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比特即將60歲的中年男子,林先生最為驕傲的就是當大部分人檢查出三高來的時候,他很自豪的說自己從沒進過醫院。
林先生在日常生活中很注重養生保養,每天一三餐少鹽少油,並且積極散步,打球鍛煉身體。就在今年2月份,林先生體檢時查出大便隱血呈陽性,因為有痔瘡所以沒有放在心上,在家人的强烈要求下林先生去醫院做了個無痛腸鏡檢查,發現結腸有塊約2×1. 8釐米的息肉,醫生說癌變的幾率非常大,需要儘快切除做活檢。
果不其然,活檢結果顯示大腸癌早期。
一、患上腸息肉,有什麼症狀?
據悉,近80%的腸癌都是從息肉演變而來,可想而知腸息肉的危害有多大,腸道裏若出現息肉,一般會有哪些症狀呢?
1.腹痛
一般來說患者發生腸息肉時是會出現腹痛症狀的,如果如果息肉較大並且持續生長,導致出現堵塞腸道的現象,排便時會對息肉造成擠壓導致腹痛。但因為日常生活中腹痛太過常見,所以很多人並不會在意。
2.腹瀉
腸息肉是可以引起腹瀉的,其原因可能與腸息肉對感染的易感性新增,或者腸息肉患者腸腔內生態發生异常導致的。使得腸道功能紊亂,囙此才會出現腹瀉。日常生活中如果出現反復腹瀉,粘液便出現時我們就要重視起來。
3.大便帶有"凹槽"
當大便出現凹槽時那麼一定與腸息肉、腸癌、痔瘡等疾病有關。正常情况下大便應當是圓柱形的,但是同時也會受到腸道以及肛管的影響,一旦發現大便有凹凸現象,就要警惕是腸道系統存在占位性病變導致的。
二、到底要不要切?
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息肉到底是什麼!簡單來說息肉就是人體黏膜組織上的贅生物,是身體多餘的東西。息肉本身其實並不嚴重,但如果放任不管的話可能會發生惡變。醫學界早已有明確的定論,有80%-95%的大腸癌都是由起初的息肉演變而來的。
由於腸息肉多數沒有啥症狀囙此只能通過胃腸鏡才能檢查出來,那麼有人就說了既然不是所有息肉都會發生癌變那息肉到底要不要進行切除。
醫生建議:
1.炎症性的息肉可以用藥物來進行治療,等到炎症好了後就會自動消除。當然如果直接切除自然是最好的。
2.腺瘤性息肉,那就必須按照病人的實際情況擇期內鏡下切除。
3.如果息肉已經癌變那就要馬上安排手術,不要拖延,至於是腸鏡下切除,還是外科手術切除,則需要醫生的專業判斷。
總結
日常生活中我們一定要保持警惕,如果有以上三種排便情况一定要諮詢醫生,並且生活中我們也可以定期做腸胃鏡檢查,讓自己身體保持健康狀態。
參考資料:
1.《腸道息肉"拖"成腸癌專家提醒:40歲以上人群都應做一次腸鏡》長沙晚報掌上長沙2021-03-18
2.《腸息肉會有什麼不適感?症狀早感知早治療!》丹東市第一醫院六道口院區2020-11-26
3.《不起眼的腸息肉,不經意間就癌變……》醫學論壇網消化肝病2021-04-30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