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心醫話|那些骨瘦如柴的孩子們……
admin
2021-12-29 20:13:36
0

原標題:讀心醫話|那些骨瘦如柴的孩子們……

<!---->

< img src="http://www.sohu.com/a/ https://p4.itc.cn/q_70/images03/20211229/483b1d085c7043d8949b5bc5fb1bbc2c.png "/>

醫學指導:廣東省中醫院心理睡眠科主任李豔教授

< span style="font-size: 16px;"> 在心理睡眠科的門診中,青少年的就診比例逐年上升; 診室裏見證過深受焦慮、抑鬱困擾的青少年,目睹過因各種關係牽絆的青少年,此外還有一類相對特殊的困擾——她們往往體型消瘦、進食極少。

< span style="font-size: 16px;"> 今天讓我們一起從一例個案走進這部分特殊的孩子。

一個14歲的小女孩,擁有著163cm的身高,卻僅有35kg的體重,消瘦的面容失去血色,由母親攙扶著,走進了診室。 在問診中李豔主任瞭解到患兒現時進食少、進食後易嘔吐,存在明顯的乏力、眩暈、心悸等症狀,甚至已經影響正常的月經來潮。

更進一步的詢問,得知女孩自幼家庭關係欠佳,自小體重偏胖,上學期間常因身形受到同學的冷落。 後來女孩開始關注自身體重,嚴格控制飲食,每天進行量大且劇烈的運動。 女孩有氣無力地說到:"當我越來越消瘦的時候,我開始頭暈、心慌、嘔吐、渾身乏力,除了越來越多的身體不舒服,情緒也開始低落、急躁易怒,甚至不想出門、不想上學。有時候忍不住了,就大吃一頓,然後又偷偷摳喉嚨,把食物吐出來。"

一、女孩怎麼了?

經診斷,這個骨瘦如柴的女孩,得的是"神經性厭食症"。神經性厭食症(AnorexiaNervosa,AN),主要見於13-20歲之間的年輕女性,也有約1/10的患者是男性。神經性厭食是指個體通過節食等手段,有意造成並維持體重明顯低於正常標準為特徵的一種進食障礙,屬於精神科領域中 "與心理因素相關的生理障礙"。

< img src="http://www.sohu.com/a/ https://p7.itc.cn/q_70/images03/20211229/f875daa42a394d6e842251909d7d7db4.jpeg "/>

二、神經性厭食症的病因是什麼?

< span>患神經性厭食症等進食障礙,是社會-心理-生物學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以瘦為美"的社會文化、家庭或人際關係緊張、情感生活受挫、遺傳因素和神經遞質改變等的影響,都可能成為AN的誘發因素。

三、神經性厭食症的表現是什麼?

< span>根據現時的診斷標準:神經性厭食症可分為AB兩型:A型,即"限制型"(restrictingtype),以過度節食和過度運動為主要症狀; B型,即"暴食清除型"(binge-eatingtype or purging type),以間歇性暴飲暴食、催吐導瀉、利尿等管道清除食物為主要症狀。

< img src="http://www.sohu.com/a/ https://p5.itc.cn/q_70/images03/20211229/1e95180045fd4e1ba21e91f404a154ae.jpeg "/>

兩種亞型存在發展性變化,如本文中的小女孩在其病史中便從"限制型"發展為"暴食清除型"。

由於營養嚴重不良,該疾病的患者可存在代謝和內分泌紊亂,出現停閉經等症狀。< span>嚴重者可因極度營養不良而出現惡病質狀態、機體衰竭甚至危及生命。

四、治療方案

< span>由於神經性厭食症涉及的眾多影響因素,現時其治療涉及多學科綜合干預。現時的治療目標是新增體重、維持體重、優化攝食、减少精神症狀。 輕症患者可接受心理治療; 中重度患者則需進行營養、精神藥物、和心理干預綜合治療。

< img src="http://www.sohu.com/a/ https://p0.itc.cn/q_70/images03/20211229/19aacf7bab054f43b4447c8e8b44ff8b.jpeg "/>

五、對父母想說的話

當觀察到孩子進食减少,體重下降,請放下心中升起的那些"又不聽話,給我好好吃飯""年紀輕輕,减什麼肥"的想法,請聽聽孩子們放下碗筷背後的心聲。 研究表明,家庭"團結"起來對抗進食障礙、良好的家庭溝通能够極大的幫助疾病的康復。 囙此父母若發現孩子存在體重明顯下降,請及時至心理睡眠專科就診。

< strong>醫學指導:李豔,教授,醫學博士,博士研究生導師,主任中醫師,國家2級心理諮詢師。 現為廣東省中醫院心理睡眠專科主任。 獲得廣東省傑出青年中醫藥人才稱號,廣東省中醫院青年名中醫、羊城好醫生稱號。 現任廣東省中西醫結合學會睡眠心理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廣東省中西醫結合學會心身醫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廣東省臨床醫學學會臨床心身醫學和心理治療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等。

師承北京廣安門名中醫仝小林教授、陝西中醫學院張學文教授、南京中醫藥大學黃煌教授、河南中醫學院李發枝教授,在中醫學術和醫德醫技方面深受名老中醫薰陶。 在多年的臨床實踐過程中,逐步形成了以"傷寒六經""脾胃論"為主的中醫理論指導體系,尤其擅長運用"傷寒六經辨證""脾胃論"相關理論指導治療焦慮障礙、抑鬱發作、睡眠障礙、驚恐障礙、雙相情感障礙、 精神分裂症等精神心理睡眠相關疾病。

接受過系統精神分析、認知行為治療、家庭治療、婚姻治療、家庭系統排列、沙盤治療等各流派心理治療專業培訓,靈活採用個人心理治療、團體心理治療、家庭系統排列、沙盤遊戲、情志相勝療法等多種療法,病種涉及各類睡眠障礙、抑鬱發作、各類神經症、 人際關係困難,青少年情緒行為障礙、婚姻家庭關係异常、親子關係异常、職業適應困難等各類心理障礙。

< strong>出診時間:週一、三上午(廣東省中醫院大德路總院門診心理睡眠科),週四上午(廣東省中醫院大德路總院西區五樓特需門診)。

< span style="font-size: 16px;">< strong>廣東省中醫院心理睡眠專科簡介

廣東省中醫院心理睡眠專科成立於2005年,建科14年來,發展迅速,診療病種全,綜合服務能力强,全國影響力大。 專科現時擁有臨床醫生9人,心理治療師3人,年門診人次超過30000,純中醫藥治療率接近95%,有效率達80%以上。

心理睡眠專科針對病種涉及各類睡眠障礙、精神障礙、心理障礙及一些疑難雜症。 並調整人際關係不良、親子關係异常、學習障礙、青少年適應障礙、婚姻關係异常等。

科室臨床診療過程重視軀體治療以及心理治療,根據個體需要,治療方案高度個體化。 有選擇性結合中藥湯劑、針灸、心理治療、物理治療。 開展個人心理治療、團體心理治療、睡眠認知行為治療、催眠療法、沙盤治療、針灸等特色療法,臨床療效顯著,中醫特色突出。

< span style="font-size: 16px;">< span>供稿:廣東省中醫院心理睡眠專科李胤源

< span style="font-size: 16px;"> 執行編輯:曾夢芸

< span style="font-size: 16px;"> 稽核校對:莊映格

責任編輯:宋莉萍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