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統計,我國將近80%的原發性肝癌與慢性乙肝有關。
"我的腸子都悔青了,要是我早點重視,事情就不會這樣。"39歲的李達(化名)在老家的醫院診斷出肝癌晚期,懊悔不已。
李達的母親有乙肝,他也從小攜帶病毒,但由於生在農村,家人對乙肝都沒什麼概念,所以一直沒能得到治療。
2017年,李達出現開始渾身乏力、胃口差等症狀,才開始正式接受抗病毒治療。這幾年來,他一直遵醫囑服藥、複查,病情比較穩定。
在2020年春節前的一次複查中,醫生告訴他"乙肝病毒DNA水准正常了",這讓他以為乙肝已經痊癒,放鬆了警惕。後來受到疫情影響,李達將近9個月沒有到醫院複查、開藥,而這與肝癌的形成很有關係,令人唏噓。
一、患上乙肝,只能走"三部曲"等死嗎?
網上有人說:"人得了乙肝,就只能走三部曲等死了。"乙肝真的有這麼恐怖嗎?
疾控中心的調查顯示,我國乙肝病毒感染者約7000萬例,其中慢性乙肝約2000萬~3000萬例,"存量患者"診斷率和治療率都偏低,現狀比較堪憂。
乙肝三部曲是指"乙肝——肝硬化——肝癌"的過程。不否否認,乙肝確實存在這樣的發展路徑,但並非絕對。
第一曲:慢性乙型肝炎。當HBV持續感染,肝臟可出現不同程度的炎症壞死,形成慢性乙型肝炎。
第二曲:肝硬化。慢性肝炎如果沒有得到及時治療,導致肝小葉反復被破壞,纖維化不斷發展,最終可成為肝硬化。
第三曲:肝癌。大部分肝硬化患者的"最終章"是肝癌,幾乎所有肝癌患者都是由肝硬化轉化來的。
需要強調的是,乙肝離肝癌還很遙遠,想要防治並不難,不要談乙肝色變。乙肝之所以會演變成肝硬化、肝癌,是因為很多患者對於疾病缺乏瞭解,沒有積極採取治療措施,或在治療過程中隨訪不規律,自行停藥,導致悲劇的發生。
對此,首都醫科大學附屬佑安醫院肝病中心二科主任徐斌表示,如果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能積極進行治療,則可以有效防治肝癌。在乙肝治療中,強效抑制病毒是關鍵,一般通過藥物進行規律治療,達到抑制病毒的目的。
《指南》中提出:初次治療的患者建議優先選擇強效低耐藥的核苷(酸)類藥物,例如恩替卡韋、富馬酸替諾福韋酯、富馬酸丙酚替諾福韋片。
總的來說,患者對待乙肝不可大意,也無需過度恐懼,積極採取治療措施,就能盡可能地防治肝癌。
二、乙肝會傳染嗎?
關於乙肝,很多人有一個共同的擔憂——被傳染。他們擔心在外面吃飯時碰到乙肝患者,在共同進餐時被傳染……
對此,北京友誼醫院肝病中心主任賈繼東介紹,在日常生活、工作等無血液暴露的接觸時,並不會傳染乙肝病毒,例如共用辦公用品、共用廁所、握手、擁抱、共同用餐等。因為乙肝主要的傳播管道主要是以下三種。
1、血液傳播
例如通過沒有嚴格消毒的醫療器械、侵入性檢查、手術、注射等管道傳播。
2、性傳播
主要的傳播途徑之一,在與感染患者親密接觸的過程中,雙方的體液中的病毒可透過破損的黏膜,引起感染。
3、母嬰傳播
占比30%~50%,多發生於嬰幼兒出生時,通過攜帶病毒的母體的血液和體液傳染。
所以,希望大家不要歧視乙肝患者,一起吃個飯還是沒問題的。
三、最有效的防護法:疫苗
想要預防乙肝,最直接有效的方法是接種乙肝疫苗,全程接種乙肝疫苗後,約80%~95%的人群可產生免疫能力。世界衛生組織建議,下述9類人群應及時接種疫苗,一般需要接種三劑,時間間隔為0個月、1個月、6個月。
1、新生兒出生後24小時內;
2、接受器官移植患者;
3、經常接受輸血或血液製品者;
4、HBsAg陽性者的家庭成員;
5、免疫功能低下者;
6、易受外傷者;
7、男同;
8、多個性伴侶者;
9、靜脈內注射毒品者。
需要提醒的是,接種疫苗不等於不會患肝癌。接種乙肝疫苗後,免疫保護至少永續15~20年,但還是有一定的幾率感染,建議定期進行檢測。
如果接種3劑後HBsAb<10lU/mL,則建議加强接種。如果乙肝兩對半全陰,通常要進行第二輪3劑次接種;如果二次接種後依然"全陰",則繼續做好預防即可,不需要再接種。一般來說,只要免疫功能正常,平時就不需要常規檢測抗體。
乙肝有可能演變成癌,但通常需要數年甚至數十年的時間,患者要在確診後及時治療,最大程度降低風險。
參考資料:
[1]打了乙肝疫苗意味著不會患乙肝?這份接種指南請收好!.醫學界消化肝病頻道.2021-07-28
[2]乙肝病毒攜帶不用治?錯!診療新標準瞭解起來.健康時報.2021-06-30
[3]我有乙肝,和別人一起吃飯會傳染嗎?.浙大二院.2021-02-06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