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經常聽說一句話:早餐是一天當中最重要的一餐。但事實可能並非如此。
一篇發表在BMJ Open Diabetes Research &;Care的研究表明:晚餐可能比早餐更重要!吃的好,有助於减脂、降糖、護心臟!
研究者徵集了平均年齡56.8±0.83歲的健康中老年志願者,單獨干預後對數據進行分析,得出結論:相比起早餐,晚餐對糖代謝的不利影響更明顯,且不管是高GI飲食還是低GI飲食,< strong>在早餐時的差异可能不太明顯。
此外,另一項研究分析了美國近3萬人的飲食數據,在調整了多種協變數後發現:晚餐吃得好能保護心臟,降低冠心病風險!(doi:10.1210/clinem/dgaa354)
可見,晚餐對人體健康的重要程度。
一、長期不吃晚餐是什麼體驗?他們有話說
而有一些人因减肥、加班等原因,沒能按時吃晚餐或者習慣不吃晚餐,如果長期如此會怎樣?小九採訪了幾比特讀者,來聽聽他們的感受如何。
@酥本聞:
之前因為備考,壓力很大,經常吃不下飯,尤其是晚上。再加上每天鍛煉的習慣,大約持續了13天吧,從98斤瘦到78斤,結果大姨媽不來了,還嚴重掉發,臉色也很差,感覺自己醜哭了。
@仙子:
我因為减肥,所以决定不吃晚餐,1個月瘦了七八斤。恢復飲食後,好傢伙,直接給我反彈12斤,心態崩了。
@好好吃飯:
覺得自己太胖,想减肥,又不想運動,就把晚餐去掉了,堅持幾個月,瘦了二十幾斤,可是健康也出了問題。現在得了進食障礙,還在治療中,哎,後悔!如果時光倒流,我肯定不會走這條路。
二、除了短暫變瘦,這些後果在等著
長期不吃晚餐,確實會在短時間內變瘦,畢竟攝入能量少了,但在瘦的同時,往往會伴隨一些健康問題,比如:
1、低血糖
長期不吃晚餐,在熬過漫漫長夜的過程中,容易能量不足而誘發低血糖,出現頭暈、面色蒼白、出冷汗、心慌心悸、四肢發抖等多種不適表現,嚴重的還可能出現精神不集中、昏迷等情况。
2、腸胃疾病
不吃晚餐,胃部長達十幾個小時沒有食物,沒有用武之地的胃酸會腐蝕胃粘膜等其它器官組織,時間久了,可能引發胃炎、胃潰瘍等腸胃疾病。此外,長時間不進食,膽汁會在膽囊淤積,濃度升高後可能形成膽囊結石。
3、體重反彈
一段時間內不吃晚餐,身體會暫時變瘦,但是一旦恢復飲食,體重便會開始反彈。而且,不吃晚餐會導致白天食欲新增,第二天可能反而吃得更多,致使能量總攝入量較高,最終導致發胖。
4、降低免疫力
長期不吃晚飯,身體各大器官的營養供給不足,很容易導致營養不良,時間久了,身體抵抗力自然就下降了。
5、精神不佳,心情不好
不吃晚飯肯定會有饑餓感,你可能體驗過,在這種這種狀態下,人的情緒也會受到影響,容易出現焦慮、不安、心情不好等負面情緒。時間久了,精神狀態也會變差,容易心慌虛弱,影響夜間正常睡眠。
可見,長期不吃晚餐會帶來多種嚴重後果,為了健康起見,建議大家還是老老實實地、健康地吃晚餐。
三、晚餐這樣吃,健康又瘦身
晚餐如果吃的對,不僅能控制體重,還有利身體健康。那麼,晚餐應該怎麼吃?
·多吃蔬菜,合理搭配
晚上人們的活動量低,能量消耗少,建議飲食儘量清淡一些。一般來說,合理的晚餐應滿足四點:以蔬菜為主,約250g左右;主食適量,約1~2兩,可輪換吃;適量攝入高蛋白食物,約1兩左右;幹稀搭配,偶爾可以喝點粥和湯。
·寧吃早,不吃晚
腸胃消化需要一定的時間,大約4小時左右,所以晚飯時間儘量安排得早一點,以6~7點最為合適。太早吃晚餐容易餓,太晚吃腸胃又來不及消化,影響睡眠。
·少油炸,多蒸煮
儘量以蒸、煮、燉等管道為主,這些烹飪管道產生的熱量、脂肪會低一些,而油炸、煎炸等容易導致能量攝入超標。
·七八分飽即可
這一點其實很好理解,如果吃得太多,容易導致能量過剩,同時新增胃、肝、胰腺等消化器官的負擔,危害身體健康。所以,老話說的"飯吃七八分飽",還是有一定道理的。
則要在,如果長期不吃晚餐不僅不能瘦身,還可能"招惹"多種健康問題,建議大家根據以上建議,讓自己的晚餐吃得既開心,又健康吧!
參考資料:
[1]晚餐可能比早餐更重要!這麼吃可以减脂降糖護心臟!.醫學新視點.2021-08-15
[2]不吃晚飯能减肥?只是想得美,後果很嚴重!.人衛健康. 2017-08-18
[3]協和專家:不吃晚餐的減肥法危害大,合理晚餐有"四要素",還有"五不宜".醫學界內分泌頻道.2021-04-03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
i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