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疾控專家:華南海鮮市場疫情或冷鏈引入病毒
近日,中國疾控中心中國現場流行病學培訓專案主任馬會來在接受採訪時表示:2020年武漢華南海鮮市場的新冠肺炎疫情,可能是由由冷鏈產品引入病毒的。
武漢華南海鮮市場的產品供應鏈眾多,包括來自20多個國家的冷鏈產品和動物製品。據瞭解,在這些供應鏈國家中,有些在2019年年底前就報告了存在新冠病毒陽性樣本,或者發現了與新冠病毒有關的病毒。
2020年,在我國國內疫情控制效果非常好的時期,北京新發地市場和大連海鮮公司先後發生新冠肺炎聚集性疫情,且這兩次疫情發生前,北京連續56天、大連連續111天沒有出現本土疫情。專家通過病毒核酸和血清抗體檢測、流行病學調查分析、分子流行病學溯源等多方調查,綜合多項溯源調查證據,最後均證實病毒是從境外其他國家或地區,通過冷鏈輸入我國的。< /p>
之後,中國發生的幾次本土疫情溯源結果也都表明:新冠病毒能够通過冷鏈運輸實現遠距離傳播!
在國外,2020年上半年,有至少30家不同國家和地區的屠宰場、型肉聯廠、海鮮加工廠等發生了新冠疫情,均存在病毒可能通過冷鏈運輸傳播,並造成感染、擴散的共同特徵 strong>。
馬會來表示,國內外的證據均表明:新冠病毒是可以通過進口冷鏈食品等途徑,從疫情地傳入沒有疫情的國家和地區的。這些證據同時也高度提示:2019年底在武漢華南海鮮市場發生的新冠肺炎疫情,可能是通過冷鏈引入病毒的。
這次能找到病毒源頭嗎?
2019年底新冠疫情爆發以來,武漢華南海鮮市場曾一度被認為是病毒發源地,但其實早在2020年1月26日,《科學》網站就曾發文稱,華南海鮮市場可能並是新冠疫情源頭。
2021年6月8日,世衛組織發佈了新冠病毒全球溯源研究中國部分的報告,報告指出:華南海鮮市場不是新冠疫情的發源地。
8月27日,美國國家情報總監辦公室公佈了新冠病毒溯源報告的非機密摘要,認為新冠病毒不是生化武器創造出來的,也幾乎不可能是基因工程編輯而來的,但對病毒的真正源頭,仍然沒有得出明確的結論。
現在已經證明了華南海鮮市場不是疫情的源頭,多方證據也表明病毒可能是通過冷鏈運輸從別的國家傳過來的,那麼病毒的源頭到底在哪裡?什麼時候才能找到新冠病毒的真正源頭?還需要世界各國的科學家們團結協作,共同努力。
資料來源:中國新聞網、科技日報、北青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