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幽門螺桿菌被美國列為明確致癌物? 要想避免感染,還需做好3件事
admin
2022-01-06 11:25:39
0

原標題:幽門螺桿菌被美國列為明確致癌物? 要想避免感染,還需做好3件事

<!---->

近日,美國衛生及公共服務部發佈了第15版致癌物報告,其中新增了8種致癌物。

而在這新增的8種致癌物中,幽門螺桿菌慢性感染被列為明確致癌物、三氧化二銻被列為合理懷疑的致癌物。

另外,還有6種自來水消毒後的鹵代乙酸副產物被認為具有致畸、致癌副作用。

< img src="http://www.sohu.com/a/ https://p0.itc.cn/images01/20220105/f566c6a911524338a1d068b33ecb3182.png "/>

其中,幽門螺桿菌對於很多人,想必並不陌生,在日常生活中極為普遍。

據《HP感染率與不同環境因素相關性的調查研究》顯示,幽門螺桿菌是人類最為常見的慢性細菌感染,在全球自然細菌感染中超過50%,开发中国家感染率甚至還超過已開發國家。

據世界胃腸組織(WGO)保守預估:全球至少有一半人口感染幽門螺桿菌,而我國又恰好是中國感染幽門螺桿菌人數最多的國家,感染率可高達59%,將近7億人感染。

這就意味著:每5個人中,至少有3人感染過幽門螺桿菌。

幽門螺旋杆菌是一種能够在胃部當中生存的細菌,一旦感染,患上慢性胃炎以及消化道潰瘍疾病的概率會特別高,後期很容易發展成胃癌。

而這種細菌有著極强的傳染性,所以在日常生活當中,一定要做好預防感染的工作。

< img src="http://www.sohu.com/a/ https://p7.itc.cn/images01/20220105/003be3688e824ae2a2d326be18dcfb3e.png "/>

到底該怎麼做,才能够有效預防感染幽門螺旋杆菌呢?

一、實行分餐制

幽門螺旋杆菌的傳染途徑非常强,既可以通過直接接觸傳染,也可以通過間接接觸感染。

如果與感染者同桌進餐的話,感染者所使用到的筷子上就會出現幽門螺旋杆菌。 這種細菌會通過感染者的筷子直接進入餐盤當中的食物內,如果其他人食用這些食物,就會被感染。

在日常進餐時,一定要實行分餐制,包括主食、炒菜、凉菜以及一些湯類,不要與任何人同時食用盤中餐以及碗中湯羹。

除此以外,也不要與任何人使用同一套餐具,包括筷子、湯勺、盤子、碗、骨頭碟等。 感染者使用到的餐具上會有大量的幽門螺旋杆菌殘留,即使用清水清洗,這些細菌也無法被清除。

一旦其他人使用這些餐具的話,感染上這些細菌的概率非常高。

< img src="http://www.sohu.com/a/ https://p8.itc.cn/images01/20220105/56f5f9c7358d4279ba09923de4cd3e4d.png "/>

二、注意勤洗手

幽門螺旋杆菌可以通過口口傳播以及糞口傳播,在感染者的嘔吐物、糞便當中都會含有這些細菌。

一旦其他人通過直接或者是間接的管道接觸到這些代謝產物,就會被感染上這種細菌。 囙此,注意勤洗手,同時不公用牙刷、牙杯。

< img src="http://www.sohu.com/a/ https://p9.itc.cn/images01/20220105/fc0b3e35ac2e4554aee1855ac82ce25e.png "/>

三、不吃生冷寒凉的食物

在日常生活當中,不要吃一些生冷食物,包括一些生魚片或者是生食海鮮。 另外,也不要吃一些三分熟或五分熟的牛排,在涮火鍋時,所有肉類和海鮮食物沒有完全燙熟不要食用。

一旦食用這樣的食物,就會提高感染上幽門螺旋杆菌的機會,很容易感染一些其他細菌以及寄生蟲。

< img src="http://www.sohu.com/a/ https://p4.itc.cn/images01/20220105/b5b4149eb247463e9478dd95d7a9cd90.png "/>

總而言之,幽門螺旋杆菌是一種誘發慢性胃炎、消化道潰瘍,甚至是胃癌的細菌。

這種細菌有著極强的傳染性,會通過糞口和口口進行傳播。

在日常生活當中,一定要注意做好幽門螺旋杆菌的預防工作,注意個人的衛生工作,飯前便後必須清洗雙手,而且不要喝生水。

同時,還需要减少外出就餐次數,更不要吃一些路邊攤食物,可以最大程度降低感染這種細菌的概率。

做到這些,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降低感染幽門螺桿菌的風險。

參考文獻:

【1】李凡,徐志凱. 醫學微生物學第九版[M]. 人民衛生出版社:北京,2018.10:122-123.

【2】國家消化系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上海),國家消化道早癌防治中心聯盟(GECA),中華醫學會消化病學分會幽門螺桿菌學組,et al.中國幽門螺桿菌根除與胃癌防控的專家共識意見(2019年,上海)[J]. 中華消化雜誌,2019,39(5):310-316.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