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有著"癌中之王"的稱號,奪走了許多人的生命。
近年來,肝癌高發,除了喝酒以外,還與一些不良習慣,密切相關。
51歲的荊女士,經常腹痛,吃了止痛藥,也無法緩解。
直到開始暴瘦、腹瀉,才到醫院進行檢查。
卻不料,最終確診了肝癌,已經到了中晚期。
可荊女士想不明白,自己不喝酒,也沒有乙肝,怎麼就肝癌了呢?
在醫生與其交談後,發現了一些"蛛絲馬跡",雖然不喝酒,卻愛吃2樣東西,同樣把肝傷透了!
第一樣:壞了的食物
荊女士,勤儉持家,很多變質壞了的食物,都捨不得扔掉。
比如變味的堅果、發黴的大米、腐爛的水果,都是處理一下繼續吃。
然而,這類壞了的食物,容易被黃麴黴素污染,是非常危險的一級致癌物。
一旦人體感染黃麴黴毒素,則會嚴重損害肝臟健康,甚至誘發肝癌。臨床上,許多肝癌患者,皆是感染了黃麴黴毒素所致。
第二樣:陳腐的食用油
荊女士經常買一些大桶的自榨油,經濟又實惠。
然而,需要吃很久,剩下的食用油,則經常出現哈喇味,但也都用來炒菜了。
而這類陳腐油中,均含有丙二醛這種化學成分。
它能生成聚合物,並與人體內的蛋白質,和去氧核糖核酸發生反應,使蛋白質的結構變異,導致變異蛋白質的細胞失去正常功能並向初期癌細胞轉化。
所以,食用油就好買小瓶裝,出現油哈喇味道,就不要再繼續食用了。
身體出現三種异常,及時檢查肝臟,莫忽視
1,容易出血
如果,漱口的時候,出現牙齦出血,甚至只要用力吸一下,就會牙齦出血。
又或者,經常是不知不覺中開始流鼻血。
即使沒有磕碰,也會突然之間發現皮膚上出現一些出血點、青斑,有時經常摩擦的皮膚都會發青。
此時,一定要警惕是肝臟病變了,肝臟產生凝血因數的功能會下降,從而使得凝血機制發生障礙,容易導致易出血,一定要高度警惕。
2,全身性泛黃
醫學上稱之為黃疸,是肝臟惡性病變的體征之一,也是肝硬化的前兆。
這通常是因為膽紅素代謝出現了問題,身體的膽紅素含量大幅升高導致。
表現為:眼球、皮膚、尿液异常變黃等。
所以,一旦身體出現異常發黃,及時檢查肝臟,切莫忽視。
3,异常疲憊、乏力
肝癌早期,最容易導致沒理由地感到疲倦、乏力,休息也無法改善。
而這一點,也常常被人們所忽視,導致肝癌拖到晚期才被發現。
如果,生活中,經常沒理由的乏力疲憊,一定要及時檢查,莫忽視。
養護肝臟,减少癌變,少碰一物,做好三勤
少碰一物
即:酒精飲品。
酒精及其代謝產物,會損害肝臟健康,誘發各種肝臟疾病,甚至肝癌。
研究發現:每天僅喝三杯酒,就足以導致肝癌。
每多飲10克酒精(大約相當於一杯酒精飲料),患肝癌風險會新增約4%。
所以,預防肝癌,一定要少喝酒,滴酒不沾才是最好。
做好三勤
1、勤歡笑
肝,喜條達,惡抑鬱。
心情的愉悅,不生氣,有助於肝氣抒發。
善於管理自己的情緒,凡事多做到心平氣和,樂觀開朗。
保持一份好心情,多歡笑,助力肝氣生髮,保護肝臟健康。
囙此,每天保持一份好心情,多笑一笑,肝臟也會越來越好。
2、勤散步
走走路,散散步,有助於强健肝臟,促進肝臟排毒。
散步,相對於其他運動要安全得多,每跨出一步,脚底所受的衝擊只有跑步的1/3左右,是最適合肝臟病人保養肝臟的一項運動。
散步的最佳時間是在晚飯1小時以後,大概在19〜21點,人體的各項機能處於比較平穩的狀態,全身血液分配均衡,最適合散步。
3、勤敲腿
肝經通,才會促進肝臟排毒。
多敲打大腿,疏通肝經,可很好的促進排毒。
肝經在大腿內側,也就是內褲線的位置。
可以手握擀麵杖,從大腿根部,慢慢敲打,一直敲到膝蓋處的關節前。
敲打的力度,控制在自己能够承受的範圍內,不要用力過大。
兩條腿輪換著敲打,左右交替,大約十分鐘左右即可,能有效疏通肝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