,以及猫亞科的美洲獅、獵豹
,當然有些人將雲豹,乃至是亞洲金猫、猞猁也歸類為大猫的範疇裡面,但實際上後三種的體型太小,最大個體才勉强與獵豹、美洲獅等較小個體差不多大,所以嚴格來說是稱不上大猫的。
7種"大猫"
全世界40種貓科動物裡面,生活在我國本土的一共有12種,
分別是老虎、豹子、雪豹、雲豹、歐亞猞猁、亞洲金猫、兔猻、豹猫、雲猫、叢林猫、荒漠猫及野貓
(非家貓野化),它們生活在我國各個地區裡面,但總的來說,多數集中在西南一帶,比如最出名的甘孜新龍縣,就生活著7種貓科動物,所以新龍縣也被稱為"七猫之地"。
在我國的12種野生貓科動物裡面,能被稱為"大猫"的,自然就只有
老虎、豹子及雪豹
了。
我國12種貓科動物
我國是全世界老虎亞種數量最多的國家,古時候有5種,分別是
華南虎、東北虎、孟加拉虎、印支虎及新疆虎
(裡海虎),即便是當代依然有4種(新疆虎滅絕了),可惜的是如今我國野生虎數量極低,最多的東北虎也僅有30只左右,華南虎更是野外滅絕了。
世界豹子共有9個亞種,我國則有4種,分別是:
華南豹、華北豹、遠東豹、印支豹
,曾廣泛分佈於我國各省份裡面,但是如今主要在華北地區、西南一帶有少量分佈。現時來說,我國是雪豹主要的分佈區域,主要在含川西在內的青藏高原及周邊輻射地區的高海拔山區裡面。
我國三種"大猫"
我國"大猫"的歷史變遷
關於虎
歷史上我國絕大多數地區都有老虎分佈,而且數量較多,根據各地的縣誌記載,尤其是湖南、貴州一帶,多次遭遇"虎患",給當地人們造成了較大的損失。
我國歷史上一共有5個亞種的老虎,其中數量最多、分佈範圍最廣的則是華南虎,雖然從名字上看,它似乎是生活在華南一帶,但實際上華南虎的分佈範圍幾乎涵蓋了大半個中國,不僅華南地區,華北、華中、華東、西南,乃至是豫南、晋南等地區,都有著大量的華南虎。
華南虎
20世紀以前,我國老虎的分布情况主要為華南虎雄踞大半個中國;
東北虎則生活在我國東北部;
新疆虎的分佈地點為塔里木盆地及准格爾盆地周邊,即天山南北地區,由於這裡的自然環境較為惡劣,所以新疆虎的棲息地較為分散;
孟加拉虎及印支虎都僅在西南邊境地帶生活,其中印支虎的棲息地最小,僅在雲南邊境處。
由於
老虎是森林動物,無法在草原或者開闊地帶生活
,所以當時來說,我國的一些高原、平原及沙漠地帶,是不存在老虎的。
東北虎
虎的消失幾乎集中在20世紀,由於當時人類世界發展很快,對自然資源的汲取量大大提升,人口呈現爆發式增長,野生動物的生存空間被進一步壓縮,許多動物種群呈現了下降的趨勢,甚至不少物種遭到了滅絕。
久而久之,就產生了一個衝突,那就是人類與猛獸之間的衝突,
以老虎為首的大型食肉動物因缺乏野生獵物和棲息地,加大了捕食牲畜及傷害人類的比重
,於是老虎在當時就被當成了害獸而遭到大規模捕殺。
孟加拉虎
其中最主要的目標便是分佈範圍最廣、數量最多的華南虎,
20世紀五六十年代,是"人虎衝突"最劇烈的時代
,由於老虎頻繁傷人、捕食家畜,於是各地紛紛成立打虎捕虎隊,矛頭直指野生老虎。
在人類的捕殺下,老虎數量銳減,到了70年代時,我國多地已經看不見老虎了,80年代數量進一步銳減,
到了90年代,華南虎已經野外消失了,剩下的全部在人工飼養環境中
。
"人虎衝突"最主要的目標就是華南虎,當然東北虎、印支虎、孟加拉虎也同樣受到了不小的影響,其中我國的東北虎在19世紀末的時候還有2000多只,但進入20世紀下半葉的時候,受人類捕殺影響,東北虎數量急劇下滑,
到如今我國僅剩30只左右的野生東北虎
。
孟加拉虎、印支虎主要的棲息地不在我國,且在我國的分佈也多在邊境來回遊蕩,所以數量一直不多,在個位數上下徘徊。
印支虎
這裡面需要提一下新疆虎,這是我國最早消失,也是唯一一種已經滅絕了的現代虎,雖然也受人類捕殺,但總的來說導致新疆虎滅絕最主要的原因還是環境驟變。前面說過,新疆虎在天山南北的分佈呈零散狀,多分佈在水源附近,所以弄清了新疆的水系分佈,便弄清了新疆虎的分佈。
由於各棲息地之間缺乏生態廊道,種群之間很難交流,孤立化嚴重,所以它們所能應對環境變化的能力就非常薄弱,後期環境發生了變化,如1921年塔里木河的一條支流逐漸壯大成為主流,導致了塔里木河向北改道,而原該河段的下游就變得水源枯竭,植被死亡,那麼老虎等其他動物自然不能倖免。
新疆虎真正大規模消失的時間段是1899-1961年間
,這與許多考察資料記載相吻合。
新疆虎歷史分佈圖
關於豹
由於豹子的適應性較强,既能在稀樹平原上生活,又能在高山密林中生活,所以豹子在我國的分佈範圍比老虎還要廣,從西南腹地到林海雪原,都可以看到它們的身影。
豹子作為我國一種僅次於虎的大型捕食者,其實它的命運與虎緊緊聯系在了一起
,當初"除虎害"的時候,豹子也是主要的針對對象。
20世紀50年代以前,雖然人們一直有捕殺豹子的習慣,但受限於工具原始,人口數量較少,所以一直未對豹子種群產生太大的影響;
而在50-60年代裡面,由於人類的影響,豹子數量銳減,導致了在往後的30多年時間裡面,我國大量豹子消失了。
豹子
1995-2000年期間,人們曾做過一項關於全國哺乳動物的評估,其中報告裡面顯示,我國絕大多數的地區已經不適合豹子等大型食肉動物的生存了,主要原因就是缺乏大片的植被地帶,且現時林中的野生有蹄類動物物種單一,數量較少,無法滿足豹子生存所需。
好在最近的十多年時間裡面,我國大力保護環境及野生動物,不少民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