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計顯示,我國肝病發病率裏,成年人占比為17%~33%,相當於每10個人中就有1人患肝病,而且多是通過飲食發展而來。
身邊朋友總說,得了肝病就不能吃羊肉了?聽聽醫生的解釋
醫生解釋,首先,食物本身都是有益的,能補充營養,而發物的含義,一般要根據具體病情分析,若患病有效食物吃了不但沒有好處,還會加重病情。
拿羊肉來說,羊肉富含蛋白質和纖維素,促進肝細胞代謝,增强肝功能,適量吃對肝臟有益,所以,正常人吃沒有任何問題。
但對於有基礎肝病的人群,羊肉屬於"發物",因羊肉含大量脂肪,屬於高脂肪、多熱量肉食,而過多的脂肪會累積肝臟,引發脂肪肝、肝硬化等。
這才是許多人認為羊肉不能吃太多的主要原因,因多吃羊肉會加重肝臟的代謝負擔,從而不利於肝病的恢復。
醫生提醒:不止羊肉,這3種"肉"少吃,肝才更健康
1、燒烤
烤肉攤點為了節約成本,肉質並不新鮮,還會在肉裏添加有食品添加劑,多吃會新增肝臟代謝負擔。
而且經過炭火(明火)烤制的生肉在高溫狀態下,會發生化學結構變化,產生强烈的致癌物"苯並芘",肉類中的蛋白質在200度以上,還會產生强致癌物"雜環胺"。
過多攝入致癌物,會損害肝臟器官,降低細胞的解毒、代謝能力,易引發肝癌。
2、鹹魚
鹹菜一般作為三餐小食搭配,價格便宜,口感爽脆,許多人喜歡吃,但是多吃對肝臟會造成損害。
所以說鹹菜製作過程中會產生亞硝酸鹽,主要是經過細菌的作用發酵,亞硝酸鹽在代謝後生成亞硝胺,尤其是亞硝胺會損害肝細胞,導致肝代謝能力下降,最終誘發肝病。
3、肥肉
肥肉口感軟糯,許多人反而很喜歡吃,但是多吃肥肉會損害肝臟健康。
肥肉裡面有一種物質稱作"嘌呤",裡面沉積著各種瘦肉精及化工飼料毒素,大量攝入肥肉,會加重肝細胞代謝。
毒素經流肝臟進行解毒、排毒的效率變慢,久而久之,大量毒素累積會降低肝功能,易引發肝臟病變。
肝病常見的2種病症,多留心,若占其一,早做肝檢查
1、异常出血
據醫學研究所觀察,多數肝癌患者在夜間睡眠,會出現一些异常出血的情况,早期多見的是流鼻血。
出現流鼻血這種症狀的原因,主要是肝臟炎症、受損,導致凝血因數合成困難,還有一部分患者是消化道出血,若占其一,建議儘早做檢查。
2、肝區疼痛
根據醫學統計,脂肪肝、肝炎、肝硬化、肝癌等疾病均可發生肝痛。
因肝器官無神經痛,平時無知覺,肝發炎、腫大异常。
肝臟外的肝包膜被撐大到拉緊的狀態,肝包膜被拉扯肝包膜外層的神經末梢細胞,造成右上腹肝區的位置,出現明顯的痛感。
預防肝病一定要趁早,每日堅持做好1事,防治肝病變"簡單"
1、戒酒
酒精對肝細胞有很强的毒性,95%的酒精會被代謝成毒性乙醛,直接影響肝臟中蛋白質、脂肪的代謝,肝臟解毒能力下降,容易導致肝細胞癌向發展。
根據國內調查資料,酒精肝病人在完全戒酒3周左右,肝功能明顯改善,或恢復正常,若有酒精肝,一定要戒酒,否則酒精肝就會越來越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