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湖北一女子因"海量"上了熱搜。王女士今年48歲了,婚後嗜酒如命,每天要喝一斤白酒,到現在為止,她這個習慣已經持續了20年。
最近,酗酒的後遺症終於"找上"門來——她患上了慢性酒精中毒性周圍神經病,醫生說,她這個病主要是喝出來的,想治療必須進行脫癮治療。
喝酒傷身眾所周知,但能喝出神經病還是第一次見。
一、喝酒傷胃傷腦還致癌
對比起飲酒是否健康,人們更熱衷於討論哪個品牌酒更香醇。然而根據北京急救中心主任李堅韌告訴《生命時報》記者,因喝酒引起的急救車次在春節期間快速新增,在7天長假中,共有207人醉酒或酒精中毒。
一杯酒下肚,能不能消愁暫且不討論,但對身體的危害,還是可以顯而易見的。
肝臟:經常飲酒對肝臟危害最大,短時間大量飲酒可直接導致酒精中毒引起肝臟組織因缺氧壞死。
胃:酒精可刺激胃粘膜導致分泌大量胃酸,大量喝酒,可直接損害胃粘膜的上皮細胞,誘發出血、潰瘍,導致胃出血。
大腦:德國研究者發現,飲酒6分鐘後,酒精可以破壞腦細胞,使得人記憶力下降。
胰腺:在美國,每年有20萬的人因為患胰腺炎住院治療。經常飲酒和酗酒會損害胰腺,可引起胰腺炎。
骨骼:大量的飲酒可加速體內的鈣質流失,更容易發生骨質疏鬆等問題。
酒精是一級致癌物,據英國癌症研究中心琳達·鮑爾德教授介紹,已有足够證據表明,飲酒會新增患口腔咽喉癌、食管癌、肝癌、腸癌、乳腺癌5種癌症的風險。
她解釋,儘管酒的種類較多,但無論哪種酒主要成分都是乙醇。當酒精在肝臟中分解,就會產生有毒物質乙醛,從而損害細胞DNA,引發癌變。
肝癌:肝臟的作用就是分解毒素,而乙醛會導致肝細胞生長速度超常,導致肝臟原本的正常細胞發生基因改變,最終致癌。
乳腺癌:酒精會改變性激素水准,尤其對雌激素干擾較大,新增了女性患乳腺癌的風險。
腸癌:酒精還可降低人體內維他命和礦物質,引起細胞和腸道內壁變化。
咽喉癌、食管癌:酒精進入消化道,會對胃黏膜、食道黏膜造成損傷,黏膜被長期反復刺激,為腫瘤埋下禍根。
二、最安全的飲酒量是0
中國人有多愛飲酒?據調查顯示"酒量最高的省市"前十位分別是:山東、河北、江蘇、河南、北京、遼寧、安徽、山西、吉林和湖北。其中,72%的山東網友年夜飯喝了超過三兩以上的白酒,35%的人喝了半斤以上。江蘇緊隨其後,有68%的人喝了三兩以上的白酒,喝半斤以上的占33%。排名第三的河北也不甘示弱,67%的人喝了三兩以上,31%的人喝了半斤以上。在飲酒量方面,山東人依然拔得頭籌,日均飲酒中所含酒精為83.1毫升,相當於3.8兩45度白酒或4瓶500毫升的瓶裝啤酒。
過量飲酒,全身遭殃,那如果控制在適量的範疇,會不會對健康無害?在18年4月《柳葉刀》發表了一篇基於19個高收入國家83項研究,這篇文章分析了飲酒的"安全值",結果發現:人們每週酒精的攝入量不應超過100g,約相當於5~6杯紅酒或五六瓶啤酒。這個數值比世界各國的居民膳食指南飲酒建議更低。
關於飲多少酒才算"適量飲酒",最佳的答案還是0ML,只要酒精下肚,對身體即可造成傷害。且隨著飲酒量新增,健康風險也隨之驟增。
三、白酒、啤酒誰更安全?
啤酒酒精度數低,所以不少人以為喝啤酒對身體傷害更小,而有人表示白酒有養生功效,且比啤酒更能上"檯面"。
如果在相同攝入量的前提下,白酒度數比啤酒高,酒精的含量也更高,對腸胃和肝臟造成的負擔更大,所以白酒的傷害大於啤酒。
如果在酒精量相同的前提下,一斤38°的白酒相當於5瓶12°的啤酒,此時啤酒的飲用量比白酒要多,攝入的熱量也更高,而且啤酒不易醉,一次性攝入過多,容易引起機體功能紊亂。這樣看來,顯然喝啤酒的傷害要更大。
要說危害,只要飲酒量大,兩種酒都不相上下,囙此在喝酒前,我們最好能提前喝一杯牛奶、酸嬭、吃一點小點心什麼的來保護我們的胃部黏膜,這樣也可以减少一點酒精對腸胃的刺激。
參考資料:
[1]《喝酒過量致癌?世衛組織公佈酒量計算公式》.生命時報.2013-02-19
[2]《喝多少酒才算"適量飲酒"?最新答案:零》.中國新聞週刊》.2019-06-02
[3]《五種癌與喝酒直接相關空腹喝、一口悶最傷身》.生命時報.2016-01-15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