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泥地飞溅、沙尘扑面?一套完整的轻蜂摩托Sur-Ron挡泥板系统,从前挡到加长尾翼,全面守护骑行体验。本文详解各部位挡泥板功能、材质选择与安装要点,助你轻松应对复杂路况,干净出发,帅气归来。
Sur-Ron轻蜂摩托,早已不是城市通勤的代名词。
从林道穿越到山地竞速,它用轻量化车身和强劲电机征服了一众越野爱好者。
但问题也随之而来——没有原厂全包围挡泥板,一旦进入雨后泥地或砂石路段,骑手瞬间变身“泥塑艺术家”。
水、泥、碎石高高扬起,前轮溅脸、后轮糊背包,连跟拍的无人机都得躲着走。
这时候,你就知道为什么越来越多玩家都在问:“我的Sur-Ron到底能装哪些挡泥板?”
答案很明确:从前挡、下挡,到后轮短板,再到网红款“加长尾挡泥板”,整套武装才是硬核玩家的标配。
别看只是几块塑料板,Sur-Ron的挡泥板系统其实讲究得很。
我们来逐个击破:
前挡泥板:位于前叉内侧或外侧,主要拦截正面冲击的泥水,防止直接喷向脚部和控制器。
高端款采用可调角度设计,适应不同胎宽;
下挡泥板(也称“下巴板”):装在车头下方,专治“低头啃泥”,尤其过积水坑时,能有效减少底盘进水风险;
后轮挡泥板:原厂往往只有一小截,防护范围有限。
升级版可延伸至座垫下方,挡住大部分来自后轮的飞溅物;
加长尾挡泥板:这才是真正的“流量担当”!
它像一条小尾巴一样从后轮一直延伸到接近车尾,长度可达60cm以上,甚至带导流鳍设计。
下雨天骑过泥潭?别人满背泥点,你身后干干净净,回头率爆表。
市面上主流挡泥板材质大致分三种:
ABS工程塑料:最常见的选择,轻便、耐冲击、成本低,适合日常使用。
注意查看是否为加厚款(2.5mm以上),太薄的容易断裂;
聚碳酸酯(PC):透明或彩色款多用此料,抗弯强度高,低温不易脆裂,适合北方冬季玩家;
缺点是价格略贵;
碳纤维复合材料:高端定制之选,极致轻量化+超强刚性,还能提升整车颜值。
不过一套下来可能抵得上半个副车架,属于“有钱任性”型改装。
友情提示:无论哪种材质,都要确认是否为“专用开模”——通用款看着便宜,装上去歪七扭八,风阻一大就嗡嗡响,反而影响体验。
你以为买回来就能直接拧上?Too young.
Sur-Ron不同型号(如Lightbee X、Storm Bee、Super Hornet)之间的悬挂结构和固定位略有差异。
尤其是加长尾挡泥板,需要额外支架支撑,否则高速震动易脱落。
常见雷区:
- 使用普通铁螺丝,没几天就被腐蚀;推荐304不锈钢或钛合金螺钉;
- 支架固定点选错位置,导致挡泥板剐蹭轮胎;
- 安装过紧造成塑料开裂,建议加橡胶垫片缓冲。
最佳方案是选择“套装一体化设计”的品牌配件,自带定制支架和安装配件清单,省心又安全。
动手能力弱的朋友,不妨花几十元找专业店家代装,避免二次损伤。
一位浙江林道俱乐部的车友分享:“我原本觉得挡泥板是‘伪需求’,直到一次暴雨骑行……
短短三公里,背包里电子设备全进泥水,回家拆机才发现主板已经腐蚀。”
另一位北京玩家则调侃:“自从装了加长尾板,女朋友终于愿意坐我后座了——以前每次出门都像参加泥浆节。”
归根结底,挡泥板不只是为了“干净”,更是对车辆和人身的一种保护。
特别是在多雨潮湿地区或沙尘环境中,一套完整的Sur-Ron挡泥系统,堪称性价比最高的功能性改装之一。
它不会让你跑得更快,但一定能让你骑得更久、更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