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当我第一次决定报考EMBA的时候,身边的人都劝我:“你这工作节奏这么满,真能撑下来吗?”我笑了笑,心里其实也没底。但没想到,坚持一年半后,不仅课程学得有模有样,职场表现也明显提升。今天,我想把我亲测有效的学习方法分享出来,给同样在“996”和EMBA课程之间苦苦挣扎的你。
很多人觉得EMBA课程需要大块时间才能学得进去,但现实往往不允许我们每天留出三四个小时来专注学习。于是,我开始尝试“碎片化+集中式”结合的方法:每天早上通勤路上听课程音频,中午吃饭时看10分钟视频,晚上睡觉前花半小时整理知识点。
这听起来是不是很眼熟?没错,这就是我们刷短视频的习惯。既然能刷一个小时的短视频,为什么不能用来听一段EMBA课程呢?关键在于:把学习变成一种习惯,而不是任务。
我曾以为学EMBA就是看书+记笔记+做PPT,直到有位导师告诉我:“EMBA不是教你背公式,而是训练你的思维方式。”这句话点醒了我。
于是,我开始用思维导图代替传统笔记,把每一节课的关键词、逻辑链和案例连接成图,这样不仅记得牢,还能迅速回想起知识点。尤其是复习阶段,一张图就能帮你串起整个章节。
真正的高效学习,不是关起门来“苦读”,而是能把知识用在实战里。我开始尝试将EMBA中学到的管理模型应用到日常项目中,比如用“波特五力模型”分析竞争对手,用“SWOT分析”优化团队结构。
结果是惊人的:不光课程理解得更透彻了,连年终述职时的案例都变得更有深度,老板也对我刮目相看。
在高强度工作中坚持学习,最大的敌人不是时间不够,而是心理上的疲惫与焦虑。我曾经因为一次作业拖延了好几天,整个人都变得烦躁。
后来我学会了一个小技巧:每次学完一段内容后,就给自己一个小小的奖励,比如一杯奶茶、一段音乐,或者看一集喜欢的剧。这样既能缓解压力,又能保持学习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