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哪個地方,都有幾種當地人最愛的小吃,這些小吃看起來很不起眼,做法也並不是多特別,但它陪伴當地人走過了歲月,食物帶給人們的不光光是味道,更是一種特別難忘的回憶。
在廣東惠州,就有這樣一種小吃,這種小吃已經有300多年的歷史了,是多有當地人記憶深處裏的美味。路邊的叫賣聲,食物本身自帶的香氣,連老奶奶都會聞著香味趕來,雖然掉光了牙齒,還是忘不掉這種小吃。
聽老人說,這種小吃的名字與惠州話裡面的祖母有關,在那邊"阿嬤"就是祖母的意思。阿嬤叫,阿嬤叫,光聽這個名字就能感到很親切,其實這種小吃的做法特別簡單,用白蘿蔔絲、蝦米、肉粒和調好的麵粉漿,然後在小網簍裏放入油鍋裏炸就好了。
這種小吃需要小火慢慢的炸,炸好的小吃好像一個小碗,經過油炸後變得外酥裏嫩,有著蘿蔔的清香,也有一絲蝦米的鮮,尤其是剛剛出鍋的阿嬤叫,又香又香甜,一般的油條、糖糕都是沒辦法相比的。
以前這裡賣阿嬤叫的人很多,但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這種小吃越來越少,只有在極少的店裡才能找到這種小吃,而且有時候好不容易找到的阿嬤叫,卻沒有小時候的味道,用他們的話說,這東西已經失傳了。
聽說塔仔湖路那裡還有這種獨特的小吃,不少食客說這裡的味道還是那個味道,據說老一輩的惠州人都知道這家店。店裡面破破爛爛的,甚至連招牌也沒有,門上面還寫著"不定時開門",老闆也是非常的任性。
經營小店的夫婦兩都很熱情,有時候會出去打麻將,這也太佛系了吧。小店裡面賣的有雞腿雞翅,還有阿嬤叫。能吃到阿嬤叫完全是憑運氣才能買到,經常一炸出來就賣完了,有時候買不到只能買上一點雞腿回去。
上午老闆一般是不開門的,下午可能五點半左右,不過為了能吃到阿嬤叫,還是要提前去一會。很多人都很喜歡這裡的阿嬤叫,經常有人開著車來買,甚至也有人開賓士來賣,都是直接買一大兜就回去了。
我想,對著這種美食的愛好絕對不止這些人,更有許許多多的惠州人,都愛著這種小吃,會為買不到而心生怨氣,也會為能吃到而感到欣喜若狂。
大家知道這種小吃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