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所以能够有源源不斷的能力,依靠的是血液迴圈系統,將人體活動日常所需的養料運送到各個器官,而運輸血液的通道就是血管,小腿上面的血管是我們需要關注的。
01
為什麼小腿被稱為"第二心臟"?
人體血管主要分為動脈血管、靜脈血管以及毛細血管,其中靜脈血管中的血液含量是最多的,需要依靠心臟回吸來完成血液迴圈。不過,小腿上的靜脈血管,由於重力影響,回流血液相對更困難,尤其是對於一些長期站立的人來說,還容易出現靜脈曲張。
不過,小腿的肌肉活動可以幫助擠壓靜脈,讓靜脈內的血液受力,更快流向心臟,在此基礎上,小腿內還存在瓣膜,瓣膜能够防止血壓出現逆流,和肌肉一起維持血液迴圈。
在中醫上,小腿也是一個特別重要的部位。大家都知道,我們的足底是分佈著很多的穴位經絡的,其實小腿也是如此。小腿不僅是足三陽經和足三陰經的通路,還分佈著超過六十個穴位,能够兼顧五臟六腑。
小腿中的血流量很大,而且還有肌肉組織,分佈著能够影響五臟六腑的血管,可以說是血液迴圈的第二樞紐,所以也被稱之為"第二心臟",而這個"心臟"也容易出現的問題,無疑是靜脈曲張。
【下肢靜脈曲張】
主要就是指小腿靜脈出現迂曲擴張,尤其是大隱靜脈。受重力影響,血液回流的時候,如果靜脈功能不全,就會導致回流受阻,進而引起血管腔內血液淤滯,血管壁受高壓,最後出現彎曲、擴張,就像蚯蚓一樣盤踞在小腿上。
——容易出現靜脈曲張的三類人
第一類是長期站立,或者因為工作原因,經常需要從事體力勞動的人,比如說教師、工人等,因為站立和負重,重力壓迫下肢,就會導致小腿血管出現< strong>回流障礙,管腔內的血液就容易囙此出現淤積,引起靜脈曲張。
第二類是久坐不動,或者經常蹺二郎腿的人。比如說計程車司機、白領等,由於久坐不動,下肢的血液迴圈變慢,如果沒有足够的力量把血液輸送回心臟,就會導致血液淤積,最終引起靜脈曲張。而蹺二郎腿也會被墊壓的膝部受到壓迫,進而影響下肢血液迴圈,新增靜脈曲張的發生的可能性。
第三類是妊娠期女性。女性受孕之後,會在子宮內孕育新生命,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胎兒發育,體積增大,子宮也會漸漸擴張,這時候就會導致腹腔內的下腔靜脈受壓迫,而這又是血液回流的必經之路,如果受阻,回流不暢,就會引起靜脈曲張。
02
3種管道養小腿,家人也可以做
第1種管道,泡小腿
大家平時應該都有泡過脚,尤其是對於上了年紀的人來說,泡脚是很養生的一件事,每天晚上用溫水泡個脚,既能促進下肢的血液迴圈,放鬆身心,也能够有效提高後續的睡眠品質 strong>,如果想要想要更進一步的功效,也可以選擇在泡脚水中加一些中藥,效果也不錯。
不過,大家有沒有發現,大多數人泡脚就是泡脚,盆裏的水位很低,就到脚踝,如果想要養護小腿的話,這些水恐怕還不够。不妨把泡脚盆換成泡脚桶,灌了溫水之後,能够淹沒小腿直至膝蓋,這樣不僅脚能泡到脚,也能够養護小腿。
不過提醒一點,泡脚水的溫度並非越高越好,40到45℃比較好,水溫過低不利於下肢血液迴圈,而水溫過高則會導致脚部的皮脂膜被破壞,都不健康,並且泡脚時間也應該控制在10到15分鐘左右。
第2種管道,仰臥抬腿
我們晚上睡覺之前,可以嘗試下仰臥抬腿,管道也很簡單,直接平躺在床上或者瑜伽墊上,雙腿併攏,然後一起上抬,最好抬到90°,然後保持一分鐘再放下,可以做個十分鐘左右,利用重力促進血液迴圈,早上起床之後也可以嘗試一下。
第3種管道,反復掂脚
這個方法也比較簡單,我們可以在下班之後,或者是工作之餘做下。自然站立,雙腿分開,與肩同寬,脚尖向外45°,然後雙手叉腰,慢慢踮起脚尖,再慢慢放下,就算踮脚一次了,每天可以練習15次左右,早中晚各一次,也可以忙裡偷閒做。
踮脚雖然是一個簡單的動作,但每天堅持,還是能够有效改善下肢血液迴圈的,因為能够利用肌肉發力,擠壓血管,推動血液回流向心臟,預防靜脈曲張等問題。
結語:小腿是人體的"第二心臟",非常重要,我們應該注意養護,通過泡小腿、仰臥抬腿、反復掂脚等管道,促進下肢血液迴圈,預防靜脈曲張,保護小腿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