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眾所周知,一個完整的肝臟可以維持人體的新陳代謝、解毒、生產和免疫等多項工作,為身體健康打下良好的基礎。日常生活中不良行為有很多,但都會損害肝臟,導致肝功能越來越差。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公佈的一組數據,全球目前有高達4億的肝病患者,其中我國占了一半以上,可見,保肝早已成為大家關心的問題,特別是在我們中國這樣的肝病大國中。
肝病頻發可能與這6種生活方式有關
1、過量飲酒
酒精代謝後產生的化學物質會損害肝臟,降低肝臟過濾和淨化血液的能力,削弱其解毒作用,使肝臟損害加重,容易引起肝硬化和腹水。
2、暴飲暴食
吃太多食物不僅會新增腸胃壓力,還容易導致熱量和體內脂肪攝入過多,新增氧自由基,使肝臟壓力變重,導致肝臟受損。
3、習慣憋尿
尿液中含有大量經肝臟代謝的毒素,如果經常憋尿,會導致很多毒素滯留在體內,一旦回流,很容易讓肝臟"中毒"。
4、隨意吃藥
很多藥物都有一定的不良反應,必須經過肝臟代謝,如果不遵醫囑亂吃藥,會破壞肝臟,造成病理性肝損傷。
5、油炸食品
油炸食材不僅含有大量脂肪,而且植物油的不斷加熱很容易產生有害物質,如果長期食用,很容易引起輕度脂肪肝。
6、喜歡吃生肉
生肉食物很容易滋生一些肉眼看不到的病菌,如果經常服用,很容易造成肝細胞死亡,加速肝病惡變。
肝病通常有哪些症狀?
1、尿液顏色呈濃黃色
一旦出現這種現象,就說明肝功能被破壞,膽紅素不能立即代謝,導致尿液不能進行正常的新陳代謝,從而導致尿液的顏色像茶一樣濃稠。
2、口中有强烈的氣味
肝功能下降後,體內的尿素氨、尿素氮等含有异味的物質不能正常代謝,只能根據呼吸系統進行代謝,這反而會導致呼吸間有强烈的惡臭。
3、牙齦腫脹、疼痛和出血
肝功能异常後,無法正常參與凝血因數的產生,導致凝血因數總量不足,一旦身體出血是很能緩解的,特別是在刷牙和漱口時,牙齦很容易流血。
4、噁心和幹嘔
肝臟出現問題後,無法正常代謝膽汁,無法充分地讓食物消化,導致胃、腸內沉積大量垃圾,從而引起食欲減退等症狀,比如噁心、幹嘔等現象。
李蘭娟研究肝病50年,總結出3條經驗,肝不好的人,建議收藏
1、不要熬夜
經常熬夜,其實也算是一種肝損傷的行為。雖然不容易立即造成肝損傷,但長期熬夜會使各器官的血液不能立即回流到肝臟,損害肝臟的排毒和修復,進而無形中加重肝損傷,所以一定不要熬夜。
2、多喝水
水可以在血液迴圈系統的整個過程中起到滋潤肝臟的作用,對於肝不好的人可以嘗試多喝水,有利於我們的肝臟進行排毒。
3、堅持鍛煉
當代人變得越來越懶,加上工作壓力很大,所以健身鍛煉的時間屈指可數。久而久之,身體的免疫力就會下降,更容易患有肝病,囙此我們再忙也建議每天運動30分鐘以上,但要注意選擇能緩解壓力的運動,不要讓自己大量出汗或過度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