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遠(化名)30歲,身體狀況一直挺好,沒得過什麼大病。但沒想到,三十而立卻是個坎。
今年體檢時,體檢資料顯示尿常規异常,進一步去醫院檢查,各項名額均出現不同程度的异常:血肌酐587μmol/L,尿酸540μmol/L,胱抑素C1.21mg/L,血壓超標145/90,腎小球濾過率發現下降到了20。
根據小遠的檢查數據,初步診斷為慢性腎衰竭、高血壓腎病。小遠對這個結果無法接受,腎衰竭?怎麼自己身體一點症狀都沒有?是不是如果可以更早發現,最後的結果就不會像現在這般?
一、腎臟,是人體的"過濾泵"
腎臟,位於腹腔後脊柱兩側,左右對稱各一。它們由很多細長的毛細血管組成,上面還有許多孔洞,像個篩網一樣,囙此又被稱為"過濾泵"。
當血液流經腎動脈,進入腎小球時,一些體積較大的組織,如白細胞、血小板、蛋白質等,因不能通過這些孔洞,就會停留在血管內,重新返回人體;而對於體積較小的成分,如水分、鈉元素、尿素、糖等,就可以通過這些孔洞過濾出去,流向腎小管,積累成原尿。
二、年輕人的腎看似健康,其實早已千瘡百孔
對於大多數人而言,除非是"尿急",很少會感覺到它的疼痛或不適症狀。然而一個數位讓人驚掉下巴——我國每10個成年人就有一個患有慢性腎臟病,而其中僅有8分之一的人,得知自己患有腎病,其他人群多是"無症狀"腎病患者。
是什麼原因造成腎臟出現問題?很可能與經常重複一些傷腎行為有關。腎有六怕,這些最傷腎的行為,看看你是不是仍在犯?
·大魚大肉,蛋白質太多
蛋白質是人體營養的必要品,重視蛋白質攝入並沒有錯,但這不代表"高蛋白食物"吃得越多越好。長期大魚大肉,蛋白質攝入超標,反而會給腎臟帶來負擔,腎臟長期處於"超負荷"狀態,難免會出現各種問題。
·天天老火湯,嘌呤多多
廣東人最喜歡飯前喝口湯,老火湯味道鮮美,但裡面的資料卻也不少,而且經常一煮就是幾個小時。大量嘌呤從肉中溶解,經常喝高嘌呤的湯水,就會造成尿酸在血液中堆積,使得尿酸含量升高,也會造成腎臟損害。
·經常憋尿,喝水不足
有時工作忙或者環境不方便,就會常常憋尿。殊不知憋尿過久就會發哦之膀胱壓力高,壓力反射紊亂和逼尿肌功能下降,就會影響輸尿管-膀胱的機制,導致尿液反流,並引發腎炎等。
·飲食偏鹹,水分不易排出
我們日常是的鹹食,95%是由腎臟代謝的。腎臟的"工作量"是有限制的,吃得過鹹,腎臟的負擔就會加重。再加上鹽中的鈉會滯留水分,又進一步加重腎臟的負擔,從而導致腎臟功能的减退。
·濫用藥物,毒翻腎臟
臨床上不少病例是因為濫用藥物引起的腎小管間質損害,誘發了急性腎衰竭。尤其是一些抗生素類、解熱鎮痛類、降壓藥等藥物,對於腎臟都可直接造成傷害。
三、牢記腎功能受損的徵兆
判斷腎功能的好壞可通過一些關鍵名額來反映,尿液檢查、血常規、腎臟B檢查等檢查都可以幫助判斷腎臟的异常。當然除了這些常規名額,一些日常症狀,也是腎功能問題的反應,腎友們平時可多注意。
1.尿中泡沫增多,久久不散
泡沫尿很可能是腎性蛋白尿,在正常情况下,尿是低張性的,往往不會產生泡沫。在出現各種原因導致尿液張力增高的時候,就會出現泡沫尿。最常見的導致尿中張力增高就是蛋白質遺失,首先要考慮是腎臟問題。
2.血壓升高
血壓的變化主要受腎小球受損情况的影響,腎功受損嚴重後,水鈉失衡,腎小球纖維化發生會引起腎臟血流的不穩定,繼而造成系統性血壓升高,腎小球內動脈高壓。
3.水腫
水腫是腎病早期的典型症狀,當腎臟出現異常,腎小球濾過率下降後,造成腎小管的回收功能出現障礙,水分瀦留在體內無法排出體外,引起全身性水腫。
4.尿量少、夜尿多
尿量是反應腎功能過濾代謝功能的重要警示。正常尿量應在1000ml左右,當尿量出現急劇下降,說明腎功能不是很穩定,甚至可能已經發生急性損傷。
此外,腎臟受損後由於腎小管重吸收能力下降,就會引起排尿的延後,由於尿液積蓄,就會表現為白天尿少,夜尿增多。
5.乏力
腎功能的損傷會造成身體免疫力的下降,身體出現一些乏力、不適的症狀,平時休息都難以緩解。
腎臟非常"能忍",一般只是輕微的炎症反應,腎臟自身就能消化掉,身體不會出現明顯反應。所以當發現身體突然出現某些症狀,並持續沒有好轉,就要注意了,尤其是經常大魚大肉、喝老火湯的人群,更要將腎臟檢查作為常規檢查來看待。
參考資料:
[1]《頭痛小心腎病!盤點最隱蔽的5大腎病訊號》.環球網-生命時報.2014-09-03
[2]《生命不能承受之"重":一億多人的腎怎麼了?》.新華每日電訊.2021-03-12
[3]《腎功能穩不穩定?別只看名額,6個症狀來判斷》.健康日訊腎臟頻道.2020-08-15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