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自广东南塘的潮汕传统大安饼,以软皮包裹冬瓜条与芝麻馅,口感润而不腻,是中秋时节不可错过的地道风味。本文详解其历史渊源、独特工艺与选购要点,带你吃懂这枚“会呼吸的月饼”。
在潮汕人的心里,中秋节除了拜月娘、吃团圆饭,还有一件大事——吃大安饼。
这种源自揭阳南塘一带的传统月饼,已有近百年的家族手艺传承。不同于广式月饼的硬皮酥脆,也异于苏式月饼的层层起酥,大安饼走的是“软皮路线”,外皮柔软带韧,咬下去像在啃云朵,却又有足够的支撑力托住饱满内馅。
它的名字“大安”,寓意“家宅平安、岁岁安康”,每逢中秋,家家户户都会准备几盒,既是自家人分享的甜蜜,也是走亲访友的体面手信。
而其中最受欢迎的口味,莫过于冬瓜条芝麻馅——清甜冬瓜条与浓香芝麻的组合,堪称“素馅界的顶配”。
你有没有好奇过,为什么别的月饼放两天就变硬,而大安饼能软上一周?
秘密就在它的“水油皮”工艺。传统做法采用猪油+麦芽糖+清水揉面,经过长时间醒发,形成一种介于糕点与面包之间的质地。高温烘烤后表皮微焦,内里却依旧保湿柔韧,仿佛自带“锁水膜”。
至于内馅,更是讲究。选用本地冬瓜切成细条,先盐渍去涩,再用糖浆慢煮数小时,直至晶莹剔透、入口即化。芝麻则需现炒现磨,保留颗粒感的同时激发香气。两者按黄金比例混合,甜度适中,毫无腻感。
更妙的是,有些老字号还会加入少量陈皮丝或桂花,增添一丝若有若无的回甘,吃一口,整个秋天都落在舌尖上了。
很多人以为大安饼只是中秋限定,其实不然。
在潮汕本地,这种软皮饼早已突破节日边界,成了茶桌上的常客。早晨配工夫茶,午后当点心,甚至宵夜来一块,都不会觉得负担。
尤其是“2个装”的小礼盒设计,精准拿捏了现代人对“轻量化送礼”的需求——不铺张、不失礼,还能尝到两种不同口味(如经典冬瓜芝麻+绿豆沙)。
而且你知道吗?一些老饕甚至喜欢把它稍微加热,外皮微温起泡,内馅热流涌动,那种幸福感,堪比冬天里的一杯热可可。
更有创意吃法:切片夹冰淇淋,做成“潮式月饼三明治”,年轻人直呼“破次元”。
随着“潮汕美食”出圈,市面上打着“南塘特产”旗号的大安饼越来越多,但品质参差不齐。
教你几招辨别真伪:一看包装是否标注“南塘产地”及生产许可;二闻气味,正宗大安饼有淡淡的猪油香与烘焙焦香,绝无香精味;三试口感,优质软皮应“柔中带弹”,不会一咬就塌陷或掉渣。
建议优先选择手工坊或老字号品牌,比如“南塘记”“榕江楼”等,虽然价格略高(约30-50元/2个装),但用料实在,冬瓜条看得见,芝麻粒粒分明。
另外提醒:这类月饼含糖量较高,糖尿病患者慎食;保质期一般为7-10天,建议冷藏保存,食用前回温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