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透析22年,49歲男子全身多處骨骼“溶解”,身高只剩一米五
admin
2021-09-06 18:26:13
0

原標題:透析22年,49歲男子全身多處骨骼"溶解",身高只剩一米五

自從患上尿毒癥,張叔的每一天都過得很艱難,用他自己的話說:"不知道哪天就看不到明天的太陽了。"

張叔今年49歲,人長得乾瘦黝黑,皮膚鬆弛,不開口詢問別人還以為快60歲了。

然而算上今年,他已經做了整整22年的透析。用肉眼看,他的手指已經頭的地方要比普通人短得多。

而在X線下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張叔的手指骨頭已經出現"溶解"改變,特別是兩隻大拇指,遠端關節幾乎完全溶解了。

圖源:腎上線

此外,張叔全身多處骨骼也出現了"溶解"現象,本來1米7的個子,現在只剩不到1米5

難道張叔練了"化骨綿掌"?事實是,張叔患有腎性骨病,是由慢性腎臟病導致的骨骼形態改變。

一、尿毒癥的併發症,有多可怕?

腎病是全身性疾病,不僅影響腎臟,其危害可覆蓋全身器官。尤其是尿毒癥患者,由於其他器官組織受損,各種併發症接踵而來。

1、尿毒癥腦病

尿毒癥性腦病是常見併發症之一,由毒素在大腦裏大面積儲蓄引起,對神經系統造成嚴重影響,患者會發生行為异常、幻聽幻視、語無倫次等表現。

王老漢(化名)就是一比特尿毒癥患者,最近常常在家胡言亂語,神神叨叨。老伴以為他"中邪",還請了有名的"大仙"來叫魂。誰知王老漢未見好轉,反而大吵大鬧起來,稱有人要殺自己,最終好幾個人聯手摁住他,把他架往醫院。

2、甲狀旁腺功能亢進

尿毒癥會出現鈣磷代謝异常,隨著血磷的增高,高磷血症可引起甲狀旁腺激素分泌新增,導致甲狀旁腺功能亢進。

家住象山的餘女士(化名)尿毒癥4年,一直在做腹透治療。最近一年來,她發現自己變醜了,頜面部出現畸形,身高體重也嚴重縮水,鄞州二院腎內科包蓓豔主任表示,這是尿毒癥併發症"甲狀旁腺功能亢進"引起的改變。

3、心血管疾病

腎功能缺失,毒素在身體中堆積,可影響正常的循環系統,影響血壓、血糖等多項指標,最終導致心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是尿毒癥最常見、最嚴重的併發症,是導致患者死亡的首要原因。

4、皮膚問題

皮膚病常出現在尿毒癥早中期,當體內毒素積累到一定程度,會反映在皮膚上。早期症狀多為乾燥、脫屑、奇癢難忍,不少患者會不停抓撓,導致皮膚破裂,甚至感染。

5、消化道問題

尿毒癥的病人往往會合併消化道出血,主要原因是體內毒素積蓄,可損傷消化道黏膜,引起慢性出血。早期患者會表現為食欲不振,如果病情加重,則會出現噁心、嘔吐等症狀,常被誤以為是胃炎或是消化道疾病。

二、透析的尿毒癥患者能活多久?

血液透析、腹膜透析是尿毒癥治療的主要管道,通過將血液、腹膜液引入透析機,進行物質交換,以達到排出廢物、維持酸堿平衡的目的。

如果尿毒癥患者不透析,體內毒素越積越多,隨著血液迴圈影響其他臟器,剩餘腎功能又無法滿足基本需求時,患者會少尿甚至無尿,最終會水鈉瀦留、胸腔積液、心包積液等,誘發死亡。

那麼,接受透析的患者能活多久呢?

來自斯坦莫爾的馬赫什瑪獲得了"全球透析時間最長"的吉尼斯紀錄,今年61歲的他,已經透析43年。在我國,透析20~30年的病人比比皆是,具體能延長多久生命,取決於以下幾點因素:

·併發症:心血管疾病是尿毒癥併發症的死亡首因,當患者合併心衰、高血壓、貧血情况時,壽命會更短;

·疾病基礎:一般來說,繼發性腎病引起的尿毒癥,生存率會低於於原發性腎病;

·代謝性酸中毒:代謝性酸中毒會通過新增蛋白的降解、加重骨疾病,糾正代謝性酸是治療目標之一;

·身體體質:患者體質如何,是否適合透析,是否規律透析等,也會影響壽命。

三、腎有沒有問題,看小便就知道

尿液是腎臟的"代言人",腎是非常隱忍的器官,當出現明顯症狀時,往往病情已有進展。囙此,觀察尿液可以幫助我們儘早排查腎臟情况。

-尿量异常

正常狀態下,成年人每天排尿1500毫升左右,若是喝水减少或大量出汗,尿量會相應减少。但若是一天尿量少於400毫升(少尿,或者多於3000毫升(多尿,則應警惕腎臟疾病。

-尿色异常

正常尿液呈透明色,喝水不多時呈淡黃色。當發現尿液出現發紅、洗肉水色、濃茶色等,排除飲食影響,有可能是腎病徵兆。

-泡沫增多

小便泡沫多,且超過2分鐘時間沒有消散,則說明尿液含的蛋白質較多,說明泌尿系統出現一定的問題,可能是腎病。

尿毒癥的體驗並不比癌症輕鬆,除了要定期透析,還要關注併發症,及時調整治療方案,才能讓患者獲得更長的生存期。

參攷案例:

[1]透析22年,全身骨骼"融化"?醫生道出真相是……,中國醫學論壇報,2021-08-09

[2]雷蘭.得了尿毒癥還能活多久?這裡的答案讓人安慰[J].家庭生活指南:下旬刊(5):1.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保存螃蟹,别直接放冰箱了!老渔... 导读:保存螃蟹,别直接放冰箱了!老渔民亲授3招,放7天都鲜活好吃! 在日常生活中,螃蟹因其鲜美的味道...
飞行嘉宾胡静惊喜加盟,《这里很... 今晚(10月14日),湖南卫视芒果TV饮食文化探索类节目《这里很好吃》寻味之旅继续前行。最新一期节目...
清远英德这款新罐头正在南方餐桌... 在广东人的餐桌上,豆豉鲮鱼罐头是一代人的味觉记忆。但如今,一场源于清远英德山林的“风味革命”正在悄然...
无需攻略!这个保定隐藏的“晒秋... “奔县”去 小编为您推荐一个 自带“松弛感”的神仙小城 保定易县 这里没有复杂的攻略 只有漫山遍野 ...
原创 古... 现在,我们习惯一日三餐,很多人对于三餐中哪餐最重要争论不休,但是却不知道,大多数古人一天是只吃两顿饭...
豫见非遗新青年:韩云菲 传承美食文化 守护家乡味道 新安县烫面角,一款集包子与水饺之精华的传统美食,凭借独特的烫面工艺,深...
品味上海葱油拌面的简单香气与制... 在上海的弄堂里,一碗葱油拌面的香气能唤醒整个清晨。这道看似简单的小吃,却有着让人念念不忘的魔力,关键...
包韭菜饺子,牢记“2放3不放”... 说到饺子,可是咱北方人的最爱,尤其是韭菜馅饺子,那叫一个香!现在天凉了,韭菜也正鲜嫩,下班后去菜园里...
原创 炒... 牛肉作为家常菜中的“硬菜”,以其高蛋白、低脂肪的特点深受喜爱。然而许多人在家烹饪时常常遇到肉质发柴、...
以“粤艺台鲜”重塑高端宴饮新范... 上海阿纳迪酒店中餐厅「源宴」正式焕新大菜单,行政主厨周新勇(Gary)以粤菜非遗技艺为基底,融合浙江...
热油激香绝了!凉拌花菜,蒜辣 ... 重庆的夏日常常热得让人喘不过气,这时候餐桌上最受欢迎的,往往是一盘清爽开胃的凉拌菜。在众多选择中,凉...
这位元老级中国烹饪大师提议,宴... 宴席之上,冷菜常为点睛之笔。传统做法,无论八碟抑或六碟,多循旧例,荤素各半几成定式。然时代变迁,社会...
酸菜炒粉条 “妈,今儿晚上吃啥?” “渍菜粉。” “耶!” 这大概是我童年里最经典的对话之一。只要听到这三个字,...
原创 加... 在探索美食的旅途中,油炸馍以其独特的魅力俘获了无数食客的心。它不仅外观诱人,更在口感上达到了令人难以...
掉秤快的主食排行榜,红薯倒数第... 减肥太难熬?最折磨的不是运动,而是眼睁睁看着美食却不能痛快吃!为了瘦,有人干脆彻底节食,连主食都一口...
江苏南京盐水鸭的咸鲜风味与制作... 在南京,素有“无鸭不成席”之说,而盐水鸭更是鸭肴中的翘楚。这道看似简单的水煮鸭,实则蕴含着金陵厨人数...
四川龙抄手的薄皮馅多与汤底选择 在成都,龙抄手与钟水饺齐名,都是点心界的翘楚。龙抄手以其薄如蝉翼的外皮和饱满的馅料,以及多样的汤底选...
浙江金华火腿的腌制工艺与炖汤用... 金华火腿,这一抹亮丽的火红色,是浙江饮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风景。其独特的腌制工艺与醇厚的炖汤风味,历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