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筷子里的乾坤:用小杠杆撬动美食世界,古人的信仰和民族的烙印
创始人
2024-10-09 16:41:27
0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地球上的人都逃不过这个定律。但是由于历史、文化、环境等各种因素,地球上每个地方的餐具都不一样,比如西方使用刀叉,非洲、中东等地区的人不用餐具,而是用手抓取食物,我们中国则使用的是筷子。

筷子

在中国,书桌上不得不提的是文房四宝——笔、墨、纸、砚;在餐桌上不得不提的就是筷子。在亚洲地区,使用筷子的国家也不少,如日本、朝鲜、越南、韩国等国家,西方与欧洲在很多年前也已经引入了筷子。法国还专门设立了“筷子博物馆”,里面收藏了上千种不同的筷子。

如今,不论在哪个国家,基本家庭都会备有筷子。筷子已经成了餐桌上必不可少的物件。那么,究竟筷子是怎样发明的呢?

筷子的发明与传播

传说,商纣王脾气阴晴不定且残忍弑杀。在饮食上,他尤为挑剔,今天嫌弃鸡汤太烫,明天说鱼肉不新鲜,后天又是佳肴冰凉无法入口。于是无数御厨成为他的刀下冤魂。宠妃妲己也知道“伴君如伴虎”,况且这还是一直暴躁且十分挑剔的“虎”。所以每一次饭前,她都会事先尝一尝,免得触了纣王的眉头。

纣王妲己

但是百密一疏,有一次,妲己尝到佳肴太烫,但是还未招呼人换菜,纣王便已到了门口。妲己灵机一动想出一个好办法——将自己头上的簪子取下,将菜吹了又吹,直到温度适合才送入纣王口中。纣王本就荒淫无度,见此行为,对妲己更是越发喜爱,于是便下令为其特制了筷子,这便是筷子的雏形,后来自宫中流入民间。

也有人说筷子是大禹发明的。由于大禹一心扑在治理水患上,经常只能在野外进食,为了节约时间,饭刚做好就得吃。但是刚出锅的饭菜又十分烫,于是他便随手折下两根树枝吃饭。

马王堆汉墓出土竹漆筷子

但传说毕竟只是传说,我们并没有确凿的证据证明这是真是假。但

我国如今出土的最早的筷子便是在河南省安阳市的殷墟,目前已精确的是,我国的筷子从创造到如今已约3100年

在筷子出现之前,勺子已经存在了近5000年了。在这段漫长了历史中,勺子总是有用来吃半流质的粥和热腾腾的饭,是中国饮食的一个重要器具。直到筷子出现,勺子和筷子开始进行分工,先秦时已有明确的分工——勺用来吃饭,筷子则用来在热汤中夹菜。

青铜酒勺

关于筷子,我们在文学作品中也能找到很多影子。

在先秦时期,筷子被称为“梜”,《礼记》中也写到:

“羹之有菜者,用梜;其无菜者,不用梜”。

到汉代时,被更名为“箸”,这是目前我们所能看到的最多的叫法。

《礼记·曲礼》中记载道“今人或谓箸为梜”;

《史记·十二诸侯年表》中也有记录“纣为象箸,而箕子唏”;

《隋书·万宝常传》也写到“以箸扣之,品其高下,工商毕备,谐于丝竹”;

李白也曾写道:“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筷子

但是江南沿海一带的渔民十分忌讳这个读音,因为“箸”与住同音,而渔民如果不能出海打捞的话,全家的都要挨饿,对他们来说是一个不吉利的词,所以他们干脆不叫箸,而是叫“筷”,讨一个彩头。慢慢的,许多人都开始称“筷”。明代之后,朝廷正式更名为“筷”,这个叫法流传至今。

那么筷子是什么时候走出国门,遍布亚洲文化圈的国家呢?遗憾的是,历史上对于筷子的外传并没有十分详细的记载。但一个来自烟台的小外交故事,或许能告诉我们筷子是如何发展扩大的。

在我国处于隋朝时期时,日本还处于封建社会的初期,制度、经济、政策的各方面发展都是不完善的,于是圣德太子急需帮助,而作为亚洲大地繁荣发展的中国自然成为了他们学习的对象。或许我们众所周知的是遣唐使,在派出遣唐使之前,日本就已经意识到学习中国的必要性。也就是隋朝时,圣德太子便派出遣隋使来到中国考察学习。

日本遣隋使团

在隋炀帝的大业三年,也就是公元607年,日本派出了第二次遣隋使。由小野妹子带领几十个人,由日本出发经过朝鲜半岛,沿着渤海到达所属烟台蓬莱岛,在这里登陆后,穿过山东半岛,再经过河南开封,最终达到隋朝的东都洛阳,拜见了隋炀帝,隋炀帝也十分热情地招待了使节。

待到考察结束,小野妹子一行人准备远渡重洋,启程返回日本时,便提议让隋炀帝派出使节一同回访日本,隋炀帝也答应了。于是派出以裴世清为首的答礼使团,随小野妹子一行人原路返回日本。日本得到裴世清回访的消息后,对于使节团的到来,给予了十分热情的款待,数百人在码头迎接到来的使节团,载歌载舞,十分热闹。

裴世清

裴世清一行人舟车劳顿终于来到了日本的国都奈良。当时身为摄政大臣的圣德太子招待了使节团。令裴世清十分惊讶的是,餐桌上居然摆放着中国的筷子,而圣德太子及几个手下的大臣也能十分熟练的使用筷子。

其他的历史现如今已不可考了。但是我们已经能知道,

在607年之前,中国的筷子就已经传到了日本

,但更多的历史真相早已埋没在时间里。

筷子的意义

一、七寸六分代表七情六欲

每个朝代,筷子规格都是不一样的。根据已出土筷子推测,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筷子长为17厘米;唐朝的筷子约有29厘米,最长的还有33.1厘米,春秋时期的筷子约为17~18厘米。

明代梁庄王墓出土铜筷子

如今我们使用的筷子一般是七寸六分长,大约25.3厘米,这是使用起来最舒服的长度。筷子是一个费力杠杆,过长的筷子用起来比较吃力,过短的又不方便夹取食物。而且七寸六分意味人有七情六欲,以此来表明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

二、形状对应天圆地方

筷子是一头为圆,一头为方。圆代表着天,方代表着地,对应天圆地方。这是中国人的世界观。更巧妙的是,这样的设计不仅仅体现中国古人的观念,实践性也十分好,当我们把筷子平放在碗上时,筷子也不会滚动。

三、筷子的使用对应阴阳变换

中国人十分崇尚阴阳、太极。太极、阴阳皆是一分为二,象征着世间的人、事、物都是一体两面,而阴阳结合则是完美的结果。在使用筷子时一根主动、一根从动,主动为阳、从动为阴,这就是太极中所谓的“两仪之象。”而主从可互换,主动可变为从动,从动可换位主动,此为“阴阳变换”。

清代筷子

四、筷子中的八卦文化

八卦也是中国文化中不得不提的。八卦分为先天八卦和后天八卦。先天八卦乃是乾、兑、离、震、巽、坎、艮、坤。后天八卦为休、生、伤、杜、景、死、惊、开。筷子为两根,属于兑卦,兑指口;又为木制作,又属于巽卦,意指入,吃饭时,用圆的这头夹菜,正应对了“民以食为天”这句话。

五、筷子中蕴含了古人对世界关系和人生的看法

在使用筷子时也极为讲究:拇指与食指在上,无名指、小指在下,中指在筷子中间,也就是八卦中所说的“天地人三才之相”。无名指与小指居于下方,意指地道,象征着无权无势的广大百姓,必须相互扶持,代表着独木难成舟,人在世界上不能只靠自己;拇指与食指居于上方,意指天道;中指居于中间,象征着作威作福、发号施令的执政者,说出了中国古人对人与世界关系的理解。

象牙筷子

从另一个角度,也可以解释持筷姿势,五指中中指最长,意指人为万物灵长,但却处于两筷之间,象征着中层领导,亦或是人到中年,上有官威,下有民怨;上有八十老母,下有幼子嗷嗷待哺,乃体现出中国古人对于人生的看法。

中国对使用筷子的禁忌也非常多:三长两短、仙人指路、品箸留声、击盏敲盅、执箸巡城、迷箸刨坟、泪箸遗珠、颠倒乾坤、定海神针、当众上香、交叉十字、落地惊神,这十二种禁忌是我们尤其需要注意的。

筷子不仅仅是餐具,更是中国文化的一种神圣代表。

总结

这双筷子,历经3000多年,来到了我们的世界。这是一双筷子,但这又远甚于筷子。

这双筷子,不仅仅是中华民族餐桌少不了的餐具,更是中华上下五千年人民的智慧结晶,古人的世界观、人生观、阴阳、太极、八卦,无一不是在这双看似不起眼中的筷子中表现出来的。

但是渐渐的,中华文化与西方文化交融中,是否我们都已忘记了我们的根?许多崇洋媚外的中国人抛弃了筷子,拿起了刀叉,可世界正在学着使用我们的筷子。

中国人说一双筷子,外国人说两只筷子,他们用着筷子,却并没有真正懂得筷子的意义。我想不论身在何方,筷子便是乡情,也是乡愁。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深读昆明 | 昆明台北街呼应台... 傍晚6点,落日余晖为春城披上一层金纱。昆明的台北街被暖黄灯火与诱人香气包裹。138米的青石板路上,蚵...
原创 “... 秋天一到,菜市场上的芋头可就多起来了!一个个圆滚滚、胖乎乎的芋头摆在那儿,看着就让人心生欢喜。咱们中...
原创 W... 10月2日晚,WTT中国大满贯赛的男双项目迎来了一场意外的冷门,世界排名第一的法国勒布伦兄弟组合在1...
“鸡排哥”走红后,“炒粉哥”又... “‘鸡排哥’走红后,‘炒粉哥’又火了?” 国庆前夕,一位在江西景德镇卖炸鸡排的摊主意外走红,被网友亲...
原创 孙... 2025年10月5日,北京大满贯赛进入了最后一天的激烈对决。王楚钦、林诗栋、向鹏、费力克斯,孙颖莎、...
最是中秋月圆时 || 愿月光所... 当第一缕桂花香漫过窗台,当月饼摆上超市的货架,又一个中秋节到了。 它不像春节那般热闹喧嚣,也不似端午...
原创 入... 导语:入秋后干燥易上火,多给家人煮这汤喝,清爽含钙高,又鲜又营养! 这几天起床总觉得嗓子干干的,喝再...
原创 老... 标题:老板请吃饭只点一个西瓜,同事都说抠门,切开后集体看傻眼……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美食不仅仅是...
原创 营... 标题:营养早餐:南瓜小米粥的做法大全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我们常常忽略了早餐的重要性。然而,一顿营...
原创 珠... 标题:珠海,一座叫你来着就不想走的城市! 在珠海,每一口美食都像是在讲述一个关于海的故事。这里不仅...
山东美食争霸赛“食”力榜出炉!... 好客山东·美食争霸赛自7月30日开赛 已成功举办 “鱼”跃龙门·山东鱼江湖争霸赛 “串”山越海·山东...
原创 端... 端午节,这个承载着千年文化传承的节日,在现代生活中似乎逐渐失去了它的传统色彩。然而,在这个端午佳节,...
原创 老... 标题:老家山里的几种野果,全是童年的味道! 在遥远的故乡,有一片被岁月遗忘的山林,那里生长着许多不...
原创 炎... 在炎炎夏日,没有什么比一顿清爽可口的饭菜更能抚慰人心了。今天,我将与大家分享一道简单又美味的家常菜—...
原创 网... 标题:网上流传的11件非常有用的生活小技巧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我们总是在寻找那些能够让我们的生活...
原创 老... 标题:家常菜的四季之选——简单营养,老婆最爱 在厨房的烟火气息中,总有一道菜能唤醒味蕾深处的记忆。...
颠覆认知!今年的月饼圈,没有最... 今天就是中秋节了,作为中秋节的传统美食,月饼是必不可少的节庆符号。然而近年来,月饼市场的创新似乎走上...
中新健康丨品一味团圆,守一份健... 中秋佳节,圆月当空,万家灯火点亮思念,亲人围坐共享团圆时刻。一块块圆润的月饼,不仅承载着浓浓的祝福与...
中秋"家"... "妈妈,为什么中秋要吃月饼?" "因为月亮像月饼呀!" "那为什么月亮像月饼?" …… 每年中秋,这...
中秋团圆过佳节,月饼怎么吃出健... 八月十五月儿圆,中秋月饼香又甜。月饼就是中秋佳节的“灵魂”。月饼虽然美味,但是老人因消化功能不好,尤...