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开封漯河3对河南兄弟的逆袭:齐登富豪榜,你吃过他们的产品
商业传奇
2023-03-09 00:43:05
0

原标题:洛阳开封漯河3对河南兄弟的逆袭:齐登富豪榜,你吃过他们的产品

文|龙溪

来源|商业传奇

1997年8月,堂姐从郑州回开封老家,顺便捎来哥哥的话——

想开一家冷饮店,让爸妈凑点钱带去。

弟弟刚考完小升初,很崇拜考上大学的哥哥,正好放暑假,就闹着让父亲带着他去郑州。爷俩下了火车后,哥哥带着他们七拐八拐,到了东风路文化路白庙农贸市场门口,一个门面上写着——

寒流刨冰。

说是店,其实只是一个只有2平方左右的橱窗。

谁也想不到,以这个店为起点, 20多年后,哥俩把店开到中国几乎每一个角落,从北上广等一线都市到乡镇,都能看到他们的店,兄弟俩还双双登上富豪榜,财富几乎一样,都是280亿元。

在中国,有很多一起创业的兄弟,不少还一起登上富豪榜,但像这对兄弟这样,一起创业,平分财富的不多见。

而除了这对兄弟,河南还有2对兄弟,与他们很相似。他们都不是富二代,也没有耀眼的学历和工作经历,属于典型的草根逆袭。

今天讲讲3对河南兄弟的逆袭故事。

1、开封兄弟把奶茶店开遍全国

上面提到的那位弟弟叫张红甫,出生于1984年,开封人,哥哥叫张红超,大8岁,出生于1976年。兄弟俩出生在一个农村家庭。

那家当年的“寒流刨冰”后来演变了如今大街小巷随处可见的——

蜜雪冰城。

张红超出生在开封,在商丘长大、上学,初中没毕业就辍学了,折腾了好几年,一事无成,母亲让他找份工作,老老实实打工,1995年,张红超来到郑州,但找工作时四处碰壁,于是他参加自考,考上了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上学的时候,他仍继续折腾,在校门口开过店。张红甫看到的那家店,已经是张红超开的第3家店了。

1997年春天,快毕业的张红超想开店一家刨冰店,有一次回家时,他想起在商丘上学时,商丘体育场附近有一条街,有几家卖刨冰的,他挨家尝了尝,还买了一些材料,回家做了几份,让奶奶尝,奶奶直称好吃,还把自己攒下的3000元给了孙子。

张红超拿着这3000元,回到郑州,但先后开的2家店都很快因为搬迁没了,到了夏天,又没有钱了,就让回开封的堂姐给家里捎话,帮忙再凑点钱。

第三家店也很快关门了,张红超一度跑到安徽合肥卖冰糖葫芦,1999年,又回到郑州,决定还是开冷饮店,他有一个大哥,据称博览群书,于是给他起了个名字——

蜜雪冰城。

张红超读书一般,但很会算数,他把每一样的东西的成本算得很清楚,好处是把价格降下来,日后,相比奈雪的茶、喜茶等,蜜雪冰城最有力的杀手锏就低价。

2007年前后,张红甫加入蜜雪冰城。

正是在兄弟联手后,蜜雪冰城才一路狂飙,尤其是最近几年,开店速度堪称疯狂,2016年时,店面数量仅为2500家左右,第二年增长到3500家,到2020年6月,首次突破了1万家,2021年达到了20511家,2022年3月达到了惊人的22276家。在店面的数量上,远远将同行甩在身后。

2022年9月,蜜雪冰城递交了招股书,冲击上市。

2021年,张红超、张红甫首次登上了富豪,当时的财富都是65亿元,2022年上升到惊人的280亿元。

目前,蜜雪冰城上市正在推进之中。

2、兄弟俩每天卖530吨辣条

而另一对兄弟,则已经成功带领企业上市。

他们是卫龙的刘卫平、刘福平的兄弟。有趣的是,刘氏兄弟第一次登上富豪榜时,财富也都是280亿元。

不过,卫龙上市后,市值远远低于当初的估值,目前仅为236港元,还不及2021年时一个人的财富。

刘氏兄弟的创业,也非常传奇。

他们是湖南岳阳平江人,分别出生于1978年和1981年。1999年,当年仅21岁的刘卫平只身来自河南漯河。

平江有一种很多人都会做的小吃——酱干,用大豆制作。 到漯河后,刘卫平转了几天市场,决定做酱干卖,很快还叫来弟弟刘福平。

但他们不像张红超那样把成本算得那么精细,刚开始不是很赚钱,2001年时,大豆减产, 价格上涨了不少,生意就更不好做了。

一天,刘卫平碰到一个老太太在卖牛筋面,就买了一些尝尝,口感还不错,他觉得可以用面粉代替大豆,他们在牛筋面裹上辣椒等调料,然后让房东的小女儿品尝,小女孩说好吃——据说,这个小女孩是第一个吃辣条的人。兄弟俩将产品拿到市场上卖,反响不错。

最初,他们把这种形状有点像鳝鱼的东西叫“鳝鱼条”,后来又改成“鱼条”,但大家只记得辣味了,一来二去“辣条”的名字形成了。

这就是“辣条”的由来。

后来, 刘氏兄弟创办的卫龙被视为“辣条”的鼻祖,也是如今中国最大的“辣条”生产企业,2021年共卖了193598.6吨,平均每天卖530吨。

前几年,卫龙颇受投资机构追捧,市值一度达600亿元,兄弟俩的财富达280亿元。

2022年12月15日,卫龙在港交所上市,表现应该让很多人失望,首日即破发,市值只有200多亿港元。2022年上半,营业收入出现了下降,净利润更是从2021年同期的3.58亿元,变为亏损2.61亿元。

虽然光环已经远不如前几年,但凭借一根辣条,做出一家上市公司,财富达百亿元,已经很传奇了。

同时,辣条一直存在不少争议,一方面,年轻人很喜欢,称之为“减压神器”,另一方面,又被指称为“垃圾食品”。

3、洛阳兄弟做出创业板上市公司

相比前两对兄弟创出了众所皆知的品牌,另一对河南兄弟,则似乎鲜为人知了,因为他们做的不是辣条、奶茶这样的消费品。

他们是一对70后,哥哥叫肖争强,出生于1971年,弟弟叫肖高强,出生于1973年。

兄弟俩出生在洛阳市汝阳县的一个普通农村家庭,小时候家庭不好,哥哥高中毕业即外出打工,后来进入小浪底综合服务公司,还成为小浪底第三标段法国杜姆兹公司外方营地主管。

肖高强弟弟大专毕业后,曾被分配到洛阳玻璃厂,但1990年代末,辞职到广东闯荡,到东莞长安一家名为权智电子厂的企业做技术员。

2005年,兄弟俩决定创业,弟弟返回洛阳,与哥哥一起创办了洛阳新强联回转支承有限公司。

十几年后,这家当初的小厂,发展成为国内领先的大型回转支承产品和风力发电机偏航变桨轴承及主轴承产品生产企业, 产品用于风力发电、港口机械、船用机械等地领域。

2020年7月,新强联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兄弟俩持股比例均为20%左右。

2021年,肖争强、肖高强双双登上当年的胡润百富榜,财富分别为43亿元和41亿元。如今新强联的市值为177.35亿元,兄弟俩的财富为35亿元左右。

与很多一起创业的兄弟不同,河南这3对兄弟,都出生贫苦,白手起家,最后实现草根逆袭,而且,始终没有分开家,股份也几乎一样,等于是平分财富,既传奇,也是成就了一段“兄弟齐心”的佳话。

河南还有哪些“创业兄弟?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热到没胃口?这杯酸酸甜甜的冰饮... 闷热难耐?来杯冰镇酸梅汤吧! 琥珀色的汤汁清亮诱人,入口先是乌梅的醇厚酸香,而后山楂的微甜悄然蔓延,...
做鸡翅的时候加点它,瞬间秒杀可... 柠檬是很有营养的水果,最常被大家拿来泡水喝。多吃它,能够增强抵抗力,预防感冒。 但柠檬除了泡水,还可...
院士对零食健康升级的学术赋能|... 一、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的双重基石 1. 科学风险评估构建消费信任 权威专家强调,食品安全是健康零食转...
马鞍山采石矶茶干超香!咸香有嚼... 马鞍山采石矶茶干作为当地极具特色的传统美食,凭借其浓郁的咸香口感、十足的嚼劲,成为了深受大众喜爱的美...
找到了!北京好吃的公园餐厅 在北京逛公园 都能吃点啥 公园里的品质西餐厅 海淀北极寺公园的MOWU空间内,有一个很有设计...
每一口都酸辣清爽的“番茄米线”... ▽以下是正文 “灵魂级”酸辣清爽 一秒“点燃”味蕾! 在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陇川县 有一种味道让人一...
深圳9个高分海鲜/烧烤大排档推... 深圳大排档推荐来啦! 总共推荐了9家大排档 除了光明区其他每个区都有 光明区实在没找到合适的 有在光...
知名快餐要和瑞幸库迪抢生意?为... 最近几年,中国的咖啡市场可谓是红火异常,各家咖啡馆鳞次栉比,不仅是各家新老咖啡企业以及茶饮入局咖啡,...
原创 入... 秋天一到,不光地里的瓜果蔬菜迎来丰收,海里的鲜货也到了集中上市的好时候。很多朋友忙着囤苹果、晒玉米,...
原创 最... 导读:最好吃的猪肉排行:五花肉倒数第一,后腿肉仅排第二,建议收藏! 在中国人的饮食文化中,猪肉占据着...
原创 买... 买豆腐,选“边上好”还是“中间好”?原来区别很大,先弄懂再买 在众多食材中,豆腐价格便宜,营养却特别...
原创 唐... 咱今天来唠唠唐朝公主吃的“清风饭”,那叫一个讲究,制作工序更是复杂得很,奢侈程度简直让人惊掉下巴! ...
原创 这... 导读:这“4种”排骨,再便宜也别买,超市员工揭秘内幕,快告诉家人! 在家庭餐桌上,排骨是一道备受青睐...
原创 我... 导读:我国哪里的卤鹅最好吃?4个城市上榜,荣昌仅排第2,第一实至名归 在中国饮食文化的版图上,卤味始...
台北士林蚵仔煎:甜辣酱包裹的海... 本文将全方位解读台北士林蚵仔煎这一经典台湾美食,不仅阐述其作为士林夜市“必打卡” 招牌美食的地位,还...
年纪大了要懂吃,推荐八道家常菜...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的身体对饮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营养丰富且易消化的家常菜成为了健康饮食的首选。以下...
上了年纪腰酸腿软没精神?8道家... 人上了年纪,身体机能逐渐下降,腰酸腿软、没精神成了不少中老年人的常态。其实,通过合理的饮食调理,这些...
“秋膘巧进补,冬天少不适”!8... “一场秋雨一场寒”,随着秋季的深入,天气逐渐转凉,正是人们贴秋膘、为冬日健康储存能量的好时机。合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