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誰是這次25年來最大蝗灾的幕後推手?真的是厄爾尼諾年到了?
admin
2021-09-21 00:16:43
0

原標題:誰是這次25年來最大蝗灾的幕後推手?真的是厄爾尼諾年到了?

2020年,澳大利亞山火、南極升溫再到蝙蝠、蝗蟲等生物引起的危機,似乎2020一直過得不太平凡。這次的東非蝗灾以數量大、速度快一下子襲擊亞非等多國地區,印度、巴基斯坦、非洲等地糧食減產20-30%左右。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的判斷,此次的東非蝗灾受影響的區域已經達到265477公頃,可以說是25年來最大的一次蝗灾。

其實,無論是在北非還是在中東,蝗蟲都不是稀客。然而它們平日一直喜愛獨居生活,謹慎且小心,平日只靠著自己的保護色在星光下尋覓食物,就算是有同類靠近也很快躲避,然而,就是這樣一個膽怯的螞蚱卻在某天聚集起來,瘋狂地進攻著亞非等地的莊稼。

蝗灾從何而來

這回史無前例的蝗灾到底是什麼原因構成了如此的規模?這麼龐大的蝗灾數量又是從何而來?其實對於蝗灾的研究科學家們早就在進行了,他們將蝗灾的原因最終歸結到了氣候變化的身上。

此次發生在東非的蝗灾其實是屬於沙漠蝗的一種。它們本身性格孤僻害羞,在乾旱少雨的沙漠中,這就使得沙漠蝗能够依靠躲避的植物相對較少,囙此獨居成了它們主要的生活方式。當沙漠异常降雨時,植物變開始持續生長,這時的沙漠可以說是蝗蟲的"天堂",開始大量繁殖,為繁衍族群考慮。

然而,乾旱才是沙漠的常態,這種繁對於蝗蟲來說始終是奢侈品。植物的下降使得蝗蟲不得不更多地聚集在同一植株上,以便不被饑荒所淘汰。這就使得原本隔離的蝗蟲不得不開始它們的party。這種挑戰也使得它們的身體開始發生顯著的變化,開始逐漸適應這個過程。

東非蝗灾的原因

此次的東非蝗灾當然也離不開以往的這一定律。一年半以前,颱風颱風梅庫努(2018年5月)和魯班(2018年10月)意外地襲擊了紅海兩岸的沙漠地帶。同時,2019年東非以大旱開年,又以水灾結束,自然環境極度退化,這對於喜歡溫暖乾燥的蝗蟲來說無疑是溫床。

蝗蟲當然不會放過這次機會,大量的繁殖使得沙漠植物越來越支撐不了日益擴大的蝗蟲族群,遷徙就成了唯一的選擇。然而,長途的飛行對於能量的要求是非常高的,這對於僅僅只有2克的這個小動物來說,維持數量龐大且密集的種群對於延續後代來說顯得至關重要。

雖然它們自身的飛行能力並不是很出色,但是隨著夏季季風的來臨,印度洋的氣旋數量新增。季風給印巴地區除了帶來充足的降水之外,也給這些昆蟲乘風日行幾萬裏的本領。適宜的條件,充沛的食物以及迅速的飛行能力,使得蝗蟲各方面的能力都被放大,蝗灾的爆發也不可避免。

真的是厄爾尼諾年要來了

在2018年,國家氣候監測中心就表明,在2018年9月整個氣候就已經進入了厄爾尼諾狀態,2019年1月達到厄爾尼諾事件標準,這一事件將會持續超過15個月。而2020年,厄爾尼諾的效應可能還會持續一段時間,由此造成的極端氣候天氣也會給不同地區帶來不同的影響。

厄爾尼諾現象使得部分地區雨水异常增多,而另一些地方則乾旱缺水,各地溫度也不同於同期。其實,此次非洲、中東等地每年都會有蝗灾爆發,只是今年剛好趕上季風等多種因素的影響,所以才造成了這次蝗灾的大爆發。

當然,在這背後人類對於環境的破壞,進而導致多種環境因素的改變,我們不得不推測這之後也會有一定的關係。

作者:臉哥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