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後吃餃子,這餡怎麼也得吃幾回,解饞防秋燥,肉餡水靈不打水。立秋後,早晚凉了,小風一吹,很容易著凉,而晌午前後又熱得和盛夏有一拼。除了適當增减衣物外,在飲食上也要吃些防秋燥的食物,尤其是白色的食物如白蘿蔔、百合、梨等。
立秋後吃餃子,吃韭菜猪肉的不如吃這餡——牛肉白蘿蔔。牛肉脂肪含量少,白蘿蔔富含維他命C、蛋白質等營養素,生吃有防秋燥、熟吃有開胃通氣的效果。牛肉燉蘿蔔是經典菜,把這倆和成餡包餃子也不難吃。
牛裡脊本來是用來煎著吃的,但是我煎牛排的手藝始終不見長,與其吃半生不熟的烤裡脊,不如打成餡包餃子。雖然70塊錢一斤有點兒"大材小用",但總算物盡其用了。不虧!
【資料】中筋麵粉400克,細玉米麵200克,牛裡脊600克,大白蘿蔔1棵,大葱2棵,植物油80克,鹽適量,醬油適量,黑胡椒粉8克
【製作】
1.中筋麵粉和細細的玉米麵以2:1的比例混合均勻;玉米麵需過篩後使用,另外,玉米麵沒有筋性,所以不要放得過多,和小麥麵粉的最高比例是1:1;
2.逐量倒入室溫凉水,攪拌成絮狀,再揉成較光滑的麵團;天熱室溫高時,麵團不宜揉太軟,因為經過至少30分鐘後,麵團變滋潤的同時,也會變得更軟;
3.牛裡脊、大白蘿蔔,大葱準備好;吃餃子最好用肥瘦相間的牛腿肉,純瘦肉會太柴,所以後面要多放些植物油,如果自帶肥肉就可以少放或者不放植物油了;
4.牛裡脊切成塊,放在絞肉機中;
5.攪打成細膩的肉餡;
6.大葱切段後用絞肉機打成葱末;
7.牛肉、葱末同入一盆,因為牛肉太瘦了,所以多加一些植物油,根據口味撒適量鹽、生抽、醬油,調味調色;
8.順著一個方向攪拌上勁,讓牛肉充分吸收生抽和醬油;放一旁靜置一會兒,充分入味;
9.白蘿蔔切塊,用絞肉機打成粗粒;
10.蘿蔔無需殺水,連同湯汁一起倒入肉餡中,順著一個方向攪拌均勻,使蘿蔔汁全部融入牛肉中,營養不流失,而且肉的口感還嫩;拌好的餡料可以放在冰柜冷藏一會兒,更利於包餡;
11.餳好麵團放在案板上,搓揉成細長條,切大小均勻的劑子,按扁,擀成中間稍厚、邊緣略薄的圓皮;
12.使適量餡放在圓皮上;
13.按自己的手法或捏或擠成餃子狀;
14.餃子隨包隨碼放在蓋簾上,圍成一圈圈,也是中國傳統文化中講究的"團團圓圓";
15.餃子入開水鍋中,不時用勺子沿著鍋邊推動水轉起來,防餃子沉底粘連,等餃子個個都"氣鼓鼓"的了,撈入盤中。
【蘋果私房話】
1.餃子中放適量雜糧、粗糧,也能新增營養攝入量,但粗糧雜糧要過篩,才能和麵粉很好的綜合在一起,吃起來口感也不硬,同時也要注意比例;
2.牛肉餡的餃子宜選用帶肥肉的瘦肉,吃起來油潤,牛裡脊其實更適合做牛排,或者切薄片後炒、烤、煎;
3.肉中無需打水或者少量打水,蘿蔔不殺水,這樣蘿蔔汁中的營養就不會流失了,還能新增牛肉餡的水潤感。
"用愛製作美食,用心記錄美好;用簡單的做法,呈現食材的醇正味道"。我是Meggy跳舞的蘋果,曾經當了18年英語老師,現在是"為愛下廚房"的家庭煮婦、美食自媒體、特約原創美食作者。在和油鹽醬醋打交道的日子裏,心也變得越發溫柔,也愈發感到"陪伴"才是世間最美好、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