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解一下冬季養生調節
admin
2022-01-07 17:19:32
0

原標題:瞭解一下冬季養生調節

<!---->

冬三月,指的是農曆十、十一、十二月,即陽曆的11到來年的1月這段時間,包括二十四節氣中的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六個節氣,是一年中氣候最寒冷的季節。嚴寒凝野,朔風凜冽,陽氣潜藏,陰氣盛極,草木凋零,蟄蟲伏藏, 自然界的動植物採取冬眠狀態養精蓄銳,為來春生機勃發作好準備,人體的陰陽消長代謝也處於相對緩慢的水准,陰盛於外,陽藏於內,成形勝於化氣。囙此,冬季養生之道,應注意顧護陽氣,著眼於一個"藏"字。

1. 心理調節

《素問·四氣調神大論》中說"冬三月,此為閉藏。水冰地坼,無擾乎陽……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首先做到精神安靜,控制自己的情志活動,才能保證冬令陽氣伏藏的正常生理不受干擾。就好像大自然裏動植物的冬眠,潜伏、匿藏下來, 但生命並沒有因而停止,仍然在有序進行; 如同有什麼私事不願洩露,是讓自己擁有好心情的私事,好像有所心得、有所成就地感到滿足。這樣便可做到"無擾乎陽",養精蓄銳,有利於來春的陽氣萌生,也利於預防春溫之病。

2. 運動調節

冬日雖寒,仍要持之以恒進行鍛煉,有一句民諺:"冬天動一動,少鬧一場病;冬天懶一懶,多喝藥一碗"。足以說明冬季鍛煉的重要性。實踐證明,長期堅持冬季鍛煉的人,很少患呼吸系統疾病。

冬季要避免在大風、大寒、大雪、霧露中鍛煉。鍛煉前做好準備活動,鍛煉前後注意衣物的適當增减,不要穿濕衣服,預防感冒。冬季的清晨不適宜戶外運動,這是由於冬季日出較晚,植物的光合作用還不充分,空氣裏的氧氣含量較低,且冬天早晨由於冷高壓的影響, 往往會發生逆溫現象,即上層氣溫高,而地表氣溫低,空氣流動性差,生產、生活製造的廢氣無法向大氣層擴散,使得戶外空氣污濁,能見度低。如遇有逆溫現象的早晨,在室外進行鍛煉不如室內為佳。室外運動時,還應做好防護,謹防凍傷。

3. 飲食調節

冬季飲食對正常人來說,應當遵循"秋冬養陰","無擾乎陽"的原則,既不宜生冷,也不宜燥熱,最宜食用滋陰潜陽,熱量較高的膳食。冬季是進補的最佳時節,此時脾胃機能每多旺盛,是營養物質積蓄的最佳時機,正合冬藏之意。隆冬時節, 可食用溫熱之物以抵禦外界寒邪,選用血肉有情之品以滋陰潜陽。冬季還應注意攝取新鮮蔬菜、水果,達到營養均衡,使陰陽調和。在飲食五味方面,宜適當减鹹增苦,因為冬季陽氣衰微,腠理閉塞,很少出汗,减少食鹽攝入量,可以減輕腎臟的負擔, 新增苦味可以堅腎養心。

4. 起居調攝

《千金要方·道林養性》說:"冬時天地氣閉,血氣伏藏,人不可作勞汗出,發洩陽氣,有損於人也"。在寒冷的冬季裏,應當遵循閉藏的原則調攝起居。早晚起居要順應自然界晝短夜長的變化規律,早睡晚起,以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利於陽氣潜藏,陰精積蓄。

服裝衣著也必須根據"無擾乎陽"的養藏原則,做到恰如其分。冬季雖冷,但衣著不宜裹的太緊,過多過厚的衣物反不利於保暖。身處北方之人,若室內供暖室溫過高,則腠理開泄,陽氣不得潜藏,寒邪亦易於入侵。而衣著過少過薄,室溫過低,則耗傷陽氣, 容易感冒。冷空氣的刺激還易導致慢性呼吸道疾病的急性發作,心血管病患者還可能誘發心肌梗死和中風。

性生活方面,應節制房事,養藏保精,對於預防春季溫病,具有重要意義。《素問·金匱真言論》說:"夫精者身之本也,故藏於精者,春不病溫"。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