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後,腦梗高發,識別五個訊號,少做四事,多吃三物,防住腦梗
腦梗塞與腦溢血統稱為"腦卒中",是致死率和致殘率非常高的一種疾病!而秋分以後,天氣逐漸轉凉,更是進入了腦梗的高發階段。
此時不管是對於有心腦血管疾病病史的患者,還是健康的中老男人,都要做好預防工作,因為這種疾病極其兇險。
秋分後,腦梗高發,識別五個訊號,少做四事,多吃三物,防住腦梗
秋分後,腦梗高發,識別五個訊號,防住腦梗:
訊號1、舌麻、眼震
舌頭出現麻木,吞咽出現問題,視力也出現異常,眼睛模糊,眼震,一般這種情況都會持續十幾分鐘,然後短暫消失,隨後可能會直接引發腦梗塞。
這些都是腦梗塞引起的純運動性輕偏癱,因為症狀不是特別明顯,很容易被忽視。
訊號2、一側肢體麻木
這種情況往往具有不對稱性,肢體的一側會出現沉重感,灼燒感,嚴重者還會有刺痛的感覺,這是腦梗發生前的訊號。而很多的老年人會單純性的出現一隻手麻木,就很容易被忽視,所以日常還是要多瞭解一下腦梗的知識,有助於及時發現,避免腦梗的發生。
訊號3、哈欠不斷
打哈欠是一個日常非常常見的表現,但是對於中老年人是不可忽視的,因為腦梗塞的主要症狀之一也是打哈欠。這是因為腦動脈硬化或者是管腔狹窄導致腦缺血出現的症狀,對於腦梗塞發病的人群研究資料顯示,其發病前出現頻繁打哈欠的比例高達80%。
訊號4、四肢失調
腦梗引起的四肢失調往往表現為下肢比較沉重,以脚踝部最為明顯,上肢較輕,面部最輕。也可以自己做一個小實驗進行驗證,病人將前臂外旋、伸直,以示指觸自己的鼻尖,先慢後快,先睜眼後閉眼,反復上述運動,如果無法準確做到指觸自己的鼻尖,則要引起重視。
訊號5、吐字不清、胡言亂語
腦動脈供血不足,就會影響大腦皮層的語言中樞,從而就容易出現暫時性吐字不清或講話不靈。情况比較嚴重的患者還,還會出現自言自語,詞不達意,甚至胡言亂語等語言表現。
秋分後,腦梗高發,少做四事,防住腦梗:
第一事、酗酒
酗酒是引起腦梗塞的重要原因之一。
飲酒會引起血壓增高或凝血機制改變和腦血流加速而引發心腦血管疾病。相對於平時而言,節假日的心腦血管疾病發病率也高於其他時間,原因就是節日假日聚會比較多,飲酒過量的機會也比較多。
第二事、喝含糖飲料
近日,美國發佈的一項新成果顯示:喝含糖飲料會提高死亡率。
哈佛大學的專家分析發現:如果每天飲用含糖飲料1-2杯,將新增26%的2型糖尿病風險,新增35%非致命性心肌梗死或猝死風險,新增16%中風風險。所以預防腦梗,飲水方面也要多加注意。
第三事、大魚大肉
一般人到中年以後少不了的就是應酬,而應酬往往是在晚上,飲食一般也都是三高食物。
"高油、高鹽、高糖"和"濃油赤醬"炮製出來的食物,長期的攝入,會導致血管裏的脂肪越來越多,血管老化也越來越嚴重,這就容易引起血管堵塞。
第四事、熬夜
熬夜時,身體會分泌腎上腺素,腎上腺素會導致血管异常的收縮,血液流通會减慢,新增血管負擔。現時人口總死亡率中,有46%左右是心腦血管疾病導致的。所以日常避免一些傷害血管習慣,對於身體健康是至關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