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第一次听到“财务建模”这个词的时候,我脑子里浮现出的是一串串枯燥的Excel公式和一堆看不明白的现金流预测。但后来,我在EMBA课程中接触到了真实企业的案例,才发现——原来财务建模也可以这么有趣、实用、甚至令人上头!
很多人误以为财务建模就是会用几个Excel函数、搭几个表格而已。但其实不然,财务建模的本质是将复杂的商业决策逻辑化、数据化、可视化。EMBA课程中用到的案例,很多都来自企业真实并购、融资、IPO的场景。
比如有一次,我们模拟了一个跨境电商公司的融资模型。通过分析用户增长趋势、成本结构、盈利模型,我们搭建出了一套可以支撑B轮融资的财务模型。这个过程不仅让我理解了数据背后的商业逻辑,还让我明白了如何通过模型说服投资人:你的故事,必须用数据讲出来才可信。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EMBA课程之所以让人“真香”,就在于它不是照本宣科,而是让我们亲手拆解一个个真实的商业案例。
比如,我们曾经用真实数据复盘了某新能源汽车品牌的IPO模型,从收入预测到资本结构设计,从折旧摊销到自由现金流测算。整个过程中,你不仅要面对数据缺失的痛苦,还要应对假设条件不断变化的挑战。正是在这些“翻车”与“修复”的过程中,我才真正体会到什么叫“建模如解谜”。
如果你以为EMBA课程只是教你怎么建模,那就大错特错了。真正的高手都知道,建模只是一个手段,关键在于如何用模型辅助决策。
在课程中,我们不仅学习模型的搭建,更深入讨论了“模型背后的假设是否合理”、“数据变化对估值的影响有多大”、“如何向投资人解释你的财务逻辑”等关键问题。这些思考方式,才是财务建模真正的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