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高血脂是"三高"之一,也是一種常見的代謝性疾病,通常是指血漿中的甘油三酯或總膽固醇水准升高,也包括低密度脂蛋白的升高,以及高密度脂蛋白的减少,常發生於中老年人群,患者通常需要清淡飲食。
朱大爺是一名高血脂患者,血液中的膽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准都是偏高的,醫生告訴他要注重清淡飲食,朱大爺照做了。平時除了吃他汀之外,朱大爺非常注重食材的選擇,猪牛羊肉一概不碰,餐桌上更多的是綠色蔬菜。
朱大爺保持飲食清淡一段時間後,發現自己的體重輕了,於是他覺得自己减肥成功,血脂肯定降低了,正想去醫院問醫生,需不需要停藥,結果檢查結果卻告訴他,血脂基本沒降。這就令朱大爺非常苦惱了。
其實,出現朱大爺這種問題的人想必不在少數,尤其是一些迫切降脂,希望效果立竿見影的人,通常在控制飲食一段時間後,體重輕了,但是血脂卻沒有跟著降下來,這裡面其實也有一些問題。
先跟大家科普一個觀念,體重≠體質,我們的體重減輕之後,並不一定體脂率就降低了,而我們降脂减肥,主要减的其實是體脂,體重只是减肥成功的一個外在表現,但不是唯一標準。所以,有的人在體重減輕之後,身材卻沒有多大變化,體脂率還是很高,高血脂問題也依舊嚴重。
明明清淡飲食了,為什麼血脂遲遲降不下來?
可能有4方面原因,接下來就為大家一一羅列。
原因一:營養攝入不均衡
就拿朱大爺來說,平時吃飯,吃的最多的就是水煮西蘭花,或者是一些別的清炒時蔬,這些綠色蔬菜確實很健康,營養價值也很高,但是不可能代替肉類,更不可能直接降脂。
要知道,在我們人體內,是存在脂肪酸的,這種物質在血脂的運轉、代謝方面就有一定的作用,尤其是不飽和脂肪酸,對於血管的疏通調節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但是,有些脂肪酸是人體無法合成的,需要我們通過飲食,尤其是葷食來攝入,一旦清淡飲食過了頭,减少了這些脂肪酸的攝入,體內的血脂代謝就容易出現問題,不利於降脂。
脂肪是人體必須的營養物質,我們要做的應該是控制攝入量,而不是杜絕攝入。
對策——
在肉類中,很多的白肉,比如說蝦肉、魚肉、雞肉這些,都是脂肪含量比較低,營養價值卻豐富的肉類,高血脂患者可以經常吃,而猪牛羊肉這樣的紅肉,一星期吃一兩次也不會有大問題,適量就好。
原因二:攝入過多的精製碳水
我們的主食種類其實是比較固定的,南方主要是以白米飯為主,北方則主要是以麵食為主,包括麵條、饅頭這些主食。當然,現在雖然經濟的發展,南北差异的縮小,北方也有不少人吃米飯,南方的饅頭麵條也不少,但是不論是哪一種,都屬於精製主食。
何為精製?主要是指莊稼收割之後,為了口感更好並方便腸胃消化吸收,會去除穀皮、胚芽等部位,同時也就去掉了大量的膳食纖維,剩下來的都是高澱粉化合物,也就是精製碳水,我們也把這類主食歸到素食裡面。
但是精製主食和其他蔬菜有個最明顯的不同,它的熱量高。要知道,很多人之所以肥胖,並不是因為吃了多少肉,而是因為吃了太多飯。澱粉在我們體內會轉化為脂肪和糖類,會導致血糖升高,而胰島素降低血糖的一個途徑就是把多餘的能量轉變成脂肪,促進糖類的消耗,這樣一來,血脂自然就高了。
對策——
高血脂患者三餐要减少精製碳水的攝入,平時吃飯的話,米飯盛小半碗就夠了,如果擔心吃不飽,可以嘗試粗細搭配,把五穀雜糧當成主食來吃,交替食用,也可以幫助减少碳水的攝入,而且同樣可以頂飽。
原因三:脂質代謝异常
人體內的膽固醇大部分都是肝臟合成的,剩下來的一部分可以通過飲食攝入,我們保證飲食清淡之後,攝入的膽固醇確實可以减少,但是自身合成的膽固醇卻不會受到太大影響。如果患者的年齡比較大,脂質代謝速度比較慢,即便是减少了膽固醇、脂肪的攝入,血脂也可能依舊偏高。
對策——
我們應該注重脂類物質的消耗、代謝,通過單純的清淡飲食不足以降脂的話,可以配合運動。比如說每天慢跑15分鐘,可以幫助燃燒卡路里,减少脂肪堆積,同時還可以加快血液迴圈,促進膽固醇的代謝。需要注意的是,老年人跑步要貼合自身情况,儘量不要運動過度,以免磨損膝蓋。
原因四:甲减問題
甲狀腺是我們人體內的一種重要腺體,負責分泌甲狀腺激素,對於機體的內分泌平衡有著重要的調節作用。甲减就是甲狀腺功能减退,患者經常會有頭暈乏力、失眠多夢、手脚冰涼等症狀,這對於人體的脂質代謝也有影響。
甲狀腺激素在人體內可以幫助新增基礎代謝率,並且促進膽固醇的代謝,所以當出現甲减,甲狀腺激素减少的時候,膽固醇的代謝能力就會降低,所以血脂就會升高。
對策——
出現這種問題,應該先注重甲狀腺的檢查和治療,可以通過口服藥物直接補充甲狀腺激素,不過要提前瞭解好副作用,以免引起藥物過敏等問題。
結語:明明清淡飲食了,血脂遲遲降不下來,可能和營養攝入不均衡,吃了太多的高碳水主食有關,也有可能是患者伴隨脂質代謝异常,或者是甲减問題,需要及時找到原因,並積極調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