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前段時間,35歲的李先生在酒後上腹疼痛,難以緩解,由於他有多年的胃潰瘍病史,所以只是簡單吃些胃藥。但十幾分鐘過去,李先生的症狀越來越嚴重。
在家人陪伴下,他前往醫院就診,要求醫生馬上給予護胃和止痛治療。但醫生檢查後,並未發現明顯的胃潰瘍症狀,於是安排了心電圖檢查。
02
李先生無法理解:胃病為什麼要做心電圖?是不是想賺檢查費?
在醫生的反復勸說下,李先生才同意檢查,結果高度懷疑「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就在辦理手續時,李先生突然四肢抽搐、意識喪失,心電監護發現出現室顫。電擊除顫後,李先生被推入手術時,進行血栓抽取並植入支架。
李先生誤將心臟病當成胃病,延誤診治時機,險些喪命。醫生提醒,身體突然出現胃病症狀時,要警惕心臟出了問題。
一、明明是胃痛,為什麼是心臟出問題
胃痛時,我們通常會去消化內科就醫,首先懷疑胃部問題,根本不會往心梗想,但其實這兩者是有聯系的。
首都醫科大學朝陽醫院心臟中心楊新春主任解釋,脊髓是我們整個神經傳導的總幹道,如果心臟出問題,就會通過脊髓傳導到大腦,但由於脊髓有不同的神經分佈,會給大腦造成定位錯誤,容易判斷出錯,誤以為是胃痛。
就好像案例中的李先生,胃疼症狀不是胃病引起的,而是一種不典型的心絞痛表現。
實際上,除了胃疼,不典型心絞痛還可能表現為其它部位疼痛,最常見的還有腹痛、肩臂痛、牙痛、下頦痛等。有報導顯示,我國的心肌梗死患者有1/3以上的臨床症狀不典型,被稱為"非典型心肌梗死"或"不典型心肌梗死"。
二、心梗和胃病怎麼區分
心梗和胃病的症狀雖然非常類似,但兩者還是可以區別的,比如疼痛的時長、痛感、緩解管道等。
首先,疼痛感不同。心梗引起的疼痛像是刀割一樣,多表現為壓榨性疼痛、灼燒樣疼痛、胸悶、喘不上氣,同時伴有全身出汗;但胃疼一般可以忍受,只是隱隱作痛,同時伴有反酸、燒心、噯氣等消化道症狀。
其次,疼痛的時長不同。心梗疼痛是間歇性的,一般持續幾分鐘至十幾分鐘,不會超過30分鐘,在休息後或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後能够緩解;胃疼可能發生在一天的任何時候,而持續時間較長,在用餐前後會緩解或加重。
最後,緩解管道不同。胃病患者通常在服用胃藥後症狀能得到緩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