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護腺被稱為男人的"生命腺",重要性可見一斑。但近年來,男人這個重要器官卻日漸衰弱,問題頻出。
資料顯示,由於早期前列腺癌的症狀與前列腺增生的症狀相似,約80%的前列腺癌確診時已處於癌症晚期。
前列腺癌也是惡性腫瘤,危害程度可想而知。
一、已開發國家5年生存率近100%,我國不足70%,差距在哪?
前列腺癌是全世界範圍內位居第二的男性腫瘤,發病年齡集中在65~80歲,且年齡越大,發病率越高,60歲以上患者比重高達93%。據統計,2020年中國新發前列腺癌患者約12萬人,仍在不斷增長。
與此同時,前列腺癌的死亡率也在逐年遞增。與西方發達國家近乎100%的5年生存率相比,我國前列腺癌的5年生存率還不到70%,相差較大。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了這30%的差距?
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首席專家葉定偉教授透露,我國攝護腺癌症患者早期初診比例低,許多都是在中晚期才發現,這個時候已經無法獲得良好的生存率了。此外,我國前列腺癌基因組學的研究尚有很大空白,導致患者無法獲得精准治療。
現時,歐美國家開展使用PHI指數(攝護腺健康指數)對前列腺癌進行篩查。通過名額,可精准"揪出"早期前列腺癌患者。可惜的是,這組數據只應用於歐美人群,亞洲人群缺乏相關研究。
二、2個檢查"揪出"前列腺癌
《前列腺癌篩查專家共識》明確了前列腺癌的三類高危男性人群:
1、年齡>50歲;
2、年齡>45歲,且有家族史;
3、40歲時的基線PSA血象名額>1ng/ml。
對於這三類高危人群,專家提議每年做一次攝護腺特异抗原(PSA)篩查。
很多人第一次聽說PSA篩查,其實除了直腸指檢,PSA篩查也是發現早期前列腺癌的重要手段。
直腸指檢"簡單粗暴",醫生將手指伸進肛門,用手觸摸攝護腺的質感,查看是否存在結節、腫塊等。直腸指檢費用較低,而且無創,但過程可能有較為明顯的痛感,患者容易有羞耻感。相對而言,PSA篩查只需要抽血,更加方便,且痛苦感小。
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泌尿外科邢念增教授介紹,血清PSA檢查正常範圍為0~4μg/L,如果結果<1.0 ng/ml,那麼3~5年後再做篩查即可;如果結果>1.0 ng/ml,則建議每1~2年篩查一次;如果結果>4μg/L,就需要進一步確診。
三、前列腺癌早期發現治癒率高
現階段,前列腺癌的治療以根治手術為主,術後配合放療和化療。
早期患者進行根治性切除術後,治癒率可達95%以上。若是通過腹腔鏡內手術,還能保留攝護腺的部分神經和控尿功能,患者在術後6個月~1年左右即可恢復。
其實,早期前列腺癌是有迹可循的,患者會出現排尿异常,例如排尿細長、尿不盡、尿頻、尿急、夜尿增多等迹象。如果腫瘤壓迫直腸,還可引起大便困難或腸梗阻;壓迫輸精管,可引起射精缺乏。
這些症狀與其他前列腺疾病相似,容易混淆,患者需更加注意。
四、保護攝護腺,牢記四個辦法
攝護腺一旦生病,不僅影響生殖健康,嚴重時還可導致男性不育。那麼,日常生活中,可以做些什麼保養攝護腺呢?
·別憋尿
冬天是前列腺疾病高發季節,這與天氣寒冷,排尿减少有關。
在低溫環境下,攝護腺交感神經的興奮性會明顯增强,導致尿道內壓力新增,加重前列腺液的淤積。如果這個時候再憋尿,排尿次數减少,會導致新陳代謝速度變慢,加重症狀。
·多喝水
多飲水可促進排尿,還能幫助稀釋尿液,沖刷尿道,避免泌尿感染。飲水太少,尿液過於濃稠,可對攝護腺造成刺激,長此以往可引起炎症。
·規律性生活
長期沒有性生活、性生活過多,對於攝護腺都是不利的。夫妻生活時,攝護腺、精囊會高度充血,結束後會逐漸恢復正常。若長期沒有性生活,攝護腺會持續處於高張力狀態,前列腺液淤積,不利於健康。若長期過度性生活,則攝護腺可能反復充血,亦對健康有影響。
·限制飲酒
攝護腺是對酒精比較敏感的器官,飲酒後會充血,且酒精濃度越高,腫脹程度也就越高,長期如此,就誘發炎症等問題。
從預防、篩查、診斷、治療到康復,每一步都是防治前列腺癌的關鍵。當出現相關症狀,應積極就醫,無論早期還是晚期,患者都應保持良好的心態,對治療起到正面作用。
參考資料:
[1]已開發國家前列腺癌5年生存率近100%,我國僅70%餘下空白如何填補?.上觀新聞.2021-07-11
[2]早期前列腺癌幾乎沒有症狀,只能靠體檢發現.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 2016-08-12
[3]男性對抗前列腺癌50歲後每年體檢時抽血增查PSA.羊城晚報.2014-09-25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